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5G的輻射真的比4G大嗎?權威專家解答4大疑問

5G的輻射真的比4G大嗎?權威專家解答4大疑問

6月初,工業和信息化部頒發了首批5G商用牌照,標誌著我國進入5G商用元年。

在人們尚未徹底了解5G將為生活帶來哪些變革之際,一些有關「5G會增加輻射」之類的謠言卻傳播開來。

有報道稱,荷蘭有幾百隻鳥兒在一座5G鐵塔附近神秘死亡;

紀錄片《5G天啟:全球生物集群滅絕事件》中,一個自稱「歐洲委員會」的組織表示,5G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包括致癌、氧化損傷、DNA損傷和衰變、帕金森症等;

國內也有知名人士質疑,5G基站密度極其高,對人體危害會更大……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和電磁輻射防護領域相關專家,為大家揭開「5G輻射」的真相。

受訪專家

原國家環保總局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 趙玉峰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副教授 高澤華

本文記者 |張健

本文編輯 | 任琳賢

從1G到5G用了半個世紀

G是英文Generation的縮寫,也就是「代」的意思,5G即第五代移動通信系統。

高澤華說,1G到5G的移動通信技術發展了近半個世紀,改變著人類社會的連接方式,人們最直觀的感受是手機功能越多了,網速越快了。

1G約始於20世紀80年代,經典代表是「大哥大」,這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基站,它將信息以電磁波的形式傳遞,使人們不再受限於電纜,實現了移動通話的自由。

但由於採用的是模擬通信技術,人們只能傳遞聲音,且通話質量和保密性差,信號不穩定,經常有人正在打電話的時候突然有其他聲音串線。

10多年後,2G時代到來,數字傳輸取代模擬通信,發簡訊成為當時最時髦的交流方式。以「諾基亞」為代表的小巧手機流行起來,並實現了低速上網。

不過,2G基站容量有限,偶爾會因為同時使用電話的人太多而撥不出電話。以GSM網路制式標準為例,一個基站最多僅支持992人同時使用。

21世紀初,3G普及,其最大進步是增加了基站容量並提升了網速。這一時期,手機又多了發送語音、圖片、視頻和文件的功能,智能手機迎來爆髮式發展。

但這一代網路也有缺點,就是手機流量費用高昂,網速比不上Wi-Fi(無線寬頻),到處找免費Wi-Fi成為一時風景。

北京奧運會之後,我國4G時代開啟,所有語音通話都通過數字轉換,網速明顯提升,流量資費也開始下調,到了今天,手機已經能隨時隨地看短視頻、直播等。

5G是我們即將迎來的新一代通信網路,高澤華介紹,其主要特點是網速更快,時延和功耗更低。

5G的下載速率理論值將達到10Gb/s(吉位元組每秒),即數秒之內就可將一部48集的高清電視劇下載完畢,而在目前的無線寬頻或4G網路下,至少需要幾十分鐘;時延則能達到毫秒級,玩遊戲、看直播不會出現卡頓。

5G時代會進入微型基站時代,相對以前來說,基站分布會更加密集,每個基站功率會降低,但容量會增加,理論上每平方公里內可連接100萬台設備,就算10萬人在一個足球場上同時用手機看視頻,網路也不會癱瘓。

此外,5G對無人機、無人駕駛、智能製造、智慧醫療等領域也將產生深刻影響。

例如,面對複雜多變的路面交通,5G的高網速、低時延使得無人駕駛汽車能實時反饋周圍環境並作出指令,大大提高安全性,解除了無人駕駛發展的一大限制;醫生可以在5G網路下,幾乎無延時地操作千里之外的手術機器人,讓遠程醫療實現了更多價值。

6月27日,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便通過5G網路,同時對煙台、嘉興的兩位患者實施了遠程飛刀手術,成為全球首個藉助5G和國產機器人成功施行手術的案例。

高澤華表示,我國關於6G、7G技術的研究也已啟動,可以預見未來移動通信的時延、功耗將進一步降低。

基站密集不等於輻射變大

既然5G能帶來這麼多進步,那密集的基站建設會不會帶來更多輻射?

