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怪趣味」攝影書,發掘與再現日常之美

「怪趣味」攝影書,發掘與再現日常之美

攝影師、藝術家們往往能在平凡的每日生活中,以善於發現的眼睛,找到一個個有趣的小切口與不同尋常的角度,深入地觀察、搜集,有創造性地用圖像記錄,將自己的「怪趣味」與靈感匯聚成一本本多彩的影像集,講述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各種奇妙故事。

蒙德里安 龜背竹?

《The Plant Collection》Inge Meijer

Roma Publications(荷蘭)

在博物館展覽作品旁邊放一棵龜背竹?如此家居感的展覽畫風可能無法在炫目網紅展盛行的現在存活,可在1946年的荷蘭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新上任的美術館總監Willem Sandberg在蒙德里安展覽作品旁放置龜背竹,一度讓作品和植物搭配的展示方式成為風潮。

Willem Sandberg的初衷顯而易見,這一舉動也是一種表態,整個19世紀博物館都是藝術的聖殿,與其把博物館打造成高高在上的空間,他希望植物可以建立室外和室內的聯繫,公眾可以在熟悉和舒適的環境下感知當代藝術。藝術家Inge Meijer在《The Plant Collection》這本書里調查收集了1945年至1983年Willem Sandberg引領下盛行的博物館植物風潮,展覽圖片和資料展示了共三十九種植物與不同大師級藝術作品的並置,重現這段幾乎無人問津的怪歷史。

不用相機的攝影

《Why I Hate Cars》Katrien De Blauwer

Libraryman(比利時)

Katrien De Blauwer曾學習繪畫和時尚,與她的上一本書《When I Was a Boy》一樣,繼續用書這種媒介探索「不用相機的攝影」。

De Blauwer用顏料和蠟筆在收集的舊雜誌和報紙上進行創作,她裁取部分內容,並置兩張原本毫無聯繫的畫面,或用蠟筆塗抹遮擋一些信息,這些經由加工的黑白畫面,女人、汽車、身體局部,像是電影中的碎片,無法理出邏輯故事,但也讓人無法拒絕這種無意識畫面串聯出的虛構趣味。書中還加入她記事本里書寫的片段,文字和圖片建立起一種隱性的自我探索。這本書剛入圍2019年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作者攝影書獎」候選名單。

關掉閃光燈,在黑暗中等光划過

《Almanacco Toilet Club》Valentina Neri

Cesura Publish(義大利)

這些來自地下空間的光亮和活力,拍攝自2014年至2016年米蘭影響最大的同性俱樂部。因為偶然的機會Valentina Neri來到這裡,發現完全不同的世界,變裝皇后們互相打鬧鬥嘴,但其實卻是最溫暖的地下世界。

Valentina Neri沒有使用閃光,他大多數時候在黑暗中等待瞬間閃過的派對音樂燈光,此時他才能看到這裡的細節並記錄下來。全書分為24個章節,看起來卻像一整個溫柔的長夜,充滿故事和豐富立體的人物。

不甘心的遊客照

《Equivalences》Douglas Mandry

RVB Books(法國)

大約五年前,Douglas Mandry在土耳其旅行,他像大多數遊客一樣拍攝景觀照片,僅僅出自拍攝的衝動,但不明白為什麼拍以及拍了有什麼用。當Mandry重新觀看這些拍攝素材,回想起20世紀早期中東明信片,那些明信片與其說是對風景的如實呈現,Mandry認為它們提供了一種對現實的匿名解讀。於是他用丙烯酸顏料和噴槍給在土耳其拍攝的照片上色,再重新拍攝這些作品。

原本來自現實世界的圖像成為現實的模擬物,原本常見的景觀成為夢幻的岩石,彷彿一切來自另一個星球。而這正是Mandry所感興趣的,質疑攝影、圖像與現實的關係。

老照片與刺繡造出的八卦精

《Stickybeak》Julie Cockburn

Chose Commune(法國)

誰沒點收藏癖,英國藝術家Julie Cockburn不但愛收老照片和明信片,還喜歡即興在老照片上刺繡或做拼貼。過去的人物被蒙上臉,戴上帽子,勾勒出新的神情樣貌。

「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愛管閑事的人。我虛構的男女主人公都愛花時間去調查或打聽別人的事。」這本書收錄Julie Cockburn過去十二年的藝術創作,題為《Stickybeak》(暫譯「愛管閑事的人」),藝術家為經由她手工刺繡加工的照片取名,這些舊人物搖身成為幽默生動的故事主角,彷彿成為八卦家常又神秘的新人物。除了人物照片,藝術家還為黑白景觀、靜物照加上手工刺繡,原本的西方景緻被融入了東方審美。《Stickybeak》一書由Chose Commune編輯出版,將隨藝術家於9月12日在倫敦Flowers Gallery開幕的個展同期發布。

與一面牆過不去的行為表演

《NON》Paulien Oltheten

Roma Publications(荷蘭)

《NON》在某種程度上說更像是視覺藝術家Paulien Oltheten利用現實素材在紙上導演的行為表演。Paulien Oltheten在巴黎時,經過奧林匹亞區看到牆上的塗鴉「NON」(意思「不」),開始以這面牆為背景,拍攝經過的路人。

一周之後,這個具有抵抗和消極意味的詞被人抹去,Paulien Oltheten卻選擇繼續記錄這面牆與路人。她又以表演的方式與路人交談,錄下他們關於「不」和「拒絕」的不同表現方式和聲音,而這些音頻最後也成為了書的一部分。

編輯—Sandra

撰文—Echo Guo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日本持刀襲擊案致2死16傷,「無差別殺人」陰霾其實從未離開
悄然而至的扎染風潮究竟意味著什麼?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