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星鏈」衛星報廢凸顯太空可持續性擔憂

「星鏈」衛星報廢凸顯太空可持續性擔憂

點擊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可以訂閱哦!

首批60顆衛星5%的報廢率加重了人們對巨型星座項目會把數以百計的廢棄衛星留在長壽命軌道上的擔憂

【《航天新聞》7月1日報道】太空探索公司首批「星鏈」衛星至少5%的報廢率凸顯了人們對巨型星座項目會在低地軌道「遺撒」數以百計的廢棄衛星的日益擔憂。太空探索公司6月28日發布消息稱,在其5月23日發射的60顆「星鏈」衛星中,有3顆對地面指令已沒有反應,似乎已報廢。該公司稱,那3顆衛星將會自然離軌,並在地球大氣層中燒掉。

除報廢的那3顆外,另有5顆衛星仍在向550公里預定工作軌道爬升的路上,還有5顆依舊在較低的初始軌道上開展測試。那些衛星何時或能否最終抵達其工作軌道尚不得而知。太空探索公司在發射前就曾強調,這些衛星其實仍是實驗性的,將用來驗證關鍵技術,因而在軌報廢的風險較高。將它們送入較低的軌道可保證其能在幾年內離軌。

在上周召開的世界安全基金會空間可持續性峰會上,政府和工業界官員稱,按類似的報廢率,他們擔心擬由數千顆衛星組網的巨型星座會把數百顆廢棄衛星留在低地軌道上。尤其令人擔憂的是,那些系統有些擬採用較高的軌道,而在那樣高的軌道上,衛星可能要經過幾百年時間才能自然離軌。

銥公司首執德希6月26日在會上接受台上採訪時把廢棄衛星比作「石頭」。他說:「若是你發射1000顆、5000顆或12000顆衛星會怎樣?比如有10%變成石頭,我們就有可能讓低地軌道環境變得不再可持續。」

德希談到了自己公司的經歷。銥公司一直強調可靠性和可持續性,包括讓其第一代衛星在退役後數周內就離開軌道,而其75顆下一代衛星眼下全都工作正常。銥公司第一代衛星是按7年的使用壽命來設計的,但部分衛星實際使用壽命達到了設計壽命的3倍。可仍有近1/3的衛星在軌報廢,無法清離。德希說:「雖然採用了高可靠部件,我們還是有近30%的衛星在不經意間變成了石頭,將在天上停留很長時間。」那30%的報廢率指的是該公司最初95顆衛星。他回憶說,上世紀90年代「發95顆衛星很嚇人」,而「拿到現在當然是小巫見大巫了」。

歐空局空間安全計劃辦公室負責人克拉格6月25日在會上發言時指出,有很多衛星運營者並未在遵守讓衛星在壽命結束後25年內離軌的指導性規定。他發現,只有30%的運營者在對其衛星採取適當的任務後處置措施。他稱「這是不夠的」。他說,包括衛星和碎片,眼下的空間物體增長態勢同運營機構絲毫不採取空間碎片減緩措施沒什麼兩樣,需要有很大的起色才行。

與會者在會上提出了不少碎片減緩方面的設想,包括主動移除和縮短任務後處置時間,也包括採用即便出現導致任務划上句號的故障也仍會把衛星移出軌道的故障安全自動化離軌系統。圖盧茲大學的雅拉里還建議仿照某些國家為解決電器回收利用資金而徵收的「生態稅」,基於衛星數量和遵守可持續性指導原則的情況向衛星運營商收取相應費用。所收取的此類稅費將會用在太空碎片清除工作上。

德希等與會者呼籲建立監管制度來改善太空可持續性,稱靠行業自律恐不現實。德希稱制定一套人人都得遵守的規矩是很正常的事。他認為這些規則從範圍上說應該是國際性的,大家一律都要遵守,不然就需要接受處罰或其它懲罰。

德希倒是對太空探索公司向美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申請並獲准讓「星鏈」星座很大一部分衛星採用550公里而非原定的1150公里軌道表示了稱讚。太空探索公司稱,降低軌道是要減小時延,但軌道降低後衛星將在不用推進的情況下在5年內自然離軌。德希說,在這個問題上,近兩三個月里最好的一個動向就是太空探索公司決定降低軌道高度。但他同時承認,除太空可持續性外,太空探索公司決定降低軌道還有別的原因。

來源:航小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的精彩文章:

新發現!銀河系黑洞周圍存在較冷氣體盤
如何讓地球搬家,遷入一條新軌道?

TAG: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