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科普:4號颱風為何叫木恩不叫哥恩?為啥叫它土颱風、季風低壓?

科普:4號颱風為何叫木恩不叫哥恩?為啥叫它土颱風、季風低壓?

今年第四號颱風的名字「木恩」,想必很多人沒聽說過。這也正常,這是一個替補上來的名字,它的前世,是大名鼎鼎的2013年颱風菲特。當年,這個颱風在10月襲擊華東,給浙江省帶來了創紀錄的特大暴雨,經濟損失高達600億元以上。颱風除名,就是要把這類「臭名昭著」的颱風名字,從颱風命名表上剔除,由颱風起名的國家或地區再提供一個名字替補上去。菲特是密克羅尼西亞起的名字,在菲特除名後,密克羅尼西亞提交的替補名字,正是「木恩」。

2013年颱風菲特雲圖,來自NOAA

哪些國家和地區有資格給颱風起名字?颱風委員會決定了,西北太平洋周邊有14個國家和地區有資格,中國當然也在內。起什麼名字,那當然由起名字的國家決定,每個國家的風格不同。譬如,泰國特別喜歡用熱帶水果起颱風名字,像去年的颱風山竹,就是泰國起的;日本特別喜歡用星座起名字,譬如去年的颱風摩羯;我國比較廣泛,有神話形象,譬如悟空、風神等,有動物,如海燕,也有植物,如杜鵑、海棠等。

2013年颱風海燕雲圖,來自H8衛星

但總體上,颱風的名字要存入檔案,記入歷史,為億萬大眾耳濡目染,所以雖然要接地氣,但也要高大上一點,不能太口語化,也不能太接地氣。像」木恩「,在密克羅尼西亞是」六月「的意思,如果由我國起名起了個」哥恩「,那就難免有點不好聽;如果遵照大家的意思起個名字叫颱風「麻將」、颱風「火鍋」,也有點不能登堂入室。

7月1日白天雙颱風胚胎位置示意圖,中氣愛在H8雲圖上標註,底圖來自CWB

正如我們今天推送的第一篇文章所言,這個全新的4號颱風還有兩個「標籤」,那就是「土颱風」和「季風低壓」。所謂土颱風,就是指南海土生土長的颱風;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在2000年以前颱風命名權在美國人手裡,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往往有一個英文名,而南海很多颱風由於發展時間很短,強度不夠,而且監測手段不足,所以沒有英文名,就叫「土颱風」。

2018年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艾雲尼」就是南海土颱風。圖為艾雲尼登陸廣東前的雷達回波圖,來自NMC

土颱風雖然是民間俗稱,但也為學術界知曉,很多論文里也會提到土颱風,甚至以前有論文專門研究土颱風。的確,土颱風和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的颱風雖然在性質上是同一種天氣系統,但也有很多獨特的特徵:如平均強度低、結構鬆散、移動速度慢、路徑多變,最重要的是,土颱風發展迅速,常常在海南、廣東的陸地邊就生成了,生成後一天內甚至幾小時內就可能登陸,對我國的影響是非常特別的。

2013年颱風蝴蝶是最強的南海土颱風之一。雷達來自許小峰老師微博,雲圖來自JTWC

季風低壓是西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特有的低壓系統,是大規模季風槽「硬搞」出來的低壓,所以環流龐大、水汽豐盛,但結構非常鬆散,常常有多個中心,在雲圖上常常表現為中心大空洞、「禿頭」等不太好看的樣子。季風低壓出身的颱風,一般前期整合非常緩慢,大部分季風低壓出身的颱風到登陸都沒法整合好,以熱帶風暴和強熱帶風暴登陸的情況居多,如1992年颱風Polly、2006年颱風碧利斯;但也有少部分颱風能整合好,如2008年颱風莫拉克。

1992年颱風polly登陸我國前後的衛星雲圖,可見其結構鬆散,但體型極為龐大。來自數字颱風網

不管能否整合好,季風低壓出身的颱風登陸都意味著巨量水汽上岸,因此它們往往帶來大範圍降雨。如果季風低壓深入內陸,或者速度很慢,那後果非常嚴重。這其中最典型的是1992年颱風polly和2006年颱風碧利斯。前者造成從福建到山東的大範圍風暴潮和大暴雨,而後者的大暴雨更是席捲整個南方,深入湖南。

2006年颱風碧利斯登陸台灣前的雲圖,來自JTWC和颱風論壇

木恩是土颱風,也是季風低壓,因此有近岸發展和生成,生成後立即登陸,水汽特別豐富等特點。所幸,木恩的強度不強,而且沒有深入我國,在海南或粵西登陸後,在廣西待一天就消散了,它的主要暴雨雲團,會影響中南半島諸國,以及海南、廣西和雲南,其他省份,如廣東台灣福建浙江等,只受到它的北側環流影響,反而有解暑東南風和不太厲害的陣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氣象愛好者 的精彩文章:

海嘯警報!日本西海岸突發強烈地震,環太平洋進入「震動模式」?
厄爾尼諾?NASA衛星確認:「超凶乾旱」席捲印度水庫完全乾涸

TAG:中國氣象愛好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