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智加工業設計CEO熊偉:站在未來高度看設計

智加工業設計CEO熊偉:站在未來高度看設計

前沿科技打破邊界,與工業設計探索融合生長,理性與感性的水乳交融,也讓原本「高冷」的科技產品更具溫度。科技設計逐漸糅合科技之真、人文之善、藝術之美,亦已成為未來設計領域的新發展趨勢。

為呈現科技與工業設計的完美結合,前瞻網舉辦了首屆「前瞻科技設計大獎」,邀請國內知名設計公司組成重磅設計評審團,從當下最前沿的科技產品中挖掘工業設計之美,尋求行業融合過程中誕生的商業新藍海。

本期前瞻網將帶領大家走進十大設計評審團之一:深圳智加問道工業設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加),向大家講述智加如何貫徹「設計重塑產業生態」的企業使命,真正將科技與工業設計深度完美融合,設計出兼具未來感和差異化的爆款產品。

自2006年企業創立至今,智加已發展成為一家專註提供整體創新設計服務的國際型集團化創新設計機構,全球據點布及北京、深圳、瀋陽、杭州、武漢、上海、米蘭等核心城市區域化公司,擁有4家垂直化產業設計機構,3家產業創新研究院,同時結合5大戰略平台計劃共同構建出智加生態圈,通過DBI(design brand industry)的理論模型打造出了一套從用戶策略到產品設計、品牌營銷,再到批量生產的客戶360°服務體系。

未來心,未來夢

智加工業設計創始人熊偉畢業於機械設計專業,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龍工集團車間做實習工,入職三個月後順利轉到設計部做助理,這為他後來從事工業設計打下了基礎。

一年後,懷揣著對新未來的夢想,熊偉離開龍工集團轉戰深圳。在深圳的最初兩年,熊偉嘗試在各個崗位的歷練,先後做過產品設計師、PE工程師、QE工程師,還負責過生產線的產品設計改進,潛心改進了燈具、車載氣泵、車載冰箱等多達二十餘種品類的設計。

不安現狀的他,又開始拓展專業手機設計領域,在北京一家工業設計公司做設計管理。歷經多年摸爬滾打,熊偉終於為自己的工業設計事業與理想開闢了新的空間,那就是今天的智加工業設計。

工業設計這條路如何走好得靠自己探索,設計要和經濟與產業發展掛鉤,若沒有經濟與產業的支持,再好的設計理念和想法都是空談。」回憶起剛起步時的智加,熊偉說道。之所以如此感慨,是因為在剛創立智加時,他就遇到過兩次資金鏈上的危機。

智加成立初期,熊偉投入了大量資金去擴大公司規模,但隨之而來的並非是成正比的業務增長,他遇上了事業的瓶頸——手上沒有訂單,也沒有真正固定的客戶。對於一個剛起步的工業設計公司而言,這是致命的打擊。

但是這些沒有打垮熊偉這個湖北人不服輸的爭氣性格和自強不息的精神。總歸是船到橋頭自然直,恰巧,美國Alpha公司找到了他,要求幫忙設計一款「蛋白質檢測儀」。當時這款產品的設計費在國外至少要收三五萬美金,而熊偉為了留住客戶,僅收了一萬美元。

雖然設計經費緊張,智加依然堅持以匠心設計精品。憑藉在工業設計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熊偉很快設計出一款蛋白質檢測儀,產品半年後便在北美市場上市,且銷售表現奇佳。在產品廣受市場好評的同時,智加也成功地留住了這個大客戶。

2008年初,智加又遭遇資金周轉困難,但熊偉總遇峰迴路轉。歸功於第一次設計的圓滿成功,美國Alpha公司解了智加的燃眉之急,一次性支付了17萬元人民幣讓熊偉做第二個項目。熊偉再次牢牢把握住了這次難得的機會,對於Alpha公司的要求,交出了另一份令人滿意的新答卷。

與其說是智加遇到了貴人,不如說是智加用其匠心的設計扭轉了命運的車輪。自那之後,智加持續憑藉用心的設計順利打開國內外市場,訂單飛漲的同時,也讓其成為媒體爭相報道的焦點。

但面對無數的閃光燈,熊偉卻對智加接下來的發展產生了焦慮感和危機感:「難道要一直走傳統工業設計公司的路子嗎?到底什麼樣的產品才能長盛不衰?」

鮮花和掌聲沒有讓熊偉變得驕傲和浮躁,而是讓他開始更冷靜地思考智加的未來。

「說實話從2015年到2017年,我經常有種焦慮感,如果智加一直走老路,在未來是不能長久發展的。」談起那三年的時光,熊偉說道。

熊偉開始淡出公眾的視線,靜心思考企業接下來的發展之路。2017年5月,經過再次調整的智加設計重新出發,這一次,他們要結合產業現狀做有「未來感」的產品!

