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博物館:淮上申城尋古韻,百花深處復千年
7月2日,#頭條帶你遊河南#活動,信陽的第一天。參觀信陽博物館。#去看更大的信陽#@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頭條旅遊@今日頭條文化頻道
信陽博物館坐落在河南省信陽市羊山新區百花園深處,於2018年9月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館內的藏品甚多,且極具歷史價值,它們不僅折射出信陽厚重的歷史氣象,還讓後人感受到中原文化與楚文化的交融。信陽素稱"楚頭豫尾",其文化兼具南北特徵,被後世稱為"淮上文化",其根源得追朔到新石器時期。
信陽博物館以歷史的發展脈絡為序,分成遠古家園、淮上諸侯、楚地王風、天下根親、茶韻天香、豫風楚韻這六大板塊給我們講述信陽的歷史風雲。
在遠古時代,信陽已有生命的跡象。淮濱、固始、平橋等地出土的遠古時代動植物化石與潢川、淮濱、浉河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物標本等均可證實當時有不少原始人在信陽生活。
商周時期,不少諸侯國建立在信陽。各諸侯國的人們對青銅器情有獨鍾,創造了一大批精緻耐用的生活用品與巧奪天工的手工藝品。例如信陽博物館收藏的父丁提梁卣和父乙角。其中提梁卣出土於羅山莽張的商周墓地,屬於商代晚期的珍品。它外表宛如凝脂,看上去似水光映月;摸起來又溫潤光滑,完全不同於一般青銅器的冰冷堅硬。另外它體呈長壺狀,腹部的獸面紋理清晰可見,頸部刻畫的兩頭牛更是活靈活現。
父乙角於1986年在信陽浉河區浉河港鄉被當地村民發現,大概產於商代晚期。它是由爵演變而來的飲酒器,多用於宮廷生活。《考工記·梓人》引《韓詩》云:"一升曰爵,二升曰觚(gū),三升曰觶(zhì),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它通體黑漆光亮,沒有一絲的銅銹;器身舒展大氣,彰顯貴族氣質;紋飾、造型及製作工藝,均令後世難以望其項背。
除了青銅器,這一時期的航海系統也具有質的飛躍,例如出現了用於運輸載人或海戰的淮河古沉舟。信陽博物館珍藏了我國考古發現中目前最早且最大的獨木舟。它出土於河南息縣,是由一根完整的圓木鑿成,距今約3500年。
1983年4月,一群農民在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寶相寺的上官磚瓦廠上發現了一座夫妻合葬墓,後經考古學家大量考證,確定這座墓的主人乃春秋時期黃國的國君黃君孟及他的夫人孟姬。據《竹書記年》文獻載,黃國源自黃帝公孫姓軒轅氏,最早在中國南方崛起,後來成為古代淮河流域的霸主。他們早期被稱為黃夷,是東夷集團的後代,九夷中的一支。周滅商後,黃夷歸順。周天子將江淮地區分封於它,黃國至此產生。到了春秋時期,楚國稱霸,黃國不服並與之抗衡。它借地域之勢,近與江、道、柏、弦乃至隨國結盟,遠與齊、宋、鄭、衛、魯等國修好。只可惜最終還是於公元前648年被楚國攻滅。
儘管黃君孟是黃國末代的君主,但這並不意味黃國當時處於落日餘暉的狀態。與之相反,自封國起,黃國由於地理位置優越,對外交流頻繁,所以政治、經濟與文化都十分強大。從墓中精緻的青銅器、溫潤的玉石、大氣的彩繪棺、細膩的綉絹與黃夫人孟姬的髮型等可推斷出當時黃國貴族的生活極其奢華。其中黃夫人髮型的華麗程度不禁令人嘆為觀止。考古學家通過復原技術發現,兩千六百多年前的黃夫人頭髮完整,髮式為偏左高髻。定睛一看,髮髻裡頭還有8條用絲線編織的小辮子。再細緻一數,整個髮型共佩有102件玉飾。另外從黃君孟夫婦的合葬與葬品中我們還可從窺探出一些關於黃國的禮俗文化。
首先黃君孟夫婦二人合葬在同一個墓地不是感情深厚的特例,而是黃國自有的禮俗。其次他們的墓喪方式是我國地上起土、地下掘墓的"最早例證"。河南社科院楚文化專家馬世之先生認為,這種方式是我國古代北方"墓而不墳"的文化傳統與江南平地起墳的土墩墓制相互交流、結合的產物。
最後他們的葬品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他們二人的葬品均由黃君孟一人籌備,但黃君孟的自作器銘,多數為"黃君孟自作行器子子孫孫則永寶用",大意是黃君孟希望子子孫孫永遠珍藏。而他為其夫人所做器銘,則改稱自己為"黃子"。對此專家分析道,黃君孟自作器銘稱「黃君」,乃為表明其黃國國君身份。他在為夫人作器時改稱「黃子」,是出於外交上的考慮,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黃國滅亡後,楚國佔領了信陽,中原文化很快就與楚文華融合,所以信陽這座城市不僅有質樸的中土氣息,還有浪漫的楚地韻味。另外信陽素有僑鄉之稱,是我國多個姓氏的發源地。現今我國東南地區,尤其是閩南一帶人的先祖很可能就是於唐朝時期隨著陳政、陳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審知等人遷徙過去的。除此信陽毛尖茶文化更是名貫古今,從兩千多年前便開始人工栽培,於唐代流傳全國。隨著時代的發展,毛尖茶的育種與工序不斷優化,且逐漸衍生出茶俗、茶藝與茶具等文化。
以上筆者描述的歷史痕迹在信陽博物館都能感受到,該館採用電子修復技術與情景互動的方式給我們展現信陽的歷史與文化。既降低了文物遭破壞的風險,又讓大眾觸摸到歷史原有的模樣,實在妙哉!
※瓦剌妄圖坐收漁人之利,挑唆明朝斬盡殺絕,卻被朱棣識破了
※全民熱遺——揚州剪紙:一剪一刻,便成飛花
TAG:鄧海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