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四聖心源》里的一張治療尿血的方子,葯僅8味,卻能大有用處

《四聖心源》里的一張治療尿血的方子,葯僅8味,卻能大有用處

身體出血都會引起人們的重視,然而,有一種出血,不僅會讓人覺得難受,還會覺得難為情,那就是尿血。血液從小便排出,尿色出現淡紅、鮮紅或者紅赤,甚至出現血塊,這種癥狀稱之為尿血。這種癥狀早在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有「胞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和「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的論述,但是沒有設置治療方葯;在《金匱要略》里指出「熱在下焦,則尿血,亦令淋秘不通」,並指出可以使用豬苓湯作為辨證施治的方葯之一。

對於尿血來說,需要區分尿血與血淋兩種情況,如果排尿時不痛或者痛的不明顯,一般都是尿血範疇;如果是尿血的過程中伴隨著小便淋瀝澀痛的話,那就是血淋範疇。這在《丹溪心法》中就有相關論述,「尿血,痛者為淋,不痛者為尿血」。按照中醫傳統的理論來看,尿血的病位在腎與膀胱,主要病機是熱傷脈絡以及脾腎不固,熱傷脈絡分為實熱和虛熱的不同,脾腎不固又有脾虛與腎虛的區別,所以在治療上也會各有不同。

然而,在乾隆御醫黃元御眼裡,尿血好像並不是那麼回事兒。黃氏認為,「水寒土濕,脾陷木郁,風動而行疏泄……水道不斂,則前淋於小便」,按照黃元御的理論就是這個尿血取決於三個臟腑的功能失常,一個是腎虛水寒,一個是脾陷土濕,另一個是肝熱木郁。水的性能是蟄藏,木的性能是疏泄,土的性能是溫暖,這三個臟腑功能正常,自然不會尿血。

如果脾濕、腎寒,就會導致「 壬水之藏令不行也」,於是就會出現「 水欲藏而不能藏,是以流漓而不止;木欲泄而不能泄,是以梗澀而不利」的情況。而更為重要的是肝熱木郁的情況,正所謂「木愈郁則愈欲泄,愈欲泄則愈郁」,於是就成了「郁生下熱,小便赤數」,尿血就這樣「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就出現在你的世界裡。

那麼對於尿血該如何治療,黃元御認為,「瀉濕燥土,升木達郁,自是主法」。古人認為,「寒者溫之,熱者清之」,所以治療時也需要採取相應的措施。黃氏認為,這種疾病熱在肝木,而不在脾土,所以要清肝溫脾,並一再告誡,「雖肝熱極盛,不可瀉其脾土也」,於是創立了「寧波湯」。

寧波湯究竟由哪些藥物組成呢?《四聖心源》記載,藥用「甘草二錢,桂枝三錢,芍藥三錢,阿膠三錢,茯苓三錢,澤瀉三錢,梔子三錢,發灰三錢(豬脂煎,研)」等8味,煎服方法是將這些葯煎成大半杯之後,溫服。

那麼,這個寧波湯的組方原理是什麼呢?黃元御認為,「溺血與便血同理,而木郁較甚,故梗澀痛楚」,所以用茯苓、澤瀉、甘草三味中藥來「培土瀉濕」;用桂枝、芍藥兩味中藥來「達木清風」;而阿膠和發灰主要起到「滋肝行瘀」的作用;而梔子則可以「利水瀉熱」,尤其是瀉膀胱之熱。如果尿血中有瘀血,且呈紫黑色,「累塊堅阻」,就在本方的基礎上加上牡丹皮、桃仁之類的藥物就可以了。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金蘭,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蘭中醫學社 的精彩文章:

端午佳節「粽意濃」,粽子究竟應該怎麼吃?
這個方子「厲害」了!能治療「神經官能症」,估計張仲景也沒想到

TAG:金蘭中醫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