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風》:全篇無一「風」字,卻寫盡「風」的千古柔情!

《風》:全篇無一「風」字,卻寫盡「風」的千古柔情!

風,自古以來,就是不少文人墨客歌詠的對象。有「隨風潛入夜」的「春風」,有「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的「夏風」,還有「風急天高猿嘯哀」的「秋風」,更有「北風卷地白草折」的「北風」……

然而,提起「風」,最著名的當屬唐代詩人李嶠的《風》。說到這首詩,可能許多人沒有聽過,但卻是作者聽到的關於「風」最經典的一首。全篇無一個風字,卻把風的神態描繪得活靈活現,更是被收入小升初的必備古詩詞大全里,成為小學生必備詩詞之一。

唐·李嶠《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風無形,空氣流動形成風。但它又是有形的, 一陣微風掠過,小草含笑向人們點頭,花兒在風中搖曳著,變著法兒撒歡兒,炊煙隨著風的節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纖細的柳枝輕拂著樹下遊人的臉龐。

秋風能令萬木凋零,春風卻又能教百花綻放;而風過江上時,則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時,只見竹竿一齊傾斜。

風,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見摸不著,只能經由生命個體用心去感受或通過外物的變化知曉。

因此,全詩無出現一個「風」字,也沒有直接描寫風之外部形態與外顯特點,而是通過外物在風的作用下原質或原態的改變去表現風之柔情與強悍。

「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風掃落葉」,秋風之蠻橫可見一斑。不用「掃」「吹」,也不用「刮」「剝」,就用一個「解」。「解」,是細心,是用心,是專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讓葉兒怡然清爽地離開了母體,找到了很好的歸宿。風之柔情讓人感動。

「能開」,「開」,是喚醒,是催生,是召喚,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兒,在風兒的輕輕撫摸下,睜開惺忪的睡眼,伸伸懶腰,又將迎來一個美麗、美好、美妙的春意。風之溫情讓人舒坦。

「解落」與「能開」,把風的溫存柔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深深地觸動了讀者那或許早有些漠然的心緒,重新喚醒人們對美好生命的感念。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風,「過江」捲起「千尺浪」,風急浪高,直衝雲宵,風之氣力是何等威風;風,「入竹」引來「萬竿斜」,風狂竹伏,萬般無奈,風之外力是何等瀟洒。此處,風之強悍,風之強勁,風之強勢,同之前風之溫情,風之柔情,風之痴情形成強烈的反差。

任何一種生命都有其「喜怒哀樂」之表現,「風」也不例外。風的變幻莫測便是很好的例證。

而這首詩的妙處更在於寫風,全詩除詩名外,卻不見風字。每一句都表達了風的作用,如果將四句詩連續起來,反映了世問的歡樂和悲傷,表達了「世風」和「人風」,風是善變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風是多情的,姿態豐盈,萬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詩,以動態的描述詮釋了風的性格。

讀者們,關於這首詩,你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歡迎轉發收藏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冰伊說文史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脫胎換骨的蛻變:從山野石猴到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
一份源自千年前的端午祝福,請收下!

TAG:冰伊說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