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娶洋妞離開國家隊,終給它國贏得金牌,背後的故事令人心酸
很多人不知道中國體操隊曾經有這麼一個人:李東華。
1967年出生於成都,7歲開始練體操,16歲入選中國國家隊,是李寧、樓雲等體操名將的師弟。
1984年,訓練時頭撞鞍馬,腹部撞在了馬頭上,因脾臟和一個腎臟撞成了幾瓣,而摘除了兩個器官:脾和腎,這時的他,才17歲時。
1986年,在一次體操測驗比賽中,不幸雙腳跟腱同時斷裂。而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能在輪椅度過。
1987年,李東華獲得了全國鞍馬冠軍,年僅19歲。
1988年,漢城奧運會前夕,他從兩米多高的雙杠上摔下,頭部直衝撞到了地板,導致左腳小趾和右手手掌骨折,頸椎和胸椎多處錯位,半身曾一度失去知覺,差點癱瘓。
大家都認為他已經不可能再練體操了。
遭受三次重傷的李華東,甚至3度想要自殺:
或許是上帝不忍放棄這個有夢想又努力的男孩,一個偶然的機會,李華東遇到了一位改變他命運的人:
1988年6月19日的一天,李東華途經天安門,遇到了正在焦急尋找北海公園的瑞士姑娘愛絲·柏蘭莎。
柏蘭莎無意中向李東華問路,李東華曾在受傷期間參加了一個英語短訓班,他新學的英語派上了用場,不僅向女孩「指明」了道路,還親自護送。
在交談中兩人一見如故,原來柏蘭莎小時候也練習過體操,加上李東華是職業體操運動員,柏蘭莎頓時對他充滿了崇拜之情。
後來柏蘭莎在北京待了10天,李東華帶著她游遍了北京的各大景點,兩人的感情也是迅速升溫,倆人都產生了永遠生活一起的想法。
而當他們籌備結婚,柏蘭莎準備辭職來中國與李東華生活在一起的時候,體操隊領導給李東華兩種選擇:要麼放棄這段異國情緣,要麼3天後離開國家隊!
當時,眼看柏蘭莎就要到香港,自己怎麼能對戀人背信棄義?李東華最後含著眼淚,無奈地做出了痛苦的選擇——離開國家隊。
柏蘭莎原計划到中國定居,自己做外語教員,支持丈夫的體操事業。想不到東華為了她而放棄了心愛的事業。
離開了國家隊沒有了事業,李東華該用什麼方式撐起這個剛建立不久的家庭?一個男人的自尊、責任該如何實現?
最後,在柏蘭莎的鼓舞支持下,李華東選擇和老婆前往瑞士,並在那裡重整旗鼓……
初到瑞士的5年里,因為沒有瑞士居民身份證,也沒其他技能,李東華只能做些洗車、搬貨等各種雜活維持生計。
根據瑞士的移民法,親屬移民後需要滿足5年的居住時間,才可以拿到瑞士身份,儘管白天工作辛苦,但李東華一直沒有放棄他的體操夢,但想要參賽,就需要代表瑞士隊,但想要代表瑞士隊就需要先拿到身份。
所以,在5年里,李東華既不能代表中國,也不能代表瑞士參加任何一次國際性比賽
但在這5年的漫長歲月里,他仍咬牙堅持訓練。
白天忙於生計,每天只有晚上回到家才有時間進行體操訓練。
深夜,李東華孤獨地訓練的時,陪伴他的只有攝像機、行動電話和音樂。
訓練時沒有教練,李東華就依靠攝像機的拍攝來糾正他的每一個動作,起到教練的作用;
沒有隊醫,行動電話就是在意外發生時,為他提供安全的唯一保障。
而音樂則是李東華獨自訓練時緩解壓力的方法,在那段時期,李東華最喜歡聽崔健的《假行僧》,他覺得那首歌最能夠體現當時的內心獨白。
期間,自然少不了妻子柏蘭莎的支持,包括精神和經濟上的支持。柏蘭莎同時打兩份工賺錢,給了李華東提供最大的支持幫助,讓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體操訓練上。
李華東曾一度想放棄體操夢,妻子柏蘭莎對他說:「我對你很失望,我們已經熬了幾年了,我不指望你一定要拿奧運冠軍,但那是你最大的夢想啊!
如果你堅持到底,即使將來不能如願,我們起碼可以告慰自己:我們儘力了!你知道我當初為什麼會愛上你嗎?那就是因為你堅韌不拔的意志。」
妻子的一番話,讓李東華重燃鬥志。
1994年4月,李東華獲得了瑞士國籍,加入瑞士國家體操隊,拿到瑞士護照的11天後,他就趕赴澳大利亞參加第29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在比賽中獲得鞍馬銅牌。
接下來他又獲得了瑞士體操錦標賽全能冠軍和鞍馬冠軍。
在1995年世界體操錦標賽上,李東華奪得鞍馬冠軍。這是瑞士人在體操上的零突破,李東華打破了瑞士45年沒有世界體操冠軍的紀錄,被全瑞士國民所熟知和尊敬。
1996年奧運會,已經29歲的李東華,以當屆年齡最大的體操運動員身份出現在賽場上,並一舉奪得鞍馬冠軍,為瑞士人民在時隔100年後在該項目首次奪得金牌。
李東華終於站在了奧運會的最高領獎台上,這是對他所經受磨難後的安慰,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最光彩的一分鐘。
在西方這個安靜的小國里,就這樣誕生了一位國民英雄,所有的瑞士人都被這東方神奇小子震撼了,他為瑞士奪得100年都無法觸及的奧運鞍馬冠軍。
在得知他這一生的經歷後,更多的是感動和尊重。
奧運結束後,李東華這個名字已經讓瑞士沸騰了,為表敬重,甚至以奪取奧運金牌的得分9.875命名了一張專機,並受到了瑞士人民隆重的歡迎,做了瑞士總統的體育顧問。
他或許不是最偉大的體操運動員,但他的經歷,絕對是世界體操史上最傳奇的一頁。
李東華體現出了卓越的奧林匹克精神,他使用過的鞍馬器械被洛桑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永久收藏;
國際奧委會用電影膠片拍攝了紀錄片《李東華的傳奇》;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和瑞士總統親自為其自傳《突破極限》作序。
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對李東華在三次嚴重受傷、五年沒有正規訓練條件和工資待遇、已逾而立之年的情況下獲得奧運冠軍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他的成長經歷「是一位有著獻身精神的冠軍獲得者的奮鬥史」。
我們且不論當初因為傷病和愛情被國家隊除名而轉投他國的對錯與否,僅僅他這份在絕境面前,永不退縮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尊重。
一塊好鋼,需要歷經淬火;
一塊寶石,需要萬千次的打磨!
※優衣庫女性試衣間,驚現針孔攝像頭!發現者:就藏在這裡
※范冰冰、李晨的投資歧路
TAG:環球速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