「每個行業有各自的未來感,未來感更強調的是技術能力。要設計出具有未來感的產品,就要將設計與科技深度融合。」熊偉認為,有「未來感」的產品才是工業設計真正的趨勢。

「好設計 大未來」是智加的品牌slogan,這裡的有兩層意思:一是企業如果想有好的未來就需要擁有好的設計作為支撐,另一個是好的設計需要具備未來高度視野作為核心基礎,才能擁有廣闊的未來發展前景,這些都體現著智加要做「未來感」產品的信念和決心。

以科技勾勒理想溫度

在熊偉看來,未來感的設計,在醫療領域最為重要。當前醫患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患者對醫院、醫療設備和醫生的不信任。而具有未來感設計的產品則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這個問題。

熊偉用公司為東方惠爾設計的G型臂這一案例做了進一步解讀。

東方惠爾作為國內第一家自主研發G型臂廠商,擁有高尖端的技術,但原有醫療產品的銷量並不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打開市場獲得認可。苦尋原因的東方惠爾找到智加,希望讓其幫忙重新對G型臂進行設計和改造。

智加在仔細研究了原有產品後發現,原有產品在視覺上落後於國際主流風格,外觀簡陋,即使作為一款高尖端產品也讓人有廉價、簡陋之感。同時在人機交互上缺乏整體協調性。

為了確保設計出來的產品在醫療G型臂領域的領先地位,智加根據醫療產品的發展趨勢,結合行業尖端技術,融匯最新銳的設計理念和手法,同時根據產品服務於北歐高端市場的定位,為東方惠爾設計出了新一代的G型臂。

相比於原有的G型臂,新一代G型臂在造型上融入仿生概念,營造出有機、親和的感受,並整合原有的複雜結構,外觀採用了北歐地區的簡潔風,使之更加符合消費者喜好。

設計上,新一代G型臂採用了1024*1024 12bit全程影像鏈和第二代CrossXBeam雙平面成像技術,能夠進行實時雙平面成像及雙平面透視功能,使手術定位更加精準,提高了手術安全性且縮短手術時間,從而減少患者出血量和麻醉劑量,降低感染風險和射線累計的輻射劑量。

在技術層面,G型臂通過在屏幕上編輯好的程序,有效控制了射線在患者皮膚內的變化過程。相比傳統儀器「射線進入皮膚逐層遞減」的特點,G型臂射線的傳導方式為U字型——進入皮膚後先減弱其射線強度,到達癌細胞時再增強。這樣一來,便減小了射線對其他健康細胞的傷害,避免了傳統癌症化療方法對患者造成的二次損傷。

在操作上,通過研究操作醫護人員的行為軌跡,智加設計出的G型臂解決了其在移動整機、移動病患和醫護人員自身移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並結合台車的操作頻次,改進了台車與G型臂的關係,使之移動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手術效率。

作為一款高端數字化印象概念股顧客手術設備,當時G型臂75%的市場都被國外品牌所佔領,而智加設計的新型G型臂,打破了國內G型臂市場被進口產品壟斷的局面,同時幫助客戶東方惠爾打開了歐洲市場,極大地增強了中國醫療產品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設計上的突破和創新,也讓智加設計的G型臂先後獲得中國工業設計最高獎項紅星獎金獎、台灣金點獎以及北美脊柱外科學會最高技術獎。

值得一提的是,智加工業設計也是全國唯一兩次獲得紅星獎金獎的設計公司。

未來感才是最好的「源」創設計

智加的客戶中,包括了中國航天、中科院、國家電網和清華、哈工大在內的大型研究機構,也不乏眾多中小型企業。不同客戶對於產品設計形式有不同需求。對此,熊偉認為,要平衡不同客戶之間的需求,最好的方式就是根據人與環境的關係做具有「未來感」的產品。

