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健走≠暴走,小心健身不成變傷身!

健走≠暴走,小心健身不成變傷身!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堅持每天走路,可提高免疫力,消耗熱量控制體重,促進下肢靜脈迴流,保護心臟,預防多種癌症,降低三高,增加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等等,總之好處多多。

隨著全民健身熱潮在全國興起,運動健身已深入人心,許多人將走路作為主要的運動健身方式。為此,各種能夠記錄步數的手機APP、小程序應運而生,不僅記錄每天所走的步數分享到朋友圈,還能展示你和好友之間的步數排名,甚至有些可以根據步數的多少兌換相應獎品。

曬步數的迅速興起,帶動許多曾經的懶蟲動起來,公園、運動場、馬路上經常能看到走路健身的人群。但是,小微發現這種「曬步數」漸漸變了味:

「哎呀!我才只有4000步,你看,××媽媽都兩萬了,她佔領了我的封面!不行,我今天非得走到一萬八千步不可!」聽著是不是很耳熟,現如今許多人為了刷排名、占封面,滿足自己虛榮心,想盡辦法狂刷步數,動輒就暴走幾公里甚至更長距離。

別為虛榮心暴走傷身體

其實,盲目地拼步數不可取,既贏不了健康還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傷。

01、關節肌肉損傷

長時間、遠距離的暴走除了對關節的磨損之外,長期的暴走還會對膝、踝及腳後跟的肌肉韌帶和骨膜造成勞損,出現關節腫痛、屈伸活動受限、上下樓梯困難、關節絞鎖和關節彈響等癥狀。

02、骨關節損傷

暴走族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有的人走的過快,有的步幅過大,還有的人用力過猛,這樣的情況在暴走族當中是比較常見的,對下肢關節損傷就較大,尤其是髖關節和膝關節。

剛開始,暴走磨損的是腿部的半月板和軟骨,進而逐漸的會磨損骨組織,這樣長期暴走,還會造成髖和膝的骨關節炎。每天幾萬步的暴走,對足部跖骨也會造成損傷,如果不注意調節和保護,甚至導致疲勞性骨折。

03、內臟傷害

短時間走路太多、太快會增快脈搏,增加呼吸頻率,如果尺度把握不好,會傷害到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這樣暴走過量對於心臟的危害十分嚴重。

究竟怎麼「走」才健康

健步走可不是隨性地大步走,也不是步數多,只有按照科學走路方式,才能走出健康、走出長壽。

01、姿勢

抬頭挺胸,腰背挺直,頸肩放鬆,輕輕收腹,兩臂自然的向前後擺動。

02、步頻

控制在90-120步/分鐘。

03、步幅

理想步幅=身高×0.45,例如身高180cm左右的成年人,其步伐距離約81cm最為適宜。老年人需要相對縮小步伐以穩定重心、把握平衡。

04、步數

青壯年,每天8000~10000步即為正常步行量;老年人,每天3000~5000步即可達到鍛煉目的。

05、時長

運動時間最好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

06、強度

每次要達到中等運動強度,即感覺呼吸、心跳有點加快,微微有點出汗為準。

此外,運動前熱身也很重要。拉伸或原地小跑5~10分鐘,增加關節靈活度。當然,還要注意選擇穿緩衝性好的運動鞋,寬鬆透氣性好的運動服,避免在凹凸不平的道路行走等。

運動潛能基因檢測預防運動損傷,練出健康好身體

雖然上述科學健步走適應大多數人,但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許多人由於對自身運動能力、運動風險完全不了解,長此以往,可能帶來無法逆轉的損傷。

科學運動要從「知己」開始。現代科學研究證明,基因與人體運動能力密切相關,每個人運動基因不同,運動能力(如耐力、爆發力等)和運動風險(如跟腱保護能力、軟組織抗損傷能力等)差異很大。

同樣是走路,在同等強度下不同個體獲得的效果也不盡相同,甚至差別十分顯著。基因的差異還使得個體間運動預防或輔助治療各種慢性病的獲益也不相同。基因不同,不僅造成了體質的不同,也會影響到個人的心理,例如,運動積極性。因此,科學運動應該是基於自身遺傳基因的個性化、精準化的運動方案。

微分基因提供的《運動潛能基因檢測》服務,包括四大模塊共16個檢測項目。幫助您從基因層面了解自己的運動基礎,適合的運動類型、潛在的運動損傷風險和運動獲益情況,告別盲目健身,為科學運動、個性化健身提供依據。後天的訓練固然重要,基因本質也不能忽略,順勢而為,才能更健康,更優秀!

「這位朋友,我看你骨骼驚奇,天賦異稟,送你一本運動潛能基因檢測,這本武林秘籍定會讓你在運動健身時效果倍增。怎麼樣?有沒有興趣體驗一下啊!」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分基因 的精彩文章:

送幾瓶好酒就算盡孝心?這才是最貼心的父親節禮物!
TUBB8的突變導致人卵母細胞減數分裂停滯

TAG:微分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