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如何走出低谷,不是靠心靈雞湯,而是你強大的復原力
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生活中,有時儘管困難重重時刻已經過去,但是我們很難對過去釋懷,我們依然會滿懷怨恨錯誤了我們的人,對不公平的事也會耿耿於懷。
我們甚至會反覆糾結自己所犯的錯,而如何走出低谷,其實你最需要的是復原力,復原力才能幫助你走出低谷,走向更好的未來。
如何擁有強大的復原力,最根本的或許就是學會用這三個認知,重新塑造自己的思維,你的內心就會變得更為強大。
一、重新評估你的現狀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處於信息不完整的狀態,這意味著我們對過去事情並不一定完全足夠了解,包括對我們自身的挫折與煩惱。
而要走出挫折,我們需要重新修復與評估整個事情的發生。重新評估設計的是我們對觀察到的事物探索與解釋,這個前提是承認當時我們可能的見識與認知有限,無法看到全局。
心理學家發現,這個方法是能夠提升我們情緒復原力最強大的武器。因為這個方法能夠讓我們重新認識那些挫折與不如意的事情。
我們重新評估某次困難的經歷,我們可以重新換個角度進行解讀。比如我們看到女人在教堂外面哭泣,許多人潛意識會認為這個女人發生了很可悲的事情,但是或許也有可能是女人結婚,喜極而泣。
在一件事發生的時候,我們需要用更為立體的眼光與角度來進行新的詮釋,我們就能夠重新認識事情對我們發生的意義。
如何評估我們的現狀,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審視事情的意義:
1、盡量客觀描述事實,而非我們情緒主觀的評價與判斷
比如我們做一個項目,沒有成功,我們需要找到原因是什麼。而不是輕易否定自己我不行,更不能從此就跌倒了再也爬不起來。
用客觀的事實能幫助我們全力以赴探索事實的真相是什麼,這是我們重新審視事情最重要的意義,只有找到事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我們才不會急於否定自己,而是擁有更深層次的思維。
2、重新審視自我的假設
每個事情遇到困難與發生挫折,都與我們內在的假設有關。比如你在這個事情上失敗了,到底是時機不對,資金不夠,亦或是自我判斷失誤,一旦我們弄清楚了某個環節,我們就能夠重新修正自我認知,從而更好邁向真理。
3、重新找到新的解決方案
既然我們發現問題出現在自我的假設上,那麼我們就可以擁有新的假設去解決這個問題。正如愛迪生曾經被問及在發明電燈泡的時候,失敗了那麼多次,為何還要堅持?而愛迪生回答,我只是嘗試了不適合的材料,這並不意味著我失敗,而我淘汰越多,證明我們就離真理越近。
事實上,面對挫折我們也需要如此,我們需要重新假設,重新探索,找到自我失敗的價值,或許人生就會迎來下一次轉機。
二、適當的時候,懂得放棄
當我們面對挫折的時候,有時讓我們難以放下的是沉沒成本。我曾經接受一個學員的諮詢,他憂心忡忡地講述自己和幾個朋友經營一家公司,有兩個店子盈利,有一個沒有盈利。
面對這個沒有盈利的公司,他投入了很多,但是還是毫無起色,本來他想再堅持一年放棄,後來實在虧損太多,還是選擇了放棄。
心理學上有一個沉沒成本,面對自我失敗的事情,我們不願意放棄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投入了許多,所以難免會糾結,會困惑,不知道該如何做。
而要想知道是否這個事情依然值得我們投入,可以把這個事情當做從頭開始,就當所有過往的事件和成本都已經全部抹去了。
重新給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一個決定,此刻需要詢問這二個核心問題
1、接下來的投入時間,精力或資金以及未來會有什麼收穫,以及成本和收益是什麼情況;
2、如果你從當前情況離開後,這個事情的價值到底有多大?
其實這兩個角度都是告訴你,選擇向前看,能幫助我們更清晰管理自己的沉沒成本,更不會讓我們沉迷過去的投入而無法做好當下的決策。
三、專註解決問題,能更好走出過於的負面情緒
困難其實並不可怕,可怕對於困難,我們內心的懼怕,比如我們遇到挫折後,我們內心會認為自己能力不行,這種限制性的語言對我們困境根本沒有任何幫助。
而我們要想走出過去的困境,或許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解決問題,不要讓自己長時間處於一種負面情緒,這種負面情緒久了會消耗我們的精氣神與志氣,更會讓我們一直逃避問題,而不敢於面對。
當糟糕的事情已經發生的時候,我們必須接受這個狀態,事情已經就是這個樣子了。我們不能再一直抱怨下去,這一句簡單的話提醒我們必須學會為這個糟糕的狀態做些什麼。
第一:我們能從這次困境與挫折中學到什麼?反思與自省能幫助我們從困境中走出來,並意識到這是我們提升自我與改進自我最好的機會。
第二:我們的目標是什麼,目前我們要走出最適當的第一步是什麼?如何改變這樣的現狀,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是我們走出困境的根本。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困境就在那裡,如果你不積極行動,它永遠都將是你的攔路虎,只要勇敢的面對它,解決它,你的人生才會迎來新的轉機。
今日話題:你覺得如何走出自己的困境?歡迎探討與交流
唐若簡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願和你成為最好的自己。
※心理學:一個人要想成功,不是依靠聰明才智,而是堅持這三個策略
※心理學:快樂來源你的思維,擁有這三種認知,你會越來越快樂
TAG:唐若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