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骨頭、拍馬屁:原來你還是這樣的韓愈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轉載請聯繫授權
824年12月25日,
長安,「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
因過量服食硫磺而死。
吃硫磺幹什麼?壯陽。
韓夫子好色,
妻妾成群,滿朝皆知。
為了縱情享受,
韓愈大量食用以硫磺為主要成份的丹藥。
但硫磺有毒,為了減緩毒性,
韓愈就囑咐廚師將硫磺研成末喂公雞,
喂足千日後再吃雞肉。
為了保留藥效,
在這一千天里,
要看住了公雞,
不准它交配。
據說,這種吃法的效果相當不錯,
韓愈也得意地把自己這項發明命名為「火靈庫」。
在「火靈庫」的幫助下,
韓愈變本加厲,縱慾無度。
以至於還沒到四十歲,
就已經牙齒搖落,
兩隻眼睛白茫茫的看不清東西;
五十幾歲,
就燈枯油盡,
一命嗚呼了。
正史中,對韓愈的這個死因是避而不談的。
大概是因為他的死,
不符合儒家對「聖人」的要求。
確實,韓愈自幼就是以儒家聖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
他的文章,氣勢雄奇,
充滿浩然正氣,
是初中語文課本必選篇目,
文名甚至列於蘇軾之前。
公元768年,
李白逝世後的第六年,
新一代文壇盟主韓愈出世。
但這個奇才的出生,
並沒有給家裡帶來什麼好運。
相反,他出生才一個多月,
母親就去世了,三歲時,
父親也走了。
死了雙親的韓愈只能投靠堂兄,
但堂兄也在韓愈十幾歲時就遭貶官抑鬱而死。
好在堂兄留下了一個堅毅果敢的堂嫂。
在寡嫂的照料下,
韓愈才終於長大成人。
韓愈自小天分奇高,
七歲就能「日記千百言」,
十三歲就出口成章。
那時的唐王朝,
剛剛從安史之亂中苟活下來,
整個國家支離破碎,民生凋敝。
「我年十八九,壯志起胸中。」
生在亂世,窮困潦倒,
絲毫不影響十八九歲的韓愈胸中豪氣萬丈。
書讀得多,
不一定就會考試。
韓愈胸有萬卷書,
考了十年,也蹉跎了十年,
沒有撈到一官半職。
當時虛華的駢文盛行,
學子作文章,
只求用詞華美,
對偶工整,用典豐富。
至於文章的實質內容,
反而在其次,
更別說寫出什麼經世致用的道理了。
從小就熟讀儒家經典,
胸有救國之志的韓愈不能容忍。
在三次進士考試中,
他都堅持寫經世致用的「古文」,
拒絕綺麗好看的「駢文」。
當然,每一次都落榜了。
直到第四次,
韓愈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個伯樂——主考官陸贄,
才考中進士。
這是他孜孜不倦考了六年的結果。
唐代的進士並不能直接當官。
要當官還是要經過吏部的博學鴻詞科考試。
這一考,又是四年過去了,
韓愈每一次都名落孫山。
從19歲考到29歲,
當年那個懷揣報國大志的白馬少年,
已經到了「飢不得食,寒不得衣」的窘境,
被生計逼得不得不去跑關係了。
他一連寫了兩封信給當朝宰相,
都石沉大海。
第三次,他直接帶著信跑到宰相府門外,
直接被守衛當乞丐趕走了。
「蹉跎顏遂低,催著氣愈下」,
屈辱和貧困折磨著驕傲的韓愈。
他心灰意冷,
捲鋪蓋回老家了。
在離開長安的路上,
韓愈遇到了一個人,
他手上提著兩隻要進貢給皇帝的小鳥,
大聲呵斥著路人迴避。
而路人不僅恭敬地退到兩旁,
甚至不敢直視。
自己滿腹詩書,
竟然比不上兩隻鳥。
讀書萬卷,
不頂個鳥用 !
