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早的求愛詩,看起來啰啰嗦嗦,卻流傳三千年,多數人不知道
印象中,古代的女子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婚姻也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其實不完全是這樣。這是我國最早的求愛詩,《詩經·召南》中的《摽有梅》: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大意就是:梅子已經紛紛飄落,有向我求愛的小夥子,你就快點來吧。這是一首委婉而又大膽的求愛詩,是一位待嫁女孩兒的心情表白。
全詩分為三層,層層緊逼,相應的是女子心理活動的急劇變化。
當樹上的梅子還有七成時,她還是「迨其吉兮」,尚且從容;當樹上的梅子只剩三成時,她則是「迨其今兮」,已見焦急;當樹上的梅子紛紛落地時,她已是:「迨其謂之」,可謂迫不及待了。
兩千多年前,梅子成熟的季節。一位待嫁的姑娘在梅樹下,痴痴地呆望著。梅子飄落,樹上還有七成了,她自語著;再看時,樹上僅剩三成,她嘆息著;最後來時,樹上的梅子已經落盡,歲月無情,韶華易逝,她發出了急切地呼喚:喜歡我的小夥子,你們快來追我吧!快來向我求婚吧!
梅,「媒」也,以梅子興比,唱出了憐惜青春,渴求愛情的心聲。
三次循環復唱,是女子的呼喚,是女子的急迫的呼喚。龔成《詩本義》說「《摽有梅》急婿也」。一個「急」,說出了這首詩的真諦。
在「急」的情感中,在「急」的韻律中,顯現的是女子急嫁的心情,她在頻頻呼喊,她在頻頻拋出「求我庶士」,其實就是「我求庶士」。
明明是「我求庶士」,她卻唱成「求我庶士」,這是女孩兒的智慧,這是女孩兒的矜持,這是女孩兒的可愛。
女孩兒是不是一個不懂規矩,不守禮法的人呢?按照《周禮》的規定,「男子二十為初娶之端,女子十五許嫁而笄」。這個規定還有補充:就是女子到了二十歲,男子到了三十歲,就可以「不待禮」而「相奔」了。通俗點講,就是可以不經過嚴格繁瑣的禮儀程序,合情合理的成就婚嫁了。也就是現在人所說的「私奔」。
為什麼有這樣的規定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繁衍後代,增加人口。在一個以農業為主的時代,人口的基數關乎國家的發展。這在當時是合「禮」的,「禮」法也。
古時候,女子的社會地位是建立在婚姻和家庭基礎上的,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在娘家是沒有地位的。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女子的恨嫁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在品味這首優美的古詩時,也能品出一點心酸和苦澀的,就像那黃橙橙的梅子一樣。
《摽有梅》中的女子是個「恨嫁」女,她恨那個男子遲遲不來,她恨那個男子遲遲不娶。在「恨嫁」的過程中,也是在「盼嫁」。她盼望早點脫離父母的嘮叨與管制,她期盼一種美好、全新的生活。
從林黛玉「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傷懷,到杜麗娘「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的慨嘆,再到杜秋娘「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勸誡,無不是承襲了《摽有梅》以花木盛衰喻青春易逝的模式。相比之下,作為先民首唱之作的《摽有梅》,最為質樸清新,明朗深情。
※俗語「人到中年,不走三路,不碰三事」藏著大智慧,大多人不知道
※李清照的三首如夢令,可謂出神入化,堪稱宋詞里的精品,傳唱千年
TAG:每天讀宋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