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如何在面試中回答「你的缺點是什麼」?
在應聘工作的時候,面試官總是喜歡讓候選人說說自己的優缺點。
優點還好說,但缺點怎麼說都感覺會被下套。說得輕了讓人覺得不夠誠懇,說得重了又讓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
本來就緊張,還讓自己做負面的評價,可真是費了老大勁了。如果先前沒有做好準備,分分鐘都要卡殼。
那麼,面對這個問題時,你該如何順利應答呢?
這恐怕是面試者遇到最刁鑽的面試題了。
如果按照網上標準化的答案,「完美主義」一說出口,但凡有點經驗的面試官都要呵呵噠了。
什麼,你說你很完美主義?對不起,完美主義被用爛了,麻煩您再換個缺點吧。
要不咱實話實說,掏心窩子地把缺點全數落一遍?這......你也太豁得出去了吧......
此時此刻,候選人正面臨著一個悖論:既不能全說真話,又不能說假話。
這就相當的尷尬了,究竟面試官想得到什麼答案呢?
只要是參加過面試的人,肯定都被問過這類似的問題。作為一道例行的面試題,它一方面考察候選人窘境下的心理素質,另一方面看看候選人的自我認知水平。
但......就算知道了,這似乎也並沒有什麼卵用。作為面試者,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有哪些該注意的,具體該怎樣回答呢?
避免被貼標籤
無論如何回答,是缺點就難免會存在負面的成分。我們所能做的,應該是努力降低對方對你 「這個缺點」的負面印象,貼上消極的標籤。
盡量真誠、真實
如何才能讓自己的描述更加真實?
無論專家給出幾套答案,很快就會被用爛。與其死板地背答案,不如靈活地運用方法與技巧來機智應答。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沙拉醬心地為大家總結了這樣一套方法論,相信在仔細考量後,你也能沉澱出自己的套路。
方法一:故事敘述,拉近心理距離
先舉個栗子鋪墊一下。
如果一個不相識的人打架傷了人,你會忽略他的行為背景和動機,認為這人肯定是有暴力傾向。
如果是你兒子打傷人,你會認為肯定是別人先欺負你兒子,他是被逼無奈才出手傷人的。
為什麼都是打架這件事,你會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學的一個概念:解釋水平。解釋水平理論認為,人們對事件的解釋,會隨著對事件的心理距離(時間、空間、社會距離、真實性)的知覺而發生改變,進而影響人們的判斷與決策。
比如「搬家」,發生在未來遠期、地理位置偏遠、主人公與自己社會距離疏遠或事件不太可能發生時,這種時間距離、空間距離、人際距離和頻率較低的情況,會增加個體與認知客體之間的心理距離,啟用高水平解釋,使人們更傾向於對事件進行抽象的表述。
闡述從事這項活動的意義(如:開始新的生活), 而不是具體描述方法和動作(如:打包行李和搬運等具體情境,就是低水平解釋)。
在社會認知研究中,Rim, Uleman 和 Trope (2009) 指出,在高解釋水平操縱下的被試對於事件的表徵會更為抽象。因而在事件中更容易對他人的人格特質做出推論,加快對他人印象的形成,尤其會誘發人們形成刻板印象。
基於以上的原理,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思路:
1、不要用一個抽象的詞先概括自己的缺點,以避免啟動面試官的高水平解釋,使他迅速給你貼上負面的標籤。
2、盡量把這個缺點放到一個有豐富情境細節的故事裡,進行低水平解釋的敘述。
當情境細節(時間、任務背景、壓力與困難等等)較多時,面試官會結合情境進行低水平解釋,也就是說他們會綜合考慮當時的情境和環境因素。
這時,無論你的行為是否合適,他們都會從心裡去理解你,不會對你做出過於否定的判斷而形成刻板印象。
採取這種低水平解釋策略,可以有效保證「即便你回答的缺點真的會讓人有點討厭,也不至於較大地影響到你的面試結果。」
那麼,如何能回答一個不讓人討厭的缺點?既要保證回答的真實性,同時又不完全暴露自己的缺點?
