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字貫穿儒釋道三家精華
前幾天,我在散步的時候,看到一位穿著打扮都很鄉土的老奶奶,帶著一個剛學會走路,跑起來還踉踉蹌蹌的孩子,看樣子應該是祖孫倆。小孩子在前面跑,老人家在後面追著問:「《三字經》背了沒有?」
我小時候讀書不認真,也沒趕上全民國學的好環境,不知道學習好文言文有多重要。長大以後,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對文言文的東西偏愛有加。總感覺,這種東西,好像有種力量似的,讀著讀著,心就靜下來了。
我先是讀《道德經》、《論語》、《莊子》等儒家和道家的經典,望文生義,不得究竟。特別申明,現在也沒所得哈!如有所得,即為妄語。《道德經》裡面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金剛經》第二十一品;「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看經典沒看懂,反生不少疑惑。浩瀚五千年中華文明,統歸儒釋道三家,究竟是要告訴我們什麼。現在的家長一提到國學,就是讓孩子背背《三字經》、《弟子規》什麼的。當然,小孩子背經典,學習傳統文化,也沒什麼不對哈。也有朋友問我:「你好歹也算個國學愛好者,你給我說說,國學究竟是什麼,學國學,究竟學什麼」。我竟一時語塞!
自己功底不夠,慧根有限,無法直接與先賢對話,還是得看後人的注釋。在認真閱讀南懷瑾老先生一系列關於傳統經典的解讀,如《老子他說》、《論語別裁》,特別是《金剛經說什麼》、《圓覺經略說》、《楞嚴大義今釋》等佛學經典的注釋之後,我發現,現在的人對傳統文化的誤讀,或者說是淺表化的理解太深了。
很多人以為道家就是清凈無為,儒家就是倫理道德,佛家就是空、放下執著。帶有這種理解的好多還不是普通老百姓,甚至有些很知名的作家也是,這裡就不點名了。他在談到佛教中人生意義的時候,他認為,佛法最終歸屬就是涅槃,就是死,想想都笑人。這是他的原話哈!先不談涅槃的佛教意義,這位名人把涅槃等同於俗世的死,也難免有表面化、膚淺之嫌。
國學在沉寂了幾十年之後,重新熱起來,既有現實的需要,也有人們內心的渴求。現實的需要,課題太大,本人也沒有能力闡述清楚。我只覺得傳統文化之於一個人修身、齊家肯定有其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價值,否則,中華文明幾千年的傳承,靠的不是哪一個人,哪一組織的推動。
當前國學熱潮持續高漲,但真正說明白國學究竟是什麼,學國學,究竟學什麼的人不多。很多人因為時髦而學,很多家長是為了孩子多一門技能而學。很多學校、培訓機構是為了多賺錢而教國學。反正,老祖宗的遺產有的是,把文言翻譯成白話,配上幾個現代一點的故事,講講就是了嘛。
在普遍認可的層面,國學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價值觀,弘揚國學可以規範人們的意識和行為。但從諸多祖師大德的著作中來看,這些仍然還是國學裡面,最表面的一個層次。我初接觸傳統文化經典的時候,也一直有這樣的疑惑,我們的祖先,能夠在歷史上有那麼高的智慧,創造出如此璀璨的文明。他們所留下來的東西,肯定不是教我們做人這麼簡單,儘管這個也很重要。
對於這個問題的思考,在我接觸了一些佛教典籍,特別是參加過幾次禪修之後,慢慢有了些答案。儒釋道三家,浩如煙海的典籍,其中有很多相通的東西。鑒於篇幅和水平。這裡我只談一些我個人膚淺的理解。
儒釋道三家的核心教義,說的都是對人智慧的開發,對人本效應的無限拓展。無論是道家追求長生不老,儒家成為聖賢,佛教的涅槃,都是人的智慧和人本效應的最高成果。而通向這個成果的共同途徑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靜」!
《道德經》第十六卷: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都是靜到極致的境界。
佛教經典中所有的獲得智慧的法門,都脫離不開戒定慧,有靜而入定,由定而發慧。
在古代的大儒好多都是參證佛學,而觸類旁通。古人都是半日靜坐,半日讀書。蠻聲海內外的王陽明就是在龍場終日靜坐,忽得慧悟,發明了陽明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