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有煙醯胺就美白」、「成分排末尾沒用」,這些看似專業的說法都是錯的

「有煙醯胺就美白」、「成分排末尾沒用」,這些看似專業的說法都是錯的

我曾經在抖音做過一段時間護膚彩妝科普,抖音上博眼球的內容實在是讓我大開眼界,不少「標榜」成分黨的人用著所謂的「專業」詞語來幫你種草拔草,比如:

這個產品的主打成分排在成分表末尾,濃度很低,垃圾不值得買。

記住這些成分,你就能選到好產品:美白產品 XXXX,抗老產品 XXXX ……

含有這些防腐劑的產品不要用:甲基異噻唑啉酮、羥苯甲酯 ……

這些話對么?可能部分意思是對的,但實在太過片面。

好的護膚品不是簡單的成分疊加,就好像一份食物不會僅僅因為食材高檔就可以被稱為「上乘美食」一樣。這些自詡的成分黨,以為了解幾個成分,就可以簡單粗暴地斷定產品的好壞,殊不知這樣的判斷也僅僅是停留在表面功夫而已,很可能錯把好產品扔進了垃圾桶,也宣傳了錯誤的理念。

這些常見的「專業話術」問題在哪兒,我一個一個來說。

NO.1

排在成分表末尾的成分沒有用?

排在成分表末尾,確實說明這個成分的濃度不高,基本在 1% 以下。但是,很多功效成分的起效濃度其實只要百分之零點幾就足夠了,濃度太高反而可能會刺激。

比如著名的美白成分 377,它是原料公司德之馨的一個美白專利配方,裡面的核心成分叫做苯乙基間苯二酚,美白效果出眾,還有抗氧化能力。而這個成分,原料公司推薦的添加濃度是 0.2%-0.5%,我們國家規定的成分濃度上限是 0.5%。

苯氧乙醇的濃度上限是 1%,所以它後面的成分濃度一定都是低於 1% 的,圖片來源:美麗修行。

這麼低的濃度,它一定會被排在成分表後半段。但是這個成分 0.2% 就有不錯的美白效果,即使是低濃度添加,也不是垃圾哦!

還有著名的抗老之星 A 醇(視黃醇),0.15% 的濃度就可以有良好的抗老化作用,隨著添加 A 醇濃度的升高,帶來的往往不是抗老功效的增加,而是刺痛、脫皮等副作用。目前,也只有歐美市場的一些產品敢添加到 1%,所以不要單純地以為所有成分濃度越高,效果就會越好。

如果只看得懂成分表排序和某些成分名,卻不懂濃度上限、起效濃度,就很容易被這些所謂的「成分黨科普」誤導,走向另一個極端。

NO.2

有 XXX 成分的產品就是靠譜的?

大家提到「煙醯胺」就想到美白,提到「神經醯胺」就想到保濕、修護,優秀的成分確實能夠給一個產品增光添彩,但一款產品是否優秀,並不是依靠一個明星成分就能決定的。

這位抖音博主科普了很多成分,看個眼熟可以,實操意義不大(小聲逼逼:裡面有內容說錯了)。

煙醯胺是一個美白成分,兼具抗老、控油效果,趨向於「十項全能」了。從 OLAY 的小白瓶、小滴管火起來之後,國內品牌便紛紛效仿出煙醯胺的產品,但並不是有煙醯胺就會有好效果。

首先,煙醯胺的基礎起效濃度是 2%,要達到美白功效還需要 3% 以上,不是隨便加一點就有作用的。其次,煙醯胺的美白效果有限。皮膚變黑是在很多因素的影響下,通過不同的反應過程共同作用導致的結果,煙醯胺僅僅能夠應對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拿 OLAY 的產品來說,除了煙醯胺,它們還加入了另一個成分十一碳烯醯基苯丙氨酸來幫助美白,還有甘草酸二鉀這樣能夠抗炎的成分,來應對炎症導致變黑的問題。以及保濕、舒緩的成分,緩衝美白成分帶來的刺激。優秀的配方師設計出來的產品,都是整體考慮配方,既考慮效果也考慮溫和度,而不只是堆疊成分,搞噱頭。

再來說神經醯胺。

現在的保濕產品,十個裡面就有八個宣傳自己含有神經醯胺。神經醯胺的缺失會直接影響皮膚的保濕能力,但保濕不是只補充神經醯胺就夠了,誇張一些說,神經醯胺用不對,對皮膚可能還會有害。

神經醯胺的種類一共有 12 種,補充哪幾種需要經過配方設計。況且,與皮膚保濕有關的細胞間脂質中,神經醯胺占 50%,還有一部分是膽甾醇和脂肪酸。像是玉澤的 PBS 技術、霏絲佳的 DMS 技術,這些主打「模擬皮膚脂質」的工藝,會特地去模仿這些成分的組成比例,讓產品更加接近人體自身的皮脂。

甚至,DMS 還會去模擬這些脂質的物理形態,做出和皮膚相似的脂質液晶結構,讓皮膚在接觸到產品時,就能直接補充這些脂質。而這些工藝本身並不能通過看幾個成分和看一張成分表就可以知道。

微觀狀態下,DMS 技術做出的乳液形態(左上)和皮脂形態(右上)是類似的,而傳統的水包油工藝做不到(右下)。

含有神經醯胺的產品可能是好的,但僅僅含有神經醯胺再加幾個保濕成分,離優秀的保濕修護的產品還有一定距離。

NO.3

含有 XXX 防腐劑,不要用?

