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菜根譚》:人,修的就是一顆心

《菜根譚》:人,修的就是一顆心

《菜根譚》成書於明萬曆年間,為洪應明收集編著的一部論述修身應事的語錄集。書名「菜根譚」,取自宋儒汪革語:「人就咬得菜根,則百事可成。」意思是說,一個人能夠堅強地適應清貧的生活,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有所成就。該書以心學、禪學為核心,融處世哲學、生活藝術、審美情趣為一體,兼采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作為修養身心的思想寶庫,包含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大道。書中文字簡煉明雋,兼采雅俗。似語錄,而有語錄所沒有的趣味;似隨筆,而有隨筆所不易及的整飭;似訓誡,而有訓誡所缺乏的親切醒豁。書中義理深入淺出,明白曉暢,字字直入本心,從心地存養上下功夫,反覆念來,深邃曠遠,餘味悠長。

心 之 居 所

儒釋道三家有出世之學,也有入世之說,出入之間,我們的心靈且安頓何處?《菜根譚》認為,出世與入世其實並不矛盾:

一方面,入世是出世的勘驗處:「出世之道,即在涉世中,不必絕人以逃世;了心之功即在盡心內,不必絕欲以灰心。」出世與入世的區分,在於心靈能否接受世事的考驗,通過「盡心」而「了心」。所以嘗遍人間百味,「完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盡得世間之常道,才堪論出世」。一「可」字,道出世間心志磨礪的功夫,一「堪」字,蘊藏著世間人倫大道之深理,「淡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在世間時時操持、應用,直到成熟,才能守住一分「淡泊」,成就一分「鎮定」。

另一方面,出世是入世的觀景亭,站在出世的高台之上,俯觀世間人來人往,花開花落,雲捲雲舒,自有會心灌頂之處。俗語云「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領會世外風光,可以從一個全新的視角體會人世萬物,覓得處事礪心的真宰:「操存要有真宰,無真宰則遇事便倒,何以植頂天立地之砥柱!應用要有圓機,無圓機則觸物有礙。」「真宰」在遇事中覓得,「圓機」在處事中磨礪,遇事不倒,觸物無礙,可以貫通入世出世的大道。

心 之 容 量

古人觀一念之心,有寬窄之系,所以鼓勵世人不斷拓寬心的容量,學會包容。我們感受到的外物之境,與自身心念的延緩、急促、寬霍、狹窄休戚相關:「仁人心地寬舒,便福厚而慶長,事事成個寬舒氣象;鄙夫念頭迫促,便祿薄而澤短,事事成個迫促規模。」心地的量度不一,成就個體言談舉止的不同氣象。仁者愛人,心底寬舒,氣勢浩然,福厚綿長。小人念頭迫切而緊促,行事規模小,祿薄澤短。所以欲成仁人志士,先從拓寬心底、包容萬物上下功夫,打造出「洪爐大冶」「巨海長江」浩然雅量。

「我果為洪爐大冶,何患頑金鈍鐵之不可陶熔。我果為巨海長江,何患橫流污瀆之不能容納。」君子之道,在於他能容納得了小人性情上的偏私,寬厚待人,而自身仍然嚴以律己,知足常樂。

「容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學問;消得家庭內嫌雪,才為火內栽蓮。」容人之道,先從包容身邊的家人開始,和睦親人,成就一團和氣的良善家風。寬容家人,誠心善待父母兄弟,和顏悅色,家道自興。此外,要善巧處理家人的過錯:「家人有過不宜暴揚,不宜輕棄。此事難言,借他事而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正警之。如春風之解凍、和氣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型範。」念念為家人考慮,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法規勸、提示,如同春風細雨,潤物無聲。齊家之行,可以成就仁者為事恕人、為政愛民之寬宏器量。

心 之 體 相

心之容量有寬窄,心之體相有染凈。古人求學修身的第一步是「凈心」,就是把心地打掃乾淨:「心地乾淨,方可讀書學古。不然,見一善行,竊以濟私;聞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齎盜糧矣。」心地乾淨,行善不濟私,聞善不覆短,這是從一念動心的公私處甄別心地的凈濁。

人何以有私心,只是執迷於「我」:「世上只緣認得『我』字太真,故多種種嗜好、種種煩惱。前人云:『不復知有我,安知物為貴。』又云:『知身不是我,煩惱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因為身不是「我」,所以進德修業、濟世經邦,都要減少貪著,否則容易陷入慾望的深淵。

「人只一念貪私,便銷剛為柔,塞智為昏,變恩為慘,染潔為污,壞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貪為寶,所以度越一世。」心地的染濁從貪念上來,貪心使人利令智昏,恩情寡淡、名節不保。所以,君子修身時常反省自己,居常守儉。雲水禪心,「不著」方覓真境。「不著」不僅是一種高尚的修養境界,還是一種高超的審美意境:「山林是勝地,一營戀便成市朝;書畫是雅事,一貪痴便成商賈。蓋心無染著,欲境是仙都;心有絲牽,樂境成悲地。」山林本幽靜,如若身在山林,心慕紛擾之世朝,那麼居于山林何異於市朝。書畫重意趣,而以商賈交易之心事書畫,那麼雅緻全無,意境全失。凈心之要,由此可見一斑。

心 之 啟 用

心之體相本來明凈,體相啟用,發動於行,表現為行為處事的理念、方法。《菜根譚》從心地入手,提綱挈領,提煉出了幾點「中道」處事的重要方法。

第一,涵養道德,從實處著腳,從虛處立基。腳踏實地辦事情,以濟人利物為發出點,而不是為了貪慕名利,這一點不同,即是道德的存積處:「士君子濟人利物,宜居其實,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德損;士大夫憂國為民,當有其心,不當有其語,有其語則毀來。」「實」是君子修身的立腳點,全在於「己」,至於「名」之有無,在於君子行周濟大眾、利益萬物之事以後眾人對君子之行的評價,取決於「人」。所以君子虛心而行實,不計功效之如何,只是腳踏實地地干去,行利益大眾的事情。

第二,持中之道。「中」為行事之尺度,古人行事不求十分,常存有餘地。不取十分,學會留讓、謙卑,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書中多次提到:「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樂法。」謙讓、節儉等品質雖好,也不可過度,需求適中:「儉,美德也,過則為慳吝、為鄙嗇,反傷雅道;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為曲謹,多出機心。」持中之道,「中庸」之德,聖人稱之為至高的德性,實為修身之大道,亘古之經論。

本文原載於《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任俊華、胡丹丹),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李漁:觀人有別眼,論事有別見
十首復字詩,妙趣橫生,餘味無窮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