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有三件事,不能當著孩子面做,聰明的家長都懂

有三件事,不能當著孩子面做,聰明的家長都懂

有三件事,不能當著孩子面做,聰明的家長都懂

經常看到一句話: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孩子在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會有意無意的模仿家長行為。

然而很多家長都想著怎麼去教育孩子,卻常常忘記以身作則。

面對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家長的做法可以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舉止。

所以有一些事,高情商的家長不會當著孩子的面做,尤其是下面3種,若是被孩子模仿,就很難變得優秀。

有三件事,不能當著孩子面做,聰明的家長都懂


一、當著孩子的面打破規則

每對父母在養育孩子之初,都會悄悄定下一個規則:孩子以後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定下這樣的規矩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很多家長卻因為做事對象的不同,經常變化規則。

在回家路上的路口,一個小學生模樣的男孩站在我身邊安安靜靜的等綠燈。

在還有十幾秒才到綠燈的時候,有輛電動車,一躥而過,停在了馬路對面。

剛到馬路對面,就看到剛才闖紅燈的那輛電動車的車主沖著男孩吼:

「你怎麼這麼慢,害我等你這麼久!」我這時才知道,原來車主是男孩的家長。

很多時候,面對同一件事,孩子遵守規則,而家長卻輕易地打破規則。

如果孩子感到疑惑,家長常常以一句「你是小孩子你不懂」為由,搪塞過去。

父母的雙標,常常會讓孩子感到困惑,同樣也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為什麼同一件事,爸爸媽媽可以做,自己卻做不得?

網上之所以頻頻曝出「熊孩子」新聞,不是因為孩子不守規矩,而是擁有規則意識的大人太少。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首先應該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培養出遵守規則又優秀的孩子。

不能用僥倖的心理,影響到孩子以後的生活。

有三件事,不能當著孩子面做,聰明的家長都懂


二、當著孩子的面妄議他人是非

生活中,存在著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的做法可能我們並不認同,但並不意味著就能在背後議論別人。

以前看到過一句話:不隨波逐流,不妄議是非,是一個家長的最高修養。

這讓我想到,《蠟筆小新》中的一個片段:

小新和媽媽在街上看到議員參選,他指著議員大聲喊道:「媽媽,這不是你常說的那個道貌岸然的議員嗎?」

雖然是動畫,但是我們不妨想想,為何小新會直接說那個議員「道貌岸然」呢?

可能是媽媽美芽經常對著電視中的議員做出這樣的評論吧,日積月累,小新不僅記住了議員的臉,更記住了媽媽對議員的評價。

生活中,很多家長總是認為孩子還小,什麼也不懂,所以在孩子面前無所顧忌,其實家長沒有發現,自己的一言一行,對於孩子的成長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家長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妄議他人是非,不僅會給孩子灌輸錯誤的思想,還會讓孩子還沒透徹了解這個人前就已經對他持有消極的態度,而且,還可能使孩子成長為一個表裡不一的人。

孩子模仿著家長的樣子,表面上對待上級恭恭敬敬,而背地裡偷偷地議論別人,

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在小小年紀就失去了赤子之心,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有三件事,不能當著孩子面做,聰明的家長都懂


三、當著孩子的面傳遞糟糕的情緒

前陣子,老家的表姐帶著孩子來玩,然後在我家小住了兩天。

晚上帶著孩子吃西餐,孩子很開心,剛準備開動,就聽表姐跟孩子說:

「哎呀,就這麼小塊肉,就要一百多,要不是因為你,我都不會花這麼多錢,咱家的房貸還沒還完呢,正常開銷都緊巴巴的……」

聽到表姐的話,我看到孩子的臉上已經沒了剛開始的興奮,我連忙打斷她說:「作為東道主,哪有讓客人花錢的道理,這頓飯自然是我請。」

可就是這樣說,孩子依然低著頭,只捏著薯條吃,不再碰牛排一下。

不要總向孩子「哭窮」,因為過度的「哭窮」,只會讓孩子更加自卑,並且失去向上的動力。

更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傳遞糟糕的情緒,有的家長經常會和孩子抱怨丈夫的不作為,婆婆的不明理。

殊不知,負能量會傳染,你一吐為快,卻深深影響著孩子

你的抱怨,對於孩子來說,就像一團陰雲,壓的孩子喘不過氣來。

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不僅很難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而且還會導致他自卑、陰鬱的性格,從而影響到他身心健康的發展。

有三件事,不能當著孩子面做,聰明的家長都懂

常言道:「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他們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師。」

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被孩子悄悄的模仿著,我知道天底下,沒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孩子不成才。

但是為了孩子能夠成長為優秀的大人,我希望家長們可以約束自己的舉止,當著孩子的面,不打破現有的規則、不妄議他人是非,更不傳遞糟糕情緒。

給孩子做出一個榜樣,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 END -

作者:凱爸

看完的讀者,如果你贊同我的觀點,記得給我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