「這個產品當中含有 XXX 防腐劑,長期用容易導致敏感,不能用。」這應該是我在抖音聽到最武斷和不專業的句式,相信你也聽到過很多次。

被詬病的防腐劑,基本是甲基異噻唑啉酮、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羥苯甲酯(乙酯、丙酯)。這些成分確實存在一些爭議,容易引起刺痛之類的問題。

在改進防腐劑方面,消費者的呼聲還是很有效果的。像是玉澤、CreaVe 這樣針對敏感肌的產品都在近幾年陸續更改了防腐配方,把爭議比較大的防腐劑改成了更為安全的苯氧乙醇,然而苯氧乙醇也並不是十全十美。

我請教過專業的配方師和 @基礎顏究 的三畝大叔,他們都表示,不同的成分都是有利有弊的,傳統防腐劑雖然存在一些爭議,但是在抑制真菌、酵母菌方面還是要依靠它們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雖然苯氧乙醇存在更好的安全性,防腐效果也不錯,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發現,這個成分會導致一部分人皮膚感覺到刺痛,敏感肌出現的幾率還更高。

也有配方師在一些配方中支持使用傳統的防腐劑多過使用苯氧乙醇這種新型防腐劑,因為傳統防腐劑研究時間更久,了解程度更深,配方師可以採用多種低濃度成分互相搭配來達到防腐目的,並且還能降低每種成分的安全隱患。新型防腐劑因為研究時間短,可能存在沒有觸及的盲區。

專業配方師團隊在設計產品的時候一定會比普通消費者考慮得更加全面,出現問題的時候,也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反應和調整。對於敏感肌而言,亂買產品才是踩雷、爛臉的原因,選對針對性的品牌很重要,別隨便種草比較好。

成分黨的興起也是有好壞兩方面,好的方面,他們給了一個產品更加苛刻的判斷標準,給配方師帶來了更高的專業要求,讓配方師們更加慎重地思考自己的產品配方,加入更多有效成分,規避不必要的風險,也讓產品的宣傳更加實事求是。

不好的方面是往往容易走向極端,重複上演盲人摸象的故事。不喝水會死,可是喝多了也會「中毒」,但並不能以此認為水一定是好的或者壞的,在不同情況下,它會變成救人的「葯」,也會變成害人的「毒」。

部分「唯成分至上」的理念,也帶來了更多煽動人的話術,以各種「片面」「武斷」的內容煽動消費者的情緒,迎合一部分「不想了解過程,只想知道結果」的伸手黨。對於消費者而言,有些成分黨說的話並沒有帶來客觀、理性的意見參考,無非是另外一種快速推銷的方式而已。

護膚品玩了五六年,我越來越喜歡花更多的錢買更少、更好的東西,哪怕它真的沒有華麗的成分表、高濃度的明星成分,但至少這些東西安全、穩定,考慮了更多的人群需求,而且一般不會讓我爛臉。皮膚穩定、健康,比任何護膚需求都重要。

對於完全沒有經驗的人,有幾條建議可以參考一下:

正視護膚,敏感、痘痘問題先去看病,考慮醫生的建議。

盡量選擇大牌和經典的產品。

大牌是指大集團、大背景,比如國際集團、葯企背景、專業醫生背書的品牌,並不一定是高端品牌。

經典產品是指已經有 5-10 年知名度,經久不衰,並且依舊在改進配方的產品,它們往往更經得起市場驗證。

少買短時間內火起來、背景不明的爆款。

「客觀的評論」有時會因為缺乏篤定的態度和結論,被認為缺乏說服力。短平快的推薦方式,只是滿足了每一個嗷嗷待哺(宰)的小綿羊,讓一些人沉浸在「你說我買」的消費狂歡中,說得越誇張可能越容易得到認可。

在消費這件事上,動腦學習的時間和口袋裡的「智商稅」,總得交一個出去。

·The End·

撰文key

設計哪呢哪呢、毛毛蟲蟲

看了這篇覺得在理,就點個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單 的精彩文章:

戴森吹風機終於升級!憋了 3 年的大招竟然在風嘴?

TAG: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