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世界各民族餐具的選用與民族文化的關係

世界各民族餐具的選用與民族文化的關係

中國常把筷子作為一個代表民族文化的符號,筷子主要產自中原漢族地區,其他地區的民族是用不同的用餐方式,用餐工具的選用與該民族的飲食文化和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均是息息相關的。

《韓非子·喻老》 :「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按先秦時候說法,商紂王開始就用筷子,而且是象牙筷子。但有人表示懷疑中原是否有大象,而且長期在考古中沒有筷子實物佐證,在中國廚房文化博物館收藏的一個古代漢灶中發現筷子的浮雕,算是考古中發現最早的筷子。

筷子在先秦時代稱為「梜」,漢代時已稱「箸」。《康熙字典》中僅收錄「箸」而不收「筷」,說明民間的筷子說法還沒有被正式認可。《紅樓夢》四十回,在賈母宴請劉姥姥一段中曹雪芹三處稱「箸」,兩次呼「筯」,而四次直接寫明「筷子」。看來在清朝是混稱階段。

筷子的說法可能是北方民族的稱呼,漢語本沒有這個詞,漢語長期使用箸」來指筷子,目前保留的與筷子有關的成語也全是用箸」,如品箸留聲。筷子的稱呼可能來自北方民族,因為北方民族入主中原,而筷子的稱呼才開始取代「箸」。據有人統計,至今東南沿海(台州、溫州、廈門、漳州、泉州、福州、潮州)一帶還保存了「箸」的說法。如屬於閩南話的潮州話用「箸」,稍北的同屬廣東省的梅州客家話里已經是「筷」、「箸」並用,江西省境內的贛語區(南昌)以北的地區,則全部使用筷子稱呼,這說明筷子稱呼是從北向南流傳的。

中原筷子使用主要傳至朝鮮、日本、越南這些地區漢文化圈。這三個國家與中原農耕文化相同,雖有大面積沿海,但還是以農耕文化為主,飲食以農作物為主,飲食文化相近,所以選用餐具與中原相同,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各國根據自身飲食習慣有所改良。比如我去日本,就當地人介紹日本筷子特點是細長,而且用於夾取食物的一邊比較尖,這樣方面夾生魚片。

泰國等就不屬於漢文化圈,泰國人吃飯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子跟叉子,刀類是對肉類的切個,泰國早期飲食習慣也是肉類比較少,所以一般沒有刀子。

印度人傳統「手抓飯」,用手來拿取食物,比較有代表性,洗乾淨手後,可以自由用餐。印度規矩一定要用右手吃飯,給別人遞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右手乾淨,左手臟。但印度人現在到外邊餐廳用餐,都是用刀叉吃飯,只是私下非正式場合才用傳統的手抓飯。

非洲用餐,一般是一個飯盒和一個菜盒放在中間。每個人用左手按住飯盒或菜盒的邊沿,用右手的手指抓自己面前的飯和菜,送入口中。客人吃飯時應注意的是,切勿將飯菜撒在地上,這是主人所忌諱的。飯畢,長者未離席時,晚輩要靜坐等候;子女離席時 ,須向父母行禮致謝;客人則應等主人吃完後一道離開。當然現代的非洲,使用刀叉已經非常普遍。

現代美洲人和歐洲人一樣,用餐都是用刀叉,包括美洲的土著人也是用刀叉。要說歐洲人到美洲之前,類似印度和非洲,用手抓吃飯。但居住北極圈的土著人和居住亞洲北極圈的土著人一樣,是吃大類魚類食物,是用刀子來吃。

西方是使用刀叉餐具,是不使用筷子的民族最具有代表性餐具,因近代西方文化流行,刀叉餐具在世界各地都非常流行,刀叉勺這些餐具比筷子更適合對肉類、魚類的進食,沒有發明自己餐具的民族,現代大多是選用西方的餐具刀叉勺。

筷子是農耕民族文化的產物,主要使用夾植物蔬菜等,但北方民族包括蒙古草原民族和滿洲漁獵民族,北方民族食用肉類比較多,所以蒙古人和滿洲人傳統的餐具是解食刀,蒙古人傳統飲食一牛羊肉為主,所以要大量使用刀,喝馬奶、酸奶子等直接用碗或勺。傳統蒙古餐沒有米面,所以不用筷子。但一些蒙古部落引入筷子,是作為舞蹈的道具,就是蒙古舞中著名的筷子舞。

滿洲人比較善於學習和融合各種文化,滿洲人有漁獵經濟,後也發展有一部分農耕,所以餐具就由單一的刀子變革為筷子和解食刀一起放刀鞘里,為一套餐具,並要求隨身攜帶,實行分餐制度,一起用餐的時候,就各自拿自己的隨身攜帶的餐具。皇帝有時候會賜宴席,見到有的滿洲人沒有隨時攜帶餐具,就要申斥,要求務必保持滿洲舊俗。

藏族也一個古老而有自己獨特文化的民族,藏族是多種用餐工具,一般吃飯用勺子,糌粑揉著可以半干吃的是手拿著吃,對牛羊肉要用刀剃下來吃。

餐具刀叉和筷子代表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刀叉餐具來源有武器的作用,所以這些民族更為尚武。而筷子最初就是兩個木棍,沒有武器的作用,與農耕文化更為密切,可以作為農耕文化的符號。還有,用刀叉等民族,一般是分餐制,更為重視個人隱私,而筷子一般是用來集體吃飯,也是舊時中原宗法家族體現,缺乏對個體的重視與尊重。滿洲族則是一個奇特的民族,使用了代表兩種文化不同的餐具筷子和解食刀,說明這個民族即有尚武精神,又有使用筷子的勤勞。即尊重個體利益,又重視集體的作用。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原創作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富察春兵 的精彩文章:

重修馬佳氏族譜序
烏拉街的歷史

TAG:富察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