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帶孩子去醫院看診時,千萬不要當孩子面說這些話

帶孩子去醫院看診時,千萬不要當孩子面說這些話

戳↑關注,你關心的育兒問題這裡都有答案

帶孩子去醫院看診時,千萬不要當孩子面說這些話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你知道嗎?

帶孩子看醫生時,為了不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同時,幫助孩子養成配合醫生診療的好習慣,有些話家長最好不要說!

今天,小編就結合在育學園診所里看到的案例,給大家舉例說說吧。

01「寶寶不怕、寶寶別哭」

在育學園診所,這句話常常出現在口腔科的診室。

當醫生給躺在診療床上的寶寶檢查口腔時,絕大多數寶寶都會表現出抗拒,有些寶寶會緊張發抖,有些寶寶會放聲大哭,甚至鬧著著爬下診療床……

這時候,不少家長都會緊張地跑過來跟寶寶說「寶寶不怕」或「寶寶乖,我們不哭啊」,希望通過鼓勵和安慰,幫助寶寶克服恐懼感。

但事實上,在診室中,家長這種安慰往往會起到反效果。

大家想想,如果你是寶寶,當你進入一個陌生的診室,躺在一張陌生的床上,一位陌生的叔叔(阿姨)把看起來冷冰冰的牙科器械放進你的嘴巴里,鉤、挑、磨……你肯定會害怕,本能地想找最親近的人保護你,對不對?

如果這時候,家長緊張地告訴寶寶不要怕,寶寶很可能從家長的神態和話語中,接收到「這個地方很危險」的暗示,他很可能會更加緊張和害怕,本能地更想躲到爸爸媽媽的懷抱里,尋求家長的庇護。

這種情況下,寶寶就更加不配合醫生進行檢查或治療了。

正確的做法:

1 進入診室後,先帶寶寶熟悉醫生和診室;

2 請醫生幫忙介紹治療的過程;

醫生可能會用「你的牙齒里有小蟲子,我們把它捉出來」來解釋口腔治療的過程,用寶寶熟悉的事物來幫他緩解恐懼心理。

3 溫和堅定地鼓勵寶寶;

如果寶寶超過2歲,或能夠與你進行一定的溝通,你可以用溫和的語氣,看著寶寶的眼睛說,「爸爸(媽媽)知道你現在很害怕,但是我們今天必須要檢查口腔了,爸爸(媽媽)會陪著你的,加油吧!」

4 如果寶寶實在不配合,家長可以採取迴避的方法。

一般這種情況下,寶寶能夠認清「現實」乖乖配合醫生治療,當他發現治療過程並沒有想像中痛苦時,會逐漸放鬆下來的,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帶孩子去醫院看診時,千萬不要當孩子面說這些話


02「打針一點都不疼」

在孩子打疫苗或抽血檢測之前,為了安撫孩子的情緒,有些家長會告訴孩子「別怕,打針一點都不疼!」。

可是,打針真的不疼嗎?

家長要知道,孩子本就有痛覺,打針時他肯定會感受到疼痛。同時,孩子並不知道打針是要幹什麼,會對將要發生的事情有些恐懼。如果他相信了家長的話,雖然暫時會不那麼害怕,但是打針後,經歷過疼痛,他不僅會對家長的欺騙感到傷心和氣憤,還會對打疫苗或抽血檢測這件事產生厭惡和恐懼的心理。

不僅如此,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一次不好的打針經歷,產生對醫院、醫生、護士的恐懼。當家長再次帶他就診時,他可能就不再配合醫生了。

正確的做法:

1 解釋打針的原因;

家長可以向孩子解釋,打針是為了預防生病,或者緩解他現在不舒服的情況。

2 說出打針的真相;

家長應該誠實地告訴孩子,打針確實會有一點疼。

3 表達鼓勵和支持;

家長可以這樣跟寶寶說,「如果你覺得很疼,忍不住的話可以哭,爸爸(媽媽)會抱著你」。

4 表揚孩子。

當孩子順利打完針時,家長一定要及給予肯定,抱著他說「你真勇敢」,那麼下次打針時,他就會表現得更勇敢。

帶孩子去醫院看診時,千萬不要當孩子面說這些話

03「您看這孩子是不是多動症/肥胖症……啊?」

有不少家長,在跟醫生描述孩子的情況時,會當孩子面表達出對孩子癥狀的擔憂。

小編曾經見過一位家長,在醫生對孩子進行檢查和診斷前,就指著坐在身邊的孩子說,「您看我們家孩子沒有老實的時候,他是不是多動症啊?」這時候,孩子回過頭瞪著無辜的小眼睛,眼巴巴地瞅著家長,似懂非懂……

實際上,大人這樣說並沒有貶損孩子的意思,完全出於對孩子的擔憂。但是在孩子眼裡,這句話就可能會給他「我就是個多動症的孩子」的信號。而一旦孩子給自己打了標籤,一方面他會感到自卑和傷心,另一方面,他反而會覺得自己本就應該調皮多動,無形中會增加多動的行為。家長無意間的話語,對孩子來說,可能就是不小的傷害。

除了多動症,有些家長還喜歡當孩子面,給孩子貼上其他的「標籤」,比如,肥胖症、孤獨症等。

儘管家長擔心的可能是事實,但我們並不建議在看診時,家長當著孩子的面大聲地說出內心的懷疑。因為,事實證明,大多數來看診的孩子,並沒有家長擔心的「所謂的」問題。

所以說,家長帶孩子看診時,請盡量客觀地描述孩子的癥狀,不要說一些自己認為的結論。診斷疾病這件事,就請交給醫生吧!

今天的育學園故事,與以往單純地介紹案例略有不同,主要講了在看診時,大家可以用哪些更積極的方法,來引導孩子配合醫生的診療。

其實,在帶孩子看醫生時,如果我們能夠對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引導,不僅能夠幫助醫生更加快速地查明孩子生病的原因,還能幫助寶寶熟悉醫院的環境、看醫生的流程,等等。這樣的話,孩子就不會再下次看診時感到恐慌了。

陪伴孩子健康長大,我們一起加油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