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家庭歷史演進視域中的家庭金融

家庭歷史演進視域中的家庭金融

近年來,家庭金融研究逐漸成為金融學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目前,相關研究主要從家庭參與金融市場行為的表現、效果和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歸納和考察,在較為完備的現代金融市場條件下,以現當代家庭金融市場參與行為作為研究對象,將分析現當代家庭金融市場參與行為的形成機製作為研究目標,藉助現代數量經濟分析方法展開討論。這一類研究聚焦於現當代經濟社會中,將家庭放在一個完備的、具有「現代化」特徵的金融市場中進行考慮,試圖討論家庭如何藉助豐富多樣的非人格化顯性金融工具實現其金融決策的最優化,以及各類變數對於家庭金融行為的影響機制和效果。

然而,如果要深入觀察家庭金融這一研究領域,需要回歸到對家庭這一基本微觀經濟組織的研究和認識上來,從家庭這一古老的歷史範疇出發,將研究視角拓展至家庭自身的歷史演進過程,把家庭自身的演進發展和家庭金融行為間的邏輯關係作為研究對象,以二者間交互影響路徑與機製作為研究目標,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和抽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家庭金融行為的產生機理及特點,藉此探尋家庭金融發展背後的科學規律。

家庭歷史演進與家庭金融活動

人類經濟活動不斷演化的過程,本質上是對於風險進行規避和管控以及謀求收益最大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家庭作為人類在不同經濟發展階段規避生存風險的重要微觀組織形式存在至今。在人類經歷的蒙昧時代、野蠻時代和文明時代進程中,原始群作為最早的家庭形式而存在,此後分別經歷了血緣家庭、普那路亞群家庭、對偶制家庭和專偶制家庭等家庭形式。在這一歷史變遷過程中,家庭成員面臨的主要風險始終表現為生存風險。在個體對抗自然能力低下的情況下,基於「活下去」目標而在不同生產力發展階段採用的家庭形式是當時規避生存風險最有效的手段。不同歷史條件下的家庭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生產功能,即開展人類兩類生產活動(物質資料生產和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繁衍);第二,分配功能,即在家庭內部對成員進行成果分配。家庭的存在為上述兩項功能的發揮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不斷捋順的血族關係,支配著原始群的不斷發展和群內部第一類生產活動的開展,以及保障生產技藝和經驗的積累通過純粹的血族關係得以代代傳承,有效提高了家庭的生產效率與家庭成員生存能力,生存風險規避效果不斷改善。

家庭外部交換活動出現後,財產觀念開始在家庭中衍生並蔓延。財產是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剩餘產品的表現形式。財產的獲取和支配逐漸成為家庭金融活動的重要方式。直到現在,財產配置也被認為是家庭金融活動開展的核心。財產是和獲得生活資料這種基本需要緊密聯繫的。財產本身的出現,對於家庭形式的演進以及金融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隨著商品交易進程的不斷深化,財產的表現形式逐漸呈現出多樣化的態勢。當貨幣從商品中逐漸分離,並開始在經濟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之後,由於貨幣拜物教屬性的客觀存在,以貨幣作為財產表現形式的擴張需求開始出現,人類開始了對貨幣的追逐。在生存風險不斷化解和控制的基礎上,家庭功能開始向財產積累方向拓展。隨著債券、股票等金融工具的不斷出現,家庭成員獲得財產擴張的途徑逐漸豐富,再加上對於金融工具使用的技術分析水平不斷提升,家庭金融活動顯得更加科學化和理性化。

早期風險規避工具

在原始群階段,群成員唯一的願望就是活下去,部落公有制則能夠滿足這一基本生存需要。在生產力水平和生活條件落後的情況下,大量人口的種群生活方式具有更高的存活概率,對應的小型家庭則明顯不適應當時生產力狀況。在當時的背景下,公有制部落的主要功能是為人類個體提供必需的生存保障。在生存需求獲得滿足後,群成員年齡的增加,其勞動能力會逐漸下降,根據按勞分配的原則,參與勞動水平將決定分配到生活資料的數量。因此,年老的群成員就額外需要年輕成員的產品供養。而這樣一種供養機制能夠實施的前提在於,年輕成員在出生後到參與勞動的這段時期中,需要由成年長輩予以撫養。

這種跨期雙向撫養保障行為就是早期家庭金融需求的主要表現形式,其本質是一種血緣支配下的非正式不完全契約關係。血緣支配也就成為一直以來最為主要的信用表現形式,有學者認為「其交易成本最低,違約成本最小,在類似外部金融市場等非血緣人格化交易主體尚未產生的情況下顯得尤為突出」。這種形式在隨後的社會發展中,血緣紐帶被賦予更強約束力的法律規範和道德說教,形成了傳統的「孝悌」文化併流傳至今。血緣關係成為家族內成員間進行生產協作以及進行信用交易的隱性制度保障。

外部交換實現後的避險工具

表現一:保障性需求開始通過非正式契約保障的非人格化手段得到實現

家庭外部交換行為出現的前提是生產力提高後出現剩餘產品。這些剩餘產品歸部落首領支配和擁有,可以與其他部落進行產品交換。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最終導致私有制的出現。私有制確立後,家庭開始具有了從事金融活動的法制基礎與保障,家庭固有的以血緣關係作為信用基礎的利益交換功能開始尋求向外部擴展。在西方社會,這種擴展過程首先表現為以教會為代表的社會組織。

相比之下,我國古代家庭邊界擴展的主要表現則是宗族的興起與發展。以我國北宋為例,宋代家庭小型化特徵已經十分顯著,以「敬宗收族」為目的的宗族組織有了較大發展。在此背景下,義田作為由一種私人興辦、依託家族力量的賑恤組織成為當時最具代表性的養老保障制度,其中,以宰相范仲淹建立的范氏義莊作為宗族制度楷模成為歷代公認的典範。我國唐朝時期,農民家庭經常發生喪葬婚嫁等大宗消費支出,這樣往往會出現入不敷出的情況,民間往往通過互助結社的方式渡過難關。這也是一個典型範例。

表現二:金融市場正式出現,標誌著從非正式契約保障的非人格化實現手段到正式契約保障的非人格化實現手段的邁進

這裡不詳細追溯金融市場出現的歷史進程,而是重點分析金融市場出現後對於家庭金融行為的影響以及非正式契約保障的「鬆綁」。現代金融市場的正式契約特徵,主要表現為利用金融手段進行交易的雙方之間權利義務關係是受到法律這種強制性契約所約束和保護。金融市場的發展,為市場參與者提供了種類豐富的金融產品,這些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不同層面的金融需求,在交易契約中,權利義務關係明確,收益風險以及交易期限清晰,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和交易成本顯著降低。這樣一來,很多原有通過家庭血緣等非正式契約保障的金融需求通過金融市場途徑逐漸得到滿足,個體對於家庭的依賴性逐漸下降,並轉向金融市場。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中國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配置有效性研究」(16YJC790151)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

精彩推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黃琲 排版編輯:黃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耕讀傳家久
中國演化經濟學進入本土創新階段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