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大慧宗杲開悟偈

大慧宗杲開悟偈

桶地脫時大地闊,

命要斷處碧潭清。

好將一點紅爐雪,

散作人間照夜燈。

——宋大慧宗杲禪師

大慧宗杲禪師,是南宋臨濟宗盛極一時的大師。他三十七歲時謁圜悟克勤禪師而大悟,嗣法分座,門下氣象崢嶸,成就許多穎異的法器,是一位自覺覺他的一代宗師。

《禪宗雜毒海》卷二(參學比丘釋法宏、釋道謙編集)記載當時的盛況說:「握室中竹蓖(竹器,下端劈成條狀,擊物發巨響,作用應如香板,以警醒、勘驗習禪之人),以驗學者,名振叢林,譽聞京師。」「雲衲盈千(參學的雲水僧超過千人),皆諸方角立之士(角頭崢嶸、卓然獨立的禪人),宗風大振,道法熾盛,冠絕古今,世人稱為臨濟再興。」

由以上兩段記載,我們知道這位俱足涅盤智與覺他方便的禪師,境界如何殊勝,令人興起無限嚮往。

前面所引的這首《贈別》詩,就是大慧宗杲禪師開悟後,那種氣象萬千的境界展現。

【桶底脫時大地闊,命根斷處碧潭清。】

此偈是指生命桎梏一脫,那種豁然開朗、暢快淋漓的感覺。悟境詩比較難在字面上求解,也要避免死在字面上,比較適合以內在體驗相印證,用心直觀。就好比武俠小說中的高手,是隔空交峰,點到為止,境界如何,自是瞭然於心;至於那些拳打腳踢,虎虎有聲的比劃,都算等而下之了。

如果勉強求解,可以簡單地說:開悟,就像水桶桶底忽然脫落,心靈的根本束縛解脫了,啪!水潑灑在大地上,才頓時體悟大地的如此遼闊;水綿密地滲入地心,化入泥土,才深細了解心與萬物冥合,宇宙萬有都是真如法性的展露。懸涯撒手,大死一番,才能徹底了悟生死大事,才會真正明白新的生命原來如此清凈,皎如碧潭。

這兩句,是祖師境界,如果火候未到,不必強解,可以留待將來洞然明白的一天,並勉勵自己:「大丈夫當如是也。」

好將紅爐一點雪,散作人間照夜燈。】

《贈別》偈句中,最動人的,則是禪師走出涅盤體驗,回到有情人間的悲心一片。「好將紅爐一點雪,散作人間照夜燈」,清涼智慧就如火爐上的一點白雪,在怨憎會、愛別離的熱惱世界,顯得那樣單薄,那樣微弱;但我還是願意竭盡心力奉獻,把自己體悟到的一點心得,分離有情人間,成為照破無明暗夜,指引生命出路的一盞光明燈——這是大慧宗杲禪師的溫厚心意,也是所有禪師共有的悲願。

禪師,就是這種智慧的傻瓜,在無事心地作有情人,在火爐般的紅塵做一點清涼的白雪,化淚,也在所不惜。

宗杲(1089—1163年)南宋僧人。俗姓奚,號妙喜。宣州寧國(今屬安徽省)人。十二歲即投慧雲院出家,十七歲受具足戒。

他先後投師學法,未見長進。後準備投臨濟宗僧人圓悟克勤。當時圓悟住成都昭覺寺,宗杲猶疑不定,後聽說圓悟奉詔遷住汴京天寧寺,宗杲高興地說:「這不正是上天把這位長者送到我跟前嗎!」於是徑往天寧寺。

有一天正好圓悟與眾僧答問。圓悟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答:「東山水上行。」圓悟說:「天寧即不然,只向他道薰風自南來,殿角生微涼。」宗杲很受啟發。

圓悟說:「也不易,你到這田地,但可惜死了不能活。不疑言句,是為大病,豈不見道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蘇醒,欺君不得,須要信有這些道理。」於是讓宗杲居住在「擇木堂」,充當不專管雜務的侍者,每天都出入於圓悟的禪房。

一天圓悟與客人吃飯時,宗杲不覺也舉起筷子吃起來,但飯菜卻撒了一地。圓悟笑道:「這漢子參黃楊木禪,倒縮了也!」宗杲也說:「如狗舔熱油鐺。吃不著卻燙壞了嘴。」

後來圓悟與客談起「有句無句,如藤依樹』的事。宗杲便問:「聽說師父當時在五祖面前曾問起這句話,不知五祖說了些什麼。」

圓悟笑而不答。宗杲說:「當年師父既然在大庭廣眾間發問,現在當著眾人說說又有什麼關係呢?」圓悟不得已地說:「我問五祖,『有句無句,如藤依樹』到底什麼含意?」五祖說;「描也描不成,畫也畫不就。」又問:「樹倒藤枯時又怎樣呢?」答:「相隨來也。」宗杲當下釋然大悟。

圓悟遂將所著《臨濟正宗記》交付與他,不久圓悟返蜀,宗杲不願拋頭露面,沒有隨師父前往,而蓋間草房居住。

紹興七年(1137年)住徑山。一天,圓悟「遷化」(圓寂)的消息傳來。有兩個僧人就此事對答。一僧問,「遷化向什麼地方去?」一僧答:「東村作驢,西村作馬,」又問:「什麼含意?」答:「要騎便騎,要下便下。若是在徑山則不然,若有僧問圓悟大師遷化向何處,那就說他下到『大阿鼻地獄』;若問這意味著什麼,就回答說他去到該處,餓了啃洋銅,渴了喝鐵汁;問有人救得了他嗎,答無人救得了;問為什麼救不了,答這是他老人家的家常茶飯。」

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年),宗杲因對奸相奏檜不滿而被褫奪衣牒(即開除僧籍)。先充軍至衡州(今湖南省衡陽市),宗杲問心無愧,十分超脫,在此期間集最先師語錄公案為《正法眼藏》六卷。後遷往梅州(今廣東省梅縣)。十五年後遇赦,恢復衣牒。之後再住徑山,因之世稱「徑山宗杲」。

宋孝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賜號「大慧禪師」,翌年八月九日臨終前,弟子請他遺偈,他揮筆疾書,「生也這麼,死也這麼,有偈無偈,是什麼熱!」卒年七十有五。

哈爾濱極樂寺所發布的一切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文章內容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處理。文中內容不代表我寺觀點。分享文的一切功德,皆悉迴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讀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樂法雨 的精彩文章:

靜波法師:誰是主人誰是誰?
安住當下 充實自己

TAG:極樂法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