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沒有空調與電扇的古人如何避暑納涼?慈禧也喝酸梅湯避暑納涼?
現在正值暑期伏天,大家熱的如同在蒸汽籠里一般,無論工作與生活,都願意呆在涼爽的空調房子里,或者電扇一直不停的在吹著自己,因為稍不留神,就被熱透了。有時候就突發奇想,古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該是怎麼度過的?
實際上古人對於烈日炎炎的夏天也有著諸多的你想都想不到的鮮招來避暑納涼。並不比我們現代人笨的啊。
總結起來,按照衣食住行等方面分析總結概括的話,古人避暑納涼的招數大致有以下幾種:
首先,就是服裝,我們都知道,服裝在我們日常的避暑方面有著十分明顯直接的作用。古人發現,越是穿薄且光滑的衣物越是涼快,因此絲綢就發現了,並用來製作衣服,但是,由於絲綢加之昂貴,用的人不多,只有富人或者做官者才能穿得起的。一般階層的人還是穿不起的。
其次,就是吃的方面,在這個方面,古人的聰明就十分凸顯了,舉一個例子,那就是古人在很早的時候就發明了所謂的冰箱一樣的儲存食物的工具。那就是凌陰。什麼是凌陰呢。《詩·豳風·七月》:"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 毛傳:"凌陰,冰室也。"實際上也就是藏冰的冰室,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秦雍城遺址上發現了春秋時期秦國的凌陰一處,能藏冰190立方米之多。
凌陰至明清時期稱為冰窯,隋唐時期多鑿深井藏冰,所以當時又稱之為冰井。 清 富察敦崇在《燕京歲時記·打冰》記載:" 周成王命凌人掌冰,歲十二月,敕令斬冰納於凌陰。凌陰者,今之冰窖也。"在冬天取冰放入地窖中存儲,夏天將食物等放入窖中保鮮。
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戰國銅冰鑒,實際上也是現代冰箱的原始形態。一般而言,官府在頭年冬天大量貯藏天然冰雪於冰窖中,第二年夏天到來時,便從冰窖中取出冰塊或者白雪,擺放在居室當中就成了「冰盤」,冰雪在融化時不斷散發涼氣,其製冷效果絲毫不遜色於今天的空調,而且不消耗能源,不污染環境。到明清時期,這種用冰塊避暑的方式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每到盛夏時,官民都會大量用冰:「取一桶冰,鑿孔置於地,涼風滿屋。」可以看到古人是多麼聰明吧?
古人除了有冰箱之類的儲存食物的工具之外,還有納涼之類的冷飲食物,據《楚辭·招魂》記載:「挫橫凍飲,酹清涼些」,因為冰鎮過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實際上古人還說很會享受暑期的納涼冷飲的。當然也反映了當時冷飲製作的水平非常高。
冷飲在宋代發展得很快,這是因為宋代的商品經濟非常發達,人們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此時的冷飲的種類繁多,自然大街上就出現了冷飲專賣店。對此,著名詩人楊萬里曾有詩描述的比較形象:「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足見冷飲在宋代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消費行為。
這個時候的冷飲品類還是比較多的。例如冰酪就是把果汁、牛奶、藥茶、冰塊等混合調製成冰凍的飲品。宋代詩人楊萬里很喜歡冰酪,曾經寫了一首詩來描述冰酪的舒服:「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 不過當時最受大眾青睞的可能就是「酸梅湯」了,實際上直到今天,酸梅冷飲都是全國各地每年夏天流行的最佳飲品。據清末《道咸以來朝野雜記》裡邊的記載,酸梅湯是京城市民最歡迎的冷飲:「北京夏季涼飲,以酸梅湯為佳品。系以烏梅和冰糖水熬成,外用冰圍之,久而自涼,不傷人,且祛暑也。」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紅樓夢》里得到很多的印證。因為《紅樓夢》里的酸梅湯、玫瑰露、木樨露、涼茶等諸多關於冷飲的描寫可謂舉不勝舉。實際上今天又何嘗不是這麼多呢?
實際上除了上述的吃之外,清朝北京地區還有人選擇蘇葉、藿葉、甘草等中草藥進行避暑,不過全國各地的中藥避暑還是有所不同,這主要與地域差別有關,例如,江南蘇州人過三伏天則喜歡喝涼茶、涼湯,吃涼粉等清熱爽口的食物。
說到這裡,我們說說慈禧太后是怎麼避暑的。清朝宮裡頭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餞、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把新采上來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裡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鎮了吃。把青胡桃砸開,把裡頭的帶澀的一層嫩皮剝去,澆上葡萄汁,冰鎮了吃。"由此可見清宮夏季用冰之一斑。
另據慈禧的侄孫、曾於1900年隨從護衛慈禧為躲避八國聯軍逃到西安的葉赫那拉?岳超寫於1962年的回憶文章《庚子——辛丑隨鑾紀實》說:「辛丑在陝度夏,慈禧要吃冰鎮酸梅湯,關中天氣溫熱,向無存冰,御膳房計無所出。有當地人建議,謂距長安城西南百餘里之太白山,山中有一岩洞,深邃陰涼,內有千年不化之冰。因命地方官每日派人赴太白山運冰,供御膳房用。」
最後的一種境界就是人為的心理境界了。古人懂得「涼由心生」的哲理,很多文人雅士都追求一種超然脫俗的避暑氛圍,以達到「心靜自然涼」的境界。唐代白居易有《消暑》詩句描述了心靜自然涼的情況:「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另有一位偉大詩人王維為了消暑,抱著古琴走進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而彈樂而忘返,給後人留下了百讀不厭的《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宋代楊萬里的《夏夜追涼》詩句可能最為直接描述了心靜自然涼的心理作用:「夜熱依然年熱同,開窗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寫出了怡然自樂的夏日避暑納涼之景,讀來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實際上上述這些古人「心靜自然涼」的修為和境界,我們現代大多數人難以達到。我們更多的還是拿著扇子,對著電扇,或者鑽在空調房子里,用這種現代方式進行避暑納涼。
參考資料:《詩經》,《楚辭》,《燕京歲時記·打冰》
譚論古今,讓歷史告訴未來照亮人生。
※凌遲在中國被徹底廢除是因他一句話,可惜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他
※朱丹溪40歲棄科舉一心從醫終成金元四大家之一,日本成立丹溪學社
TAG:譚論古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