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最不道德的地方:為了神話諸葛亮黑化大英雄周瑜
歡迎關注《寫乎》,您的足跡就是《寫乎》!
作者:李大奎
《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嘆中一命嗚呼。於是"周瑜被諸葛亮氣死"的說法就在民間流傳開,周瑜被定格成心胸狹窄、嫉賢爐能的人。
其實,東吳大都督周瑜是因病而逝,時年36歲。
(一)周瑜原本是個性豪爽之人
周瑜,字公瑾,公元175年出生於廬江郡(今安徽廬江)士族家庭,祖上曾官居漢太尉職,父親是洛陽令周異。15歲時,舉家遷居舒縣,與東吳創始人孫策毗鄰為居,兩家過從甚密,周瑜又與孫策同齡,自幼要好,喜交江南名士,都以豪爽聞名於世。
《三國志》記載:周瑜,身材高大,相貌俊美,"性度恢廓"。他從小刻苦讀書,尤喜兵法,志向遠大,期待將來能廓清天下。
蘇東坡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對周瑜作了客觀的評價:
遙望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此外,"周郎顧曲"的典故也可以佐證懂音律的周不僅是"帥哥",也是豪爽之人。
據說,周瑜年少時,哪怕是喝酒後,彈奏者即便彈奏時有細微出錯的地方,他都能聽得出來,當即扭頭去看彈奏者,豪爽地給她指出彈錯之處需要更正。因彈奏者多是女性,為博得"帥哥"周郎回看和指點,每每在彈奏時則故意出錯。
這就是"周郎顧曲"的故事,唐詩《聽箏》為此點評: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二)周瑜原本為人寬厚、心胸開闊,是器量大的人
"飲醇自醉"的典故講的就是周瑜器量很大。
周瑜與東吳名將、江表虎臣之首程普最初關係並不好,程普持"長"常欺辱周瑜。於是,周瑜自降身份,從不與程普計較,仍尊"程公",事事以德服人。程普感動於周瑜開闊的心胸,逐漸敬佩並服從周瑜的領導,時常對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後來,"飲醇自醉"就流傳下來,比喻與寬厚人交往,不覺心醉,令人折服。
劉備對周瑜的評價也高。
一次,劉備私下對孫權說: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
儘管這是劉備挑撥周瑜和孫權關係的話,但不難看出:周瑜不是氣量小的人。
發小蔣干(曹操手下的謀士)也曾說周瑜"雅量"。
赤壁大戰前,蔣干奉曹操之令下江東遊說,意欲通過自己的辯才勸降周瑜為曹操所用,被周瑜嚴詞以拒:
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忠臣之義,內結骨肉之親,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即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真背而折其辭,豈足下
幼生所能移乎。
蔣干遊說不成,感而回復曹操:公瑾雅量高致,非言辭所能左右。
(三)周瑜是文武全才的真英雄
周瑜其實是"文武雙全"的人,他不僅善"謀",且作戰剛勁勇猛,21歲起就隨孫策一同征戰,攻橫江、當利,掃秣陵、湖孰、江乘,平定江東,立下赫赫戰功,24歲時即被孫策授任建威中郎將。
不久,孫策又拜周瑜為中護軍,兼任江夏太守,隨軍攻打荊州。破皖城時,遇喬國老的女兒大喬、小喬,一見傾心,孫策納大喬,周瑜娶小喬,一時傳為佳話。
唐朝詩人杜牧後來在赤壁旅遊後就曾感慨說: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孫策26歲時遇刺身亡,周瑜握重兵全力輔佐孫權,忠貞不二地以臣禮待之。
(四)"火燒赤壁"其實與孔明無關
成就魏蜀吳"三分天下"的經典戰役"赤壁之戰",其實是周瑜34歲時親自指揮取得完勝的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
當時,曹操率80萬大軍進攻荊州,戰船在江上首尾相連,東吳老將黃蓋見此遂向指揮官周瑜建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周瑜認可,果斷採納。一方面使"苦肉計",通過黃蓋(帶上火攻所需之物)詐降迷惑曹操("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一歇後語由此而來),一方面聯合劉備軍隊,依計而行,火燒赤壁,大敗曹操。
(五)周瑜病死的由來
赤壁之戰後,周瑜與曹仁隔江對峙。東吳名將甘寧攻打夷陵被圍,周瑜率兵大戰曹仁。不幸的是,周瑜在這次督戰時被飛箭擊中右脅,留下致命的後遺症。
公元210年,36歲的周瑜為出征益州做戰前準備時,在趕回江陵的路上,不期得了重病,兼之箭傷複發,遺憾地英年去世。
周瑜臨終前,向孫權上呈了一道奏疏,奏疏中說:
至以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誠不足惜……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
從周瑜的遺言可以確證,智慮籌謀之深遠的"奇才"周瑜是因病而死,而不是所謂的"氣量小"而被諸葛亮氣死。
《三國演義》之所以寫周瑜被氣死,不過是為了突出諸葛亮蓋世之才、神話諸葛亮罷了。
【作者簡介】李大奎,男,七0後,法學學士,貴州湄潭人,文學愛好者。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點一下文末「在看」。
歷史文化類投稿郵箱:
小說散文類投稿郵箱:
顧問:朱鷹 、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大煙
※長孫皇后協助李世民誅殺親兄弟及其家人,為何還被稱為一代賢后?
※《紅樓夢》里王熙鳳是怎麼站隊的?
TAG:閱讀悅讀之寫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