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晚清日俄在中國領土開戰 為何清政府卻宣布保持中立?

晚清日俄在中國領土開戰 為何清政府卻宣布保持中立?

《清史故事》283

說起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相信讀者朋友們比較熟悉的有晚清以來的兩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上面這四次戰爭,最後都以清方慘敗,與帝國列強簽訂出賣國家利益的不平等條約而告終,每一次戰爭都是對晚清以來衰落的清國的一記重創,致使中國在帝國勢力壓迫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在海明威《老人與海》的故事中,有這麼一句話,說一個意志堅強的人,盡可以被敵人消滅,但卻永遠不能被打倒,這句話用來形容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從衰落走向復興的歷史,可謂恰如其分。但是如果僅就晚清歷史而言,就晚清政府而言,卻遠沒有這種「打不倒」的精神。

我們前面提到的四場戰爭,雖然都重創了華夏,但我們有一個詞語叫「屢敗屢戰」,如果晚清政府在認清落後挨打的現實之後,能夠知恥後勇、發憤圖強,那麼過去的失敗可以看作是經歷戰爭洗禮所受到的創傷,而非單純的恥辱。

可惜的是,在經歷了數次對外戰爭失敗,以及對內的改革受挫後,慈禧太后統治下的晚清政府意志已被擊倒,徹底失去了繼續抗爭的勇氣。晚清的最後十年,雖然沒有再經歷對外戰爭失敗,但卻是清代歷史上最屈辱的十年,其中最重要的標誌性事件,為發生在光緒三十年(1904年)的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雖為帝國列強內部權利爭奪而引發的戰爭,但其主戰場卻選擇在了我國東北。而面對這場外人打進國門的戰爭,清政府卻對外宣稱保持中立,這也成為了近代史上難以抹去的一個恥辱的污點。

關於清末的日俄戰爭,可能有許多朋友不是特別了解其詳情,在這裡首先對這次戰爭爆發的起源簡要介紹。

近代日本與俄國矛盾的根源,在於領土擴張的衝突。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仍然是帝國主義實行殖民統治的擴張時期,日俄同樣作為中國的鄰國,分別有西進和南下的領土需求:其中日本為實行「大陸政策」,實現稱霸亞洲的野心;而俄國則夢想實現「黃俄羅斯計劃」,結果中國的東三省,成為了日俄兩國眼中的一塊大肥肉。

我國東北成為日俄兩國的佔領目標,有其歷史根源。在清兵入關,建立起清朝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清政府實行了一系列嚴格的旗民分治制度。比如一直延續到清末的旗民不通婚制度,在光緒年間廢除這一制度之前,清朝旗人與漢人之間是禁止結婚的。而另一項制度,則是在東北不設行省,而是派駐盛京、吉林、黑龍江將軍管轄,實行相對獨立的治理,同時禁止漢人進入。

東北地區曾為滿洲女真發祥的「龍興之地」,清朝統治者出於一些對滿人自身利益的考慮,有意將其打造為「自留地」,嚴禁漢人進入。我們之所以經常說「闖關東」,是因為清朝漢人進入關外本身是不合法的,需要「闖」才能過去。

清朝的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東北地區的「純粹性」,但由於長期禁止漢民內遷,旗人的人數又不足以充實,導致晚清時期這一廣袤的地區變得「空虛少人煙,有土無人」。清政府無法對這一地區實行有效管轄的結果,就是外部勢力開始滲入,在日俄戰爭之後,東北甚至「名為中國領土,實則幾無我國容足之地。」(徐世昌《密陳考察東三省情形折》)

而日俄戰爭爆發的導火索,一是在於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簽訂時,最初有割讓遼東半島的條款,但在俄國、德國、法國三國的干涉之下,日本被迫答應以三千萬兩白銀為賠償,讓清廷贖回遼東半島。

表面上看,是俄國很講「義氣」,替被欺負的清朝出頭,但實際上是日俄兩國在我國東北利益的一次衝突。二是在後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在李鴻章的主導下,清政府有意實行了所謂「聯俄制日」政策,出讓了東北許多利益予俄國,這也成為了數年之後日本發動對俄戰爭的重要原因。

兩個鄰國因利益爭奪而開戰,戰場卻選擇在了我國東北,面對這種奇恥大辱,換做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權,都應該奮起反抗,保護當地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然而正如我們前面講到的,此時的晚清政府,已經被過去多次的失敗打斷了脊樑,面對帝國主義光天化日的侵略,竟然發表了一則保持中立的聲明:

「諭內閣:現在日俄兩國失和用兵,朝廷念彼此均系友邦,中國應按局外中立之例辦理。著各直省將軍督撫,通飭所屬文武,並曉諭軍民人等,一體欽遵,以篤邦交而維大局,毋得疏誤。」

如果日本和俄國是在別的地方打仗,考慮到清末時期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實力,對這場戰爭保持中立亦無可厚非。然而這場戰爭甚至不是在家門口打,都已經打到家裡面了,清政府仍保持這種袖手旁觀的態度。用當時人們的比喻來說,把自己家借給別人當角斗場,已經十分可恥;而別人打完之後,對自己家的財產進行分贓,卻仍默不作聲,難道還有比這更大的恥辱嗎?

晚清政府在日俄戰爭中採取的中立態度,讓更多的有識之士看穿了清末統治者們的懦弱和虛偽,紛紛轉投革命道路,加速了清朝滅亡的進程。

按理來說,東北作為清朝統治者的發源地,於公於私,似乎都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去保護,為何最後卻採取了中立的態度,僅僅發表了一些央求日俄兩軍保護好在這一地區的滿洲宮殿陵寢的無力聲明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長期以來落後挨打而形成的一種錯誤的慣性思維,認為清朝國力弱小,則逢戰必敗,既然逢戰必敗,則不如不戰,即便外人打到了國門內,也是優先考慮消極避戰。這其實是錯誤地認識了戰術退讓與軟弱投降的區別。

國家之間的外交,從來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贏家通吃,即便是大國處理利益衝突,也經常需要做出適當的讓步,而國力弱小的國家更是如此。我們講韜光養晦,實際上是在為了獲得更長遠利益的基礎上,適當地進行戰術性讓步,來換取發展的時間和空間。但戰術性讓步的前提,在於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不受損害,這也是與投降派之間最重要的區別。

或許有人會質問,如果以卵擊石,明知必敗,為何還要一戰?我們的回答是,如果國家核心利益受到侵犯,那麼即便面對必敗之局,也不得不拿出不惜一戰的態度,這表明的是一個國家的立場。如果僅僅因國力弱小,就一味地採取投降策略,雖然短期內可能獲得喘息之機,但失去的是國家的信譽,會被人視為軟弱可欺,長此以往受到的聯合圍剿會越來越重。晚清以來的歷史,就是在一步步無底線的投降退讓中,徹底失去了主動權。殷鑒不遠,不可遺忘。

參考資料:《清實錄光緒朝實錄》《密陳考察東三省情形折》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清軍戰敗後 咸豐為何不怕割地賠款 卻很怕洋人這一正當要求?
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風波 為何一直延續到了乾隆朝?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