1

5G輻射來自哪兒

手機從基站接收信號,經手機轉換再輸出信號,這個過程中,輻射有兩種:一是空間範圍內的電磁波輻射;二是手機作為一種電器,本身有能量,會產生輻射,在信號較差的地方,手機還會有增益效應,輻射會增大。

但是,這兩種輻射都是非電離輻射,其射頻能量較低,不會對人體造成器質性破壞作用,就像拉皮筋一樣,只能拉伸分子,產生即時性影響,最後還會「回彈」。

我國通信設備都需滿足2014年出台的《電磁環境控制限值》標準,其中指出,通信頻段功率密度應小於40微瓦/平方厘米。

這一標準是依據大規模流行病學調查、動物實驗以及相關作業人員(雷達兵、微波理療員等)的體檢數據等劃定的一個安全閾值,相比美國、日本的標準600微瓦/平方厘米,我國的標準低很多,安全係數更高。

基站建設前都會進行電磁輻射審查,而審查標準僅為國家標準的1/5,也就是說,當前的基站輻射都在8微瓦/平方厘米內。

2

5G會不會比4G輻射大

一般來說,設備發射功率越強,輻射越大,基站距離自己住地越遠,發射功率越強,手機在不斷找信號的過程中,輻射也越大。

而基站密集,通信距離變短,相應的發射功率也變小,所以,5G建設的基站增多,反而會使輻射減小。

這就好比兩個人隔著100米說話,得用力大聲呼喊;如果中間多幾個人傳話,用較輕力量發聲就足以聽清。

另外,從覆蓋範圍上來看,基站覆蓋範圍越小,電磁輻射通常越弱。5G時代的微型基站覆蓋範圍比4G小,輻射也減小。

3

離基站越近,輻射越大

過去因高層建築少,基站採取架桿、建塔的方式,分布在人煙稀少的山上、居民較少的路邊,這讓不少人誤以為基站應遠離人群。

現在高樓密布,為保證覆蓋範圍,基站需建在樓頂上,但不少居民十分反對,阻撓運營商在小區建基站,破壞已建成基站的事件也偶有發生。

事實上,基站輻射呈水平面、以「麵包圈」狀態散播開來,垂直輻射很小,再加上樓體「鋼筋水泥」的屏蔽作用,輻射會進一步衰減。即使基站建在自家樓上,居民也不用擔心輻射問題。

4

為什麼鳥類會受到輻射影響

雖然「荷蘭鳥兒在5G鐵塔附近死亡」已被證實是謠言,但鳥類對磁場極為敏感,受到電磁輻射影響後,確實可能會在飛行中迷失方向,甚至死亡。

理性認識,科學防護

過去幾十年,從害怕高壓電、變電站輻射,到微波爐輻射、氣象雷達輻射,再到4G、5G輻射等,人們對電磁輻射的擔憂從未減少。

趙玉峰表示,原因有兩點:一是對電磁輻射不了解。二是有些高壓電線、基站安裝設計不合理,看起來密密麻麻,讓人心生恐懼。其實關於輻射,應關注以下三點:

盡量規避電離輻射

只要有通電設備,就有輻射。電磁輻射可分為非電離輻射和電離輻射。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電器都會釋放非電離輻射,比如手機、微波爐、日光燈、電熱毯、電腦、電磁爐、空調、吹風機等。

電離輻射,射頻能量較高,會造成人體內細胞的分子鍵斷裂,進而產生不可逆的傷害,甚至會致癌。

生活中一定要遠離的是電離輻射,主要包括核輻射(核彈爆炸、核泄漏事故)、醫用儀器(CT、X射線)、工業儀器(損傷檢測行業)和自然放射源(大自然中存在很多天然放射性元素)。

無法迴避的X光、CT等醫療檢查,都有嚴格標準,符合人體安全範圍,不過,除非臨床診斷需要,一年做CT次數最好不超過兩次。

離輻射越遠受影響越小

丹麥一項出生隊列研究曾發現,妊娠期孕婦使用手機與兒童在校期間出現感情問題和多動症有關;另一項研究卻發現,兒童出生後18個月內沒有發育遲緩。

目前,人類尚未找到充分證據證明標準範圍內的非電離輻射會危害健康。因此,本著謹慎原則,建議大家注意一些防護細節。

購買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電器或電子產品,國家標準都是經過科學驗證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影響的前提下制定的。

限制通電設備使用時間,不要長時間處在電磁環境中,放下手機、電腦,多做戶外活動,既讓身體充分「回彈修復」,還能鍛煉身體。

增加接觸輻射的距離,輻射強度會隨距離增加而顯著下降。據測量,手機來電顯示時輻射最強,建議剛接通時,控制在離耳朵3~5厘米處。電量極低或信號弱時,輻射可能加大,要減少手機使用。

基站直線距離30米開外基本無害

根據理論計算和模擬現場實測,距離基站直線距離超過10米,輻射值基本不會超標,考慮到現實環境影響,距離超30米,居民就不必擔心。

住在高層建築中的居民,如果周圍有基站且直線距離在30米內的話,可與相關運營商聯繫,要求測量家中輻射值(低於40微瓦/平方厘米)以確保安全,或協商調整基站方向、高度等。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營養早餐「三要三不要」
每個汗流浹背的人,都需要這份夏季「清涼穿衣指南」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