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近代最偉大國學大師,一首詞渴望投筆從戎,卻憤恨自己百無一用

近代最偉大國學大師,一首詞渴望投筆從戎,卻憤恨自己百無一用

1904年,中國進入了一個歷史的轉折點。古代中國即將終結,迎來的是充滿挑戰的新時代。這場歷史的大變革是幾千年來亘古未有的,對社會發展有最細微感知的知識分子來講,時代變革他們帶來的衝擊也是最大的。

他們就如同歷史上每一個王朝末年的知識分子那樣,渴望扶大廈於將傾,渴望在亂世當中體現出自己能力,渴望能夠建功立,青史留名。可嘆的是,他們不見得一定有機會進入到這樣的歷史進程當中。

所以只能把這種苦澀,深埋在心底,傾注在詩詞當中。

草偃雲低漸合圍。雕弓聲急馬如飛。笑呼從騎載禽歸。

萬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須惜少年時。那能白首下書帷。

這首詩詞就是王國維的《浣溪沙·草偃雲低漸合圍》,王國維是近代中國最偉大的國學大師,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學、戲曲、還是文字學、考古學等都是卓有成就。

在面對歷史的大變革之時,王國維也渴望能夠做出一番業績。整個上片都在描繪出內心的那份狂放。「草偃雲低漸合圍。雕弓聲急馬如飛。笑呼從騎載禽歸」,這是描寫打獵的場景。就如同當年王維少年時所寫的詩歌「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一樣,藉助這樣的一個場景,表達出內心渴望的那一番抱負。

其中所描繪的瀟洒的遊俠少年形象,是王國維內心世界最真切的代表。風流瀟洒,射技出眾,還帶有指揮者的威嚴。但是下片風格卻為之一變,「萬事不如身手好」,他渴望投筆從戎,可惜自己卻沒有機會。畢竟自己只是一介書生。雖然對戎馬生涯身懷渴望,但作為亂世的文人,讀了一輩子的書,手無縛雞之力,當真百無一用是書生。

這是王國維感覺到難堪的。「一生須惜少年時。那能白首下書帷」,所以只能自嘲,一生當中最值得珍惜的就是少年時光啊,趁著年少時多讀點書,那聽說到人到老年之後還在那兒刻苦鑽研呢。

王國維的內心世界是複雜的。此時的他雖然只有27歲,但已經對當時的社會發展趨勢有所感知,內心憂慮重重。他繼承了中國古代士大夫的追求和傳統,渴望能夠做出一番事業,只可惜,心比天高他依然是一個書生的角色。

1000多年前的一句唐詩「百無一用是書生」,就像是一句讖語,王國維也依然沒有逃脫這樣的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有多少人的孑然一身,是因為「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看李商隱的人生困局,再看好朋友悼念他的14字唐詩,不勝唏噓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