現實沉重打擊了韓愈。
二十九歲的韓愈,
因為受到郡守董晉的賞識,
進董家做了一個幕僚。
寄人籬下,溫飽而已。
還好,一切苦難都是文人創作的溫床。
正是在這個時期,
韓愈寫下了諸如《與孟東野書》、
《師說》、《馬說》等石破天驚的名篇:
「世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千里馬長有,而伯樂不長有。」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些名句在初中課本里隨處可見,
膾炙人口。
但也是在這段時間,
韓愈開始對權貴的生活有了深刻的體味。
昔日一起寒窗苦讀的好友,
現在都已經官場得意。
強烈的對比刺激著韓愈的神經。
韓愈看到,做官除了可以建功立業,
還可以給家人好生活,
還可以聲色犬馬。
韓愈變了!
他認清了現實:
要當上官,絕對不能傻傻的靠埋頭讀書,
當官要用功,
但功夫都在考試之外。
晚年的韓愈,
就曾寫詩這樣告訴孩子:
「開門問誰來,無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
「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鈞樞。」
「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鋤。」
明明白白告訴子孫們:
能不能考取功名,
關鍵在於你會不會巴結權貴,
判斷權貴的辦法很簡單,
看他們的穿戴;
交友,要交對你有用的,
那些對仕途無用的人,
就不需要過多來往了;
不與權貴交接,
一輩子就只能做個可憐巴巴的農夫。
但他可能忘了,
他曾經在給自己的學生李翊的信中對這種風氣大肆抨擊:
「將蘄(qí)至於古之立言者,
則無望其速成,
無誘於勢利,
養其根而俟其實,
加其膏而希其光。
根之茂者其實遂,
膏之沃者其光曄。
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
我們很難說明白,
韓愈的這種適應現實的變化,
到底是他進步了,
還是社會退步了?
如果說窮困是老天考驗一個人的手段,
富貴也是。
韓愈的上半生,一直掙扎在貧困中,
直到三十五歲才終於被吏部選上了,
算是熬出頭了。
隨後,仕途通達,
直到成了天子近臣。
唐憲宗,算得是中唐的一代英主。
十餘年的勵精圖治,
讓安史之亂後風雨飄搖的唐朝迴光返照,
史稱「元和中興」。
但唐憲宗和所有君王一樣,
對長生不老的追求不遺餘力。
在宦官杜英奇的唆使下,
唐憲宗不惜勞民傷財,
迎接法門寺的佛指骨。
為了顯示他的虔誠,
他下令全城的僧尼都要到城門口去迎接。
佛骨入京後,
先在王宮供奉三天,
再輾轉各佛寺讓百官和百姓膜拜。
長安城內頓時烏煙瘴氣。
有人傾家蕩產獻予佛門,
有人焚頂燒指,
斷臂挖肉來供奉佛祖。
韓愈看不下去了。
他上書唐憲宗:
「在佛法傳入中國前,
三皇五帝不懂禮佛,
但他們都在位近百年,
天下大治。
而漢明帝引進佛法,
做了十八年皇帝就死了;
梁武帝最好佛,
一生出家三次,
但他僅在位四十八年,
最後慘死。
所謂佛骨不過是人死後污穢的朽骨,
陛下卻這樣奉為神明,
臣為你感到羞恥!」
天子雷霆震怒:
「韓愈居然說東漢以後,
奉侍佛教的皇帝都是短命的,
這不是在詛咒朕嗎?
韓愈作為人臣,
竟然狂妄到這個程度,
怎麼能赦免呢?朕必殺之而後快!」
好在有權臣裴度為韓愈苦苦求情,
而唐憲宗也還殘留著惜才之心,
韓愈才得免一死,
遠貶潮州。
潮州當時還是荒蠻的邊境,
是專門用來貶謫罪臣的地方。
韓愈雖然極不情願,
但他卻在短短只有八個月的任期里,
把個潮州治理得政通人和。
自古以來多的是被貶潮州的名臣,
但對當地人來說,
這些官老爺不過是過眼雲煙,
但韓愈走後,
當地百姓把一座山改叫韓山,
把一條江稱為韓江,
用來紀念他。
他在潮州人的心中,
與山水一樣不朽。
貧窮就像一副枷鎖,
它會讓人像動物一樣被原始的慾望折磨,
讓他在權力和財富面前卑躬屈膝。
韓愈就是帶著這個枷鎖的人。
他窮怕了。
他用畢生的精力去追求功名利祿,
即使寫肉麻的拍馬屁文章,
也不介意。
元和九年,
動蕩三十多年的淮西再起爭端。
百官畏畏縮縮:
「陛下,這場戰太耗錢了,
還未必有勝算,
連年戰事已經是民困兵疲,
不如先由他去。」
只有韓愈站出來了
「陛下,臣請求將那些主張和談的人問罪!
