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中國獨立女性:30不靠父母、40不恨嫁、50不催婚、60不老

中國獨立女性:30不靠父母、40不恨嫁、50不催婚、60不老

本文作者:三點一彎鉤

「結婚5年沒有見過配偶父母」;

「年近40仍然不打算結婚生子」;

「奔五歲數學瑜伽,考教師資格證」

「70歲老太,還要做攝影師,獲國際大獎」

聽上去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那是因為你理解的女性獨立,並不是真正有價值的獨立。

所謂獨立,就是與父母分離,自我延續,自我實現,懷著幸福感迎接老去與死亡。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講四個故事,你就懂了。

01

30歲女人的獨立,從與父母分離開始

頂級網紅papi醬參加《拜託了冰箱》,一席言論語驚四座。

「戀愛十年,結婚五年,雙方父母沒有見過面。過年了,夫妻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現場嘉賓滿臉不解,papi醬解釋道:她和丈夫婚後各自獨立,婚前沒婚禮沒蜜月,婚後沒有被婚姻綁住。

她認為對雙方父母而言,自己的兒子或女兒才是手心上的肉,所以過年各陪各媽,留給對方更多與父母相處的時間。

憑著這段「非主流」的言論,papi醬再度登上熱搜第一,評論區一片膜拜聲,紛紛讚歎papi醬的婚姻是「自己夢寐以求的神仙婚姻」

乍一聽,這話挺挑戰傳統,但papi醬的三觀觀,一直以來都很「奇葩」。

年初的時候,papi醬的人生最重要人物排序也是刷爆了整個朋友圈。

1、自己

2、配偶

3、孩子

4、父母

一生中我們會扮演很多角色,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做好自己。

尼采曾說: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從她的人生排序里,你能看出她與父母之間有著清晰的界限,但papi醬並非不愛父母,三八婦女節當天,papi醬在視頻里對著所有父母說:

「你們的幸福和快樂並不應該100%來自子女,你自己的感受,很重要。我愛你們,所以希望你們能成為自己本身而快樂。」

當然我不是papi醬,不知道她的家庭觀背後藏著怎樣與眾不同的經歷。

但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我能看到這番言論背後更本質的東西:

與父母分離,脫離原生家庭。

20歲之後,我們一方面「烏鴉反哺」,一方面拒絕父母過多的干涉自己的生活。

但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父母讓我們很難做,他們總是要求我們做這做那,或者對我們的生活干涉過多,可我們無法拒絕。

因為父母打著「愛」的名義,而我們渴望得到父母的愛。

其實,這是一種不獨立的表現。

根據發展心理學中成年早期的心理特點,30歲之前的人會有「親密對疏離」的心理危機,如果有能力和他人建立親密的、需要承諾的關係,他就能走出危機。

如果我們始終渴求父母的愛和關注,無形中我們就會讓伴侶成為我們的第二個父母,這是一種嚴重的錯位,會導致我們在維繫親密關係的過程中,會有揮之不去的自卑感和過度依戀。

像papi醬這樣與父母「劃清界限」,實際上是完成了自己的人格的獨立,是對自己當前心理狀態和親密關係的一種保護。

我們都會慢慢長大成人,告別曾經的家庭,唯有能夠從心理上完成告別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獨立的個體。

02

40歲女人的獨立,從自我延續開始

一直被群眾積極「催婚」的陳喬恩,最近終於忍無可忍了:總有很多不相干的人一直提醒我:你40歲了!我說我知道!

不惑之年,面對催婚,陳喬恩不再像以前那樣」巧妙的一語帶過」,而是乾脆的表明立場:

我就是正常的過我自己的生活,活在當下,想幹嘛就幹嘛。

我起碼在物質方面可以給自己多點好的東西。

然後可以有很多選擇去面對我所要的工作和生活。

我還蠻幸福的。

40未婚單身的陳喬恩,的確比很多已婚人士都要幸福。

但陳喬恩的這種幸福,並非來自於她「單身未婚不恨嫁」,而是來自於她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療愈了自己。

陳喬恩的來自於台灣一個普通家庭,有著一位嚴厲的、奉行棍棒教育的母親。

在《旋風孝子》中,陳喬恩說:「小時候活在恐懼中,不知道怎麼跟媽媽講話,害怕一說話,她就會打我。」

一直都內向、自卑的陳喬恩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有朋友,在學校也是被孤立的對象。

多次轉學再加上性格問題,陳喬恩成績越來越差,高中畢業後就不打算考大學,準備直接就業。

按照母親的規劃,陳喬恩應該是去做會計。

可也許是長時間與自己獨處的過程當中,陳喬恩更加明白自己要什麼,於是她第一次沒有聽媽媽的話,堅持了自己,隻身到台北去演藝圈闖蕩。

最開始她做外景主持,又苦又累,可是她好像覺得一切都是有希望的。

對於偶像劇來說,25歲已經算是「高齡」了。可是陳喬恩沒有放棄,她努力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從配角演到大女主。

她不願意錯過任何一個機會,接下沒人想演的未婚媽媽角色。結果憑藉《命中注定我愛你》這一部劇的便利貼女孩,在大陸又火了一把。

「這種被人肯定的感覺,真好!」

陳喬恩在事業里獲得了從父母那麼丟失的肯定,這給她的生活帶了很大的改變。她活在自己最好的、最滋養的狀態里,人們卻不停的追問她:

為什麼不結婚?

