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破解「花式探分」亟待家校合力

破解「花式探分」亟待家校合力

近日,一場叫人哭笑不得的「諜戰劇」在杭州的部分小學家長和老師之間上演。事情的起因是期末考之後,老師按照學校規定,無法向家長透露具體的考試分數,只能告知孩子的學業等級。但不少心急如焚的家長,擔心孩子應試能力不足,想利用暑期「彎道超車」,便拐彎抹角地選擇「QQ套話」「私信聊天」等方式,比如「上95分了嗎,進班級前10了嗎」,探尋孩子的大體分數範圍。少數極端的,還會在社交媒體上反覆「呼叫」老師,以期望得到滿意的回應。而面對「花式探分」的家長,教師一方面疲於招架,另一方面還得守住底線,不能因疏忽大意而「泄密」。

眾所周知,小學實行的等級評定製度,本就是淡化「唯分數論」的不良導向,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心理負擔,促進學校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這一初衷,完全建立於小學義務教育的價值定位和職能要求上,其所面對的教育對象,正是個人成長中興趣激發、習慣養成、心智建立的重要階段。基於對孩子終身負責的立場,我們不應該,也無法用簡單的結果評價、線性思維,來過早框定甚至決定他們的成長方向和高度。每一個從事小學教育的人都應清楚,今天教室里懵懂呆萌的孩子,明天可能就是這個國家的棟樑翹楚。因此,實施素質型、階段性的過程評價,用彈性的等級制替代傳統的分數本位,是現代教育精神的必然要求。事關一個學期的學業評價,家長的重視心理可以諒解,但學校若以家長會、公開信、社交媒體等方式,並藉助家長委員會的力量,說清實施「等級制」的道理,就可預留足夠的宣傳空間和溝通餘地。那麼所謂的「花式探分」,可能就不再上演了。

學校還可以藉助社會力量尋求家長的積極配合,如開展社區代表座談會、校園開放日等,尋求積極的社會輿論,營造良好的互信互商機制,及時消除家長的緊張心理和盲從舉動。

就教師或班主任個人來說,積極回應家長的懇切要求,自然是分內之事,但更需要做的,是幫助家長萌發「去分數化」的意識,引導他們認識到小學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意義,不是做學霸、擠名校、圖虛榮,而是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優良的品質。

小學教育評價之間的家校矛盾,本質上是雙方的「預期半徑」和「預期方式」上出現了錯位。但由於絕大多數的家長不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他們更多地習慣於直覺判斷和現實需求,有時還帶有攀比、從眾的心理,因此這種價值選擇上的落差可能會長期存在。實事求是地看,杭州的「花式探分」並非孤例,全國各地有著相同的文化土壤和潛在市場。解決的根本途徑,在於推動社會層面的價值轉型,改變舊有的保守觀念,形成全民對教育倫理、教育常識的基本共識。這必將是個相對漫長的過程,而從目前看,學校和教師則需要發揮主動性,用更為智慧和切實的努力,去點燃家長心中的「星星之火」。

(作者系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中學教師)

《中國教育報》2019年07月02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把好教師關口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為了特殊兒童贏得未來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