方法二:辯證分析,不把話說滿
學過心理學的小盆友都知道,個性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但如果個性過於極端,就會顯得異乎常人,這多少算個缺點。而這個「過於……但又不至於過分」的臨界點,就是你回答的要點所在。
所以,小紅拖拉機給到大家的策略是:你先找一個自己的優點,試著把它包裝成「過於……但又不至於過分」的臨界點來描述。
計劃性
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提前規劃好,我也會按照自己的項目日程開展工作,這樣的工作方式讓我做事情的時候很有信心,而不會有焦慮感。
(開始說缺點了:)但是如果一個任務的目標過於模糊,或者我的項目團隊其他成員過於缺乏計劃性,也會讓我受不了。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所以我的一些沒有計劃性的朋友常常說我是活在日曆上的人,我的男/女朋友也會覺得有時候我過於苛求,有時候這也給我帶來很多煩惱,比如出行計劃的安排他們往往覺得我安排的過細和缺乏彈性。
利他行為,俗稱助人為樂
我這人最大的優點是助人為樂,所以我們部門評選優秀員工,每年都有我的份。
(開始說缺點了:)但是,我也有自己的苦惱。有時候自己的工作尚未完成,別人來求助,看見別人急需幫忙的情境,我就忍不住放下手中的工作去幫助別人。有時候也導致自己的工作無法按時完成,可我還是無法拒絕別人的求助,只有這樣做了我心裡才會舒服。
認知需求
我是個認知需要比較高的人,遇事總愛問為什麼,或者自己上知乎搜答案了解問題的根本。
(開始說缺點了:)所以有時候事情交給我,我總是會問好多問題。或者不明白的時候,我總要在搞清楚問題的原理機制後才開始行動,雖然這樣讓自己掌握了更系統的知識,但是有時候會略顯行動力不足。
成就動機
個人感覺我的成就動機是比較高的,讓我總有衝動去調整更高的挑戰與目標。當領導交給我一份工作,我都儘力去完成。
(開始說缺點了:)無論因為組織內部如流程、授權的原因,還是個人的能力原因,一旦沒能解決問題,我就會很沮喪和不開心,感覺很受挫。很羨慕那些在工作中無論遇到什麼挫敗感,總能保持心如止水的人,我希望自己努力掌握心理自我調適的能力。(這裡要說的適度,不要太過)
條理性
我工作需要很清晰的思路,經常也會把自己的工位整理的乾乾淨淨,電腦中的文件都編上的號碼整理的,井井有條。
(開始說缺點了:)有時候別人會說,昨天某某經理路過咱們辦公室說這是哪個女孩子的工位啊這麼整潔,大家都笑了。很尷尬的是,有人懷疑我的性取向,這個我真是囧啊......
認真細緻
我做事比較細心,考慮東西會很周全,在部門裡同時還擔任了質量管理員、**** 等職責。
(開始說缺點了:)但是,總會覺得自己缺乏大局觀,宏觀視野和戰略思維略顯不足,有時候看一些問題不能站在公司和的高度。(當然,這是你面對一個非管理職位的時候可以回答的一個題目,因為基層的工作往往不太需要特彆強的戰略思維和宏觀意識。)
這麼一想,其實還有一筐的栗子可以拿來舉。
總之呢,這個問題要通過講故事的方式來敘述,而敘述的主題(也就是這個缺點)肯定是一個優。但是,如果優點優得比較過分,也給你帶來了困擾。
只要掌握了整體的回答思路,這個問題就能輕鬆搞定。
真實自我曝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埃利奧特通過演講的實驗發現了犯錯誤效應:
「那些才能出眾而犯過小錯誤的人更有吸引力,才能出眾但未犯過錯誤的排名其次。」
所以如果你真的前半部分面試的非常不錯,感覺面試官兩眼放光的看著你,那麼曝光一些自己的小缺點,也未嘗不是拉近距離增加好感的好方法。
這些小缺點,最好是不影響日常工作,諸如內心調適能力差等關乎自己卻不會影響他人的一些特點。
比如回答說害怕上司,在上司面前容易緊張。這個回答並不失好印象,人人都有缺點,只要無傷大雅。而且這個回答有個好處,讓人覺得你會服從指揮,至少可以做個乖乖的好員工。(本條回答由知友@胭脂 Ro.J 提供)
還可以說,害怕公眾場合發言。雖然現在能和面試官談的非常開心,日常工作環境中也一點問題沒有,但是到大會發言時就不行了,手心冒汗,聲音顫抖。(管理崗位一定不要說這個缺點)
這裡曝光的缺點,要真實和無傷大雅,一般情況下都不太會影響最終面試成績。
切記一點:描述內容不要前後不一或是與事實不符,否則前面專業部分的回答也會被懷疑。
THE END
文章轉自找飯,作者小紅拖拉機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30天改變人生!2019年第4期肌骨康復0基礎集訓營即將開營
※康復醫療的共性原則,換個角度也是保健養身的原則
TAG:康復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