並非所有人都適合結婚生子,有的人結婚生子之後狀態非常糟糕,有的人結婚生子之後狀態煥然一新,一切取決於自己的心理發展狀態。

對陳喬恩來說,現在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狀態是最好的,對其他人而言,未必。

40歲成年期的心理發展任務,是解決「再生力與停滯」的危機。

「再生力」指的是人們自我延續的能力,並非只是傳宗接代。

40歲夫妻被孩子「拯救」了的大有人在,他們沒有靠自己走出40歲危機的能力,夫妻日漸冷淡生活失去光彩,唯一的解決辦法是「生一個孩子來養」。

而對陳喬恩這樣能夠獨立走出危機的人而言,通過拼事業來延續自我、療愈自我,通過擁有自己的小窩來獲得對家庭的關注。

這種行為和「養個孩子」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不同。只不過,同樣是在走出心理危機,相比其他人,陳喬恩有更多的選擇。

「不以結婚生子為命中注定的任務」是40歲女人應有的獨立。除了結婚生子以外,事業、理想、夢想、追求……都可以成為人們延續自我的方式。

一個獨立的個體絕不會在「該結婚的年紀結婚」,她會在「該解決婚姻問題的時候,用最好的方法來解決」。

03

50歲女人的獨立,從自我實現開始

我有個大姨,前幾年特別喜歡給我安排相親,那個熱情勁兒,你簡直不好意思拒絕。

一問之下才知道,大姨的孩子成家立業了,家裡只剩她和大姨夫,兩人早就沒什麼夫妻感情了,在家沒人說話,待著也心煩,給其他親戚的孩子相相親,還能讓她找到一點成就感和認同感。

我其實特別能理解這個年紀的女人:

孩子獨立,原本用子女緩衝的夫妻問題漸漸暴露;

臨近退休,自我價值認同感急劇減少;

時代更迭,外界的新鮮事物讓人心煩意亂;

身體衰老,一次次目睹同輩或長輩去世……

大姨為家庭辛苦操勞了一輩子,突然有了大把空閑時間,首先感到的不是自由,而是失去目標的恐慌。

長年依賴於家庭的存活方式,讓她在50歲時失去了獨立的資本。

後來在子女的勸說下,她開始學著做一些她曾經感興趣卻又因為生活而擱置下來的事情:考教師資格證、學瑜伽、學跳舞、去旅遊……

從最開始半推半就的被動參與,到後來積極主動的熱情參與,漸漸的,大姨臉上重新出現了光彩。

後來別說相親了,她拉著自己老公一起旅行,忙得不可開交,連她的子女都贊她「東奔西跑見不著人,精力旺盛得像個年輕人一樣」。

50歲的女人最容易感到困惑的,是「自我實現」的可能性。

50歲以後該以什麼為目標?子女長大後我該何去何從?

前半生依賴於家庭與子女,讓50歲的女人喪失了實現自我的底氣,如同藤蔓一般蜿蜒生長,卻沒有軸心骨。

此時女人往往會通過依賴子女、丈夫、家庭的溫暖來獲取安全感,但更好的做法是:嘗試做一些曾經想做、但沒時間做的事。

不要把自己當成一根已經衰老的藤蔓,而是當成一顆種子,通過行動來打破舒適區的牢籠,孕育更多自我實現的可能性。

04

60歲女人的獨立

是懷著幸福優雅老去

105歲的日本女攝影師笹本恆子,是日本第一位女性報導攝影師。她從71歲開始做全職攝影師,102歲那年,榮獲了世界攝影界最高獎項——攝影終身成就獎。

這個百歲之年依然妝容精緻,獨立自強,連住院復建也要塗指甲油的女人震驚了全世界。

65歲之後人的心理發展任務,是走出「自我實現與絕望感」的危機。

如果順利解決,會感到生命完善,認為自己不虛此生;如果沒有解決,就會在沮喪和絕望中走向死亡。

由於衰老,老年女性的心境、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她們必須做出調整,來對抗自我實現和絕望感的心理衝突。

此時解決方式突然狹窄了起來:要麼通過控制子女的生活來獲得安全感,要麼通過跟同齡老人一起跳廣場舞來獲得歸宿感……

71歲成為全職攝影師,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決定,但誰說幸福感必須用一種方式獲得?

就像她在書里說的那樣:

「珍惜生命最好的途徑,就是把它淋漓盡致地燃燒透了,不停地去折騰自己喜歡的事。」

如今105歲的笹本,她的皮囊已然褪色,但她的靈魂卻越發光彩熠熠。有一天,她一定會與這個世界告別,但已獲得內心的圓滿。

追求自我,優雅一生,精緻到老,她活出了一個女人最令人羨慕的模樣。

女人是否獨立,並不只取決於她能不能精神獨立、經濟獨立。

而是取決於她能否獨自克服每個心理發展階段的危機,能否通過幸福的迎接衰老,來讓自己此生無憾。

05

女性的獨立能力

就是她獲得幸福的能力

四個不同年齡段段心理發展任務,標誌著女性獨立的四個階段。

女人的獨立:

起源於推開父母,父母和你的世界都不是圍著彼此轉的;

成長於自我延續,通過拼搏的行動掙來做自己的底氣;

升華於自我實現,以精神獨立來獲取生命的大和諧;

圓滿於自我肯定,懷著幸福感迎接衰老與死亡。

女性是大地母親,既堅韌又柔軟。

究其一生,她將經歷這四個獨立過程,而這四個過程,其實也是在用雙贏的方式回饋父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找到實現自我的方式、用快樂的心態迎接死亡,四種充滿幸福感的狀態。

你不是在增減子孫

而是在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

你不是在謀求安穩

而是在享受夫妻親密的溫暖

你不是在控制子女

而是在享受家庭的天倫之樂

你不是在掩飾絕望

而是在感受生命圓滿的快樂

如此這一生,才算不虛此行。

願你,擁有這樣的人生。

-END-

歡迎點贊並關注「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男女觀察員,為你提供最治癒的情感乾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芒來小姐 的精彩文章:

TAG:芒來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