淮西連著山東河北,
關乎大局,
若讓三股叛軍合流,
後果不堪設想,
中興大業,在此一舉!
臣願請戰!」
韓愈的話正合唐憲宗的意:
「好!那朕就任你為行軍司馬,
隨裴相出征!
待爾等凱旋,
朕必出城相迎!」
三年後,淮西傳來捷報,
功臣韓愈隨裴度回到長安,
韓愈奉命撰寫平定淮西的碑文。
識相的韓愈,
自覺地將所有功勞都歸給宰相裴度和大將韓弘,
但對立下首功的李愬卻一筆帶過。
作為回報,
韓弘送給韓愈在今天約合20萬人民幣的絲綢作為潤筆費,
而在後來佛骨事件中,
也正是因為有了裴度力保,
韓愈才得免一死。
一篇碑文,名利雙收,
不得不說韓愈真是詳略得當,
妙筆生花。
後來雖然因直言進諫,
觸犯龍威,被貶潮州。
但韓愈馬上就認清了形勢,
人還未到潮州,
就開始上表給皇帝承認錯誤,
反覆陳述自己的可憐境遇,
同時把唐憲宗說成是千古難逢的明君,
現在的大唐是「千載一時不可逢之嘉會」。
據說唐憲宗收到韓愈的奏表後非常受用,
馬上就想原諒他,
只是後來因為朝中有大臣從中作梗,
才未能成行。
晚年的韓愈,
為了維持在京的奢靡生活,
韓愈還專門替人寫墓志銘,
且收費奇高,
一篇文章的稿費相當於他八個月的俸祿。
拿人錢財,就要說人好話。
好話說多了,
就難免有違心之論。
比如他曾在《衢州徐偃王廟碑》里寫下:
「偃王誕當國,益除去刑爭末事,
凡所以君國子民待四方諸侯,出於仁義。」
文中的主人公,
是意圖割據一方的奸臣徐偃。
但韓愈為了潤筆費,
不惜違心地把他的野心稱為出於仁義。
一天,韓愈又在書房中寫著他的馬屁文。
僕人突然來報:
門客劉叉不辭而別,
還順帶偷走了韓府的很多錢財,
並且留下了一張紙條:
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與劉君為壽。
意思就是,你這些錢都是拍死人的馬屁得到的,
不光彩,不如就送給劉某當壽禮吧。
清代大思想家顧炎武這樣評價韓愈:
「韓文公如果不寫這些阿諛奉承的墓志銘,
那他真是文化界的泰山北鬥了。」
《舊唐書》上評韓愈性情尖銳多變,
與人交往總是變換立場
「性明銳,不詭隨。
與人交,終始不少變」。
朱熹更是怒斥韓愈:
「只是要做好文章令人稱賞而已」,
「全無要學古人的意思」。
書中自有千鍾粟,
書中自有黃金屋;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
這幾乎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宿命,
誰能例外呢?朱熹也不能。
人,只要還活在這個世俗的世界裡,
就難免掙扎於卑瑣與聖賢之間。
不同的是,
有的人在被現實反覆蹂躪之後,
最後只剩下了卑怯與猥瑣,
有的人還剩了那麼些希望和光明。
這是人性,也是現實。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於國館(guoguan5000)。國館:最中國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鍊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國館新書《圖說二十四節氣》正火熱銷售中。
-------------------
TAG:古詩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