「智加將科技與工業設計完美結合,打造出兼具未來感和差異化的產品,致力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進步。而探尋科技與設計的深度融合,展現理性與感性的水乳交融,讓科技展現人文之美,讓設計體現理性之光,也是前瞻工業設計大獎設立的初衷。」在談到前瞻工業設計大獎初衷和智加工業設計秉承理念的相似點時,熊偉說道。

熊偉認為,要打造出具有差異化和高度識別性的產品,「未來感」是一個很好的實現途徑。而隨著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普及,未來感在工業設計里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今年智加設計獲得德國紅點獎的產品——SenseRover X自動駕駛小車便是將人工智慧和未來感完美結合的例子。

SenseRover X自動駕駛小車是智加與一線人工智慧公司商湯科技共同研發的一款真正的AI智能教育機器人。在外觀造型上以槍灰色的金屬質感為主基調,採用仿生設計手法,以「蟬」為基礎形態,突出「科技 輕盈」的主題,車體採用大面積視窗,既方便電池的更換,又不失科技感。

整車燈光的運用也傳達著智加「科技設計驅動產業升級」的理念。整體仿生設計既與同類產品間形成差異化,又提高了客戶品牌在消費者中「智能、科技、前衛」的印象。

除了擁有科技前衛感的外觀外,在技術上,SenseRover X自動駕駛小車利用端到端的深度學習技術,實現了小車在無人駕駛情況下也能自主決策的過程,同時構建了更加精簡的深度神經網路,降低了計算程序的複雜度和對硬體的需求,使得系統更加輕量化。

科技感的外表和充滿未來感的設計,讓孩子們在娛樂的同時掌握人工智慧的基本知識。同時利用仿生設計手法拉大產品與市場其他同類產品的差距,擴大品牌影響力。

不忘初心 成就不凡

在「深耕產業 前瞻未來 設計興企 創新報國」的企業宗旨指引下,智加依託集團九大中心持續深耕產業,朝著「改善用戶生活與品質,推動產業革命與升級,傳遞社會價值與能量」的企業願景不斷邁出堅實的步伐,而在熊偉看來,智加360°客戶服務體系真正的社會價值在於,為工業設計行業提供真正的「源」創設計——未來感的設計,未來感就像能量一樣給設計這個領域注入源源不斷創新力。

「現在,設計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CDO(設計副總裁)的出現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例如鎚子科技工業設計副總裁李建葉,小米工業設計副總裁劉德,包括小米公司7個合伙人中有兩個都是工業設計專業出身。我們可以看到,設計思維已經成為企業頂層思維的一部分,設計思維將會在企業戰略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智加希望通過智加設計生態圈,激發客戶的設計戰略意識,幫助客戶將工業設計納入到公司整體規劃中。」

在幫助客戶培養設計思維的同時,智加打造的360°設計生態圈,也讓它被評為首都科技條件平台單位、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設計創新中心單位、國家科技部科技項支持單位。同時,智加也是中國十大工業設計公司中最年輕的設計公司。

在兩大設計理念和智加設計生態圈影響下的設計成果,也成為國內外工業設計大獎的常客。包括iF設計獎、紅點獎、北美脊柱外科學會最高技術獎、中國創新設計紅星獎、台灣金點設計獎、K-Design Award 設計大獎等80項國際、國內設計大獎的獲獎名單上,都出現了智加的身影。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現在的工業設計公司不應該再是為客戶提供簡單的服務這個維度層次這麼簡單,更多的是要真正的用自己的未來感理念引導企業如何擁有設計思維,設計思維就好像是企業的DNA一樣,從一個產品IDEA的時刻開始設計思維就要貫穿始終,持續作為產品和品牌發展的動力,只有這樣國內才能有更多千億級的好產品和更多名震四方的獨角獸企業。智加要用更多的科技思維路線和未來感的設計概念,為國內的工業設計領域注入這股「源創設計」的能量。

此次前瞻網舉辦前瞻工業設計大賽,也旨在希望通過本次大賽,挖掘出更多將科技與設計完美融合的優秀工業設計作品,向社會展示科技中的「設計之美」,彰顯設計中的「科技之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瞻經濟學人APP 的精彩文章: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21期:硬核華為芯!全球首次實現手機也能測基因
這項「比5G還重要」的通訊技術 或許暫時只是有錢人的遊戲

TAG:前瞻經濟學人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