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導條約》到底怎麼回事?伊核、朝核,路在何方?聽軍控專家沙祖康一一點評

《中導條約》到底怎麼回事?伊核、朝核,路在何方?聽軍控專家沙祖康一一點評

【環球時報報道 特約記者 杜平】隨著本周一伊朗宣布低濃度濃縮鈾存量超過300公斤,即2015年伊核協議允許的上限,中東局勢驟然變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前一天,朝美最高領導人「戲劇性」地在板門店實現會晤。核,這個當今世界繞不開的話題正變得越來越「熱」。其實,除了前述長期難解的地區核難題,全球最大的兩個核國家簽署的一項里程碑式軍控條約最近也出了意外——今年2月,美國宣布暫停遵守《中導條約》並啟動退約程序,7月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暫停履行《中導條約》的法律。離奇的是,美國方面還硬扯中國應加入新條約的談判當中。該如何看待當今世界的這些熱點核問題?筆者就此專訪了中國著名外交、軍控專家沙祖康,沙大使曾任外交部軍控司司長、中國前駐聯合國裁軍事務大使以及聯合國前副秘書長。

《中導條約》

中國應加入談判?別忘了這段歷史

杜平:圍繞《中導條約》,美俄分歧很大,此前美國還表示新的條約談判應有中國。中國真有可能被拉進去嗎?

沙祖康:首先咱們要講歷史,《中導條約》怎麼來的?上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及其各自率領的北約和華約組織關係實現緩和,這是一個大的背景。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國家認為應該利用這一時機,推動中程導彈的削減和銷毀。

為什麼是中程導彈而不是別的導彈?根據美蘇達成的概念,中程導彈是打不到彼此的,比如從蘇聯以莫斯科為出發點,打不到美國邊界,或者從華盛頓發射出來打不到莫斯科,這樣的導彈叫中程導彈,所以其定義是500公里到5500公里。但這樣一個射程範圍能打歐洲,所以歐洲感覺到威脅。從這個意義上講,談判和締結《中導條約》是歐洲各國人民的一致期望。跟亞洲沒關係,從來沒提到在亞洲的問題。

第二點,談判是美蘇兩家的事,當時沒有任何人提出要英國參加,也沒有人提出要法國參加,更談不上要求中國參加。而且當時的情況是美蘇最擔心中國參加,害怕中國參與,害怕中國反對。它們各自,主要是美國曾多次做中國的工作,包括做鄧小平同志的工作,做我們中央最高領導同志的工作,希望我們能夠接受由美蘇兩家來談判、締結禁止和全部銷毀中程導彈的條約。當時我們的立場是:歐亞安全同等重要,部署在歐洲和亞洲的中程導彈應該同時、同步、全部徹底,並就地銷毀。當時,我作為主管軍控和裁軍事務的代處長,有這樣的表態,也是中央批准的。

蘇聯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國家,因為《中導條約》只適用於歐洲,那麼蘇聯部署在烏拉爾山以東地區的中程導彈就不需要銷毀,這是屬於亞洲範圍的。而以烏拉爾山為圓心,用5500公里為半徑進行一圈掃描,那麼射程連印度尼西亞都包括進去了,日本、韓國、朝鮮、中國就更不用說了,幾乎覆蓋了整個亞洲。這就解釋了我們提到的「歐亞安全同等重要」。所以在中國政府號召和推動之下,我們動員了所有亞洲國家,包括當時尚未建交的韓國和(處於斷交狀態的)印尼等,形成一致聲音,要求部署在亞洲的中程導彈也予以銷毀。

在推動締結《中導條約》這個問題上,第一,是他們害怕我們反對,希望得到我們的支持,有求於我們;第二,在中國推動之下,締結了一個相對公正的,就是把所有部署在歐洲和亞洲部分的中程導彈全部銷毀的條約。從核武器裁減這個角度,嚴格來講,這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真正意義上的核裁軍條約。

《中導條約》維護了亞洲和歐洲地區的安全和利益。今天,美國要求中國參加《中導條約》,理由是中國在發展中程導彈,但什麼是戰略導彈,什麼是中程導彈,什麼是戰術導彈,這些定義都是美蘇兩家定的,用是否能夠打到對方這樣一個距離來進行規定的。對於中國來講,中國沒有它們意義上的中程導彈,中國所有的核武器都是戰略性的,《中導條約》根本與我們沒什麼關係。

杜平:前不久中國領導人訪俄,雙方簽署聯合聲明,涉及預防性的軍控外交等,這個事怎麼理解?

沙祖康:我覺得有一點應該是很清楚的,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蘇或中俄關係經歷了曲曲折折,有很多成功經驗,也有一些波折,但今天的中俄關係是70年來最成熟的,處於最好的階段。具體到中導問題,俄羅斯的態度非常之明確,認為這是俄美之間的一個條約,美向俄提出要求中方參加,俄向美表示中國不想參加。

核不擴散機制

20多年前的「奇蹟」意義重大,中國在其中作出巨大貢獻

杜平:對於中國自身的核政策,包括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其實民間有一些不同看法。我們是出於什麼樣的政策考慮而作出這樣的承諾的?

沙祖康: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中國是5個合法的核武器國家,換句話說,其他擁核國家不合法。這個定義不是我們定的,是美英法蘇定的。談到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個政策,首先要講中國為什麼要發展核武器。因為在全世界所有國家,特別是參加聯合國裁軍談判會議的65個成員,即在軍事上有重要意義的國家當中,中國是受到核訛詐、核威脅最多的國家。僅美國對中國進行的核威脅至少就有五六次——朝鮮戰爭時,杜魯門政府的麥克阿瑟將軍提出要對中國使用核武器;因朝鮮戰爭進展不順,艾森豪威爾總統上任後,他在1952年提出要對中國使用核武器;1963年,肯尼迪政府提出要用核武器對中國的核設施採取「先發制人的打擊」。

其次,在中蘇關係不好時,具體來說就是1973年,蘇聯方面也提出要對中國的核設施進行所謂「先發制人打擊」。已經解密的公開文件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中國是唯一受到兩個核超級大國實實在在核訛詐、核威懾的國家。

我們發展核武器完全是被迫的,是在核訛詐、核威懾的情況之下被迫作出的一種選擇。1964年我們第一次爆炸核武器的當天,中央政府就發表聲明,中國主張無條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國的核武器完全是為了自衛,是為了推動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我們的政策是一貫的。對有核武器國家,我們承諾無條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對無核武器國家和地區,我們提出無條件不使用和威脅使用核武器。中國是唯一作出這一承諾的核大國。

杜平:核不擴散機制本身很好,但世界範圍內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減反增,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沙祖康:這個問題說來話長。在國際軍控和裁軍領域,有一個最重要的條約,就是1968年談成締結、1970年生效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在整個核裁軍領域,從雙邊角度看,應該是有進展的,從多邊角度講也是有進展的,但對於廣大無核武器國家來說,它們是很不滿意的。在防擴散領域,有核武器的國家,特別是西方往往過多強調核武器擴散,對和平利用核能的問題重視不足,這始終是一個長期有爭議的問題。但是,1995年在決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是否延續的關鍵節點上,出現了幾乎讓世人感到震驚的奇蹟,那就是所有締約國通過協商一致的方式,選擇了條約的無限期延長。

當年,由於中國的特殊地位,既是核武器國家,又是發展中國家,美國等發達國家信任我們,發展中國家也信任我們,中國利用這樣的處境和條件,作出了貢獻,促成了條約的無限期延長。假如這一條約沒有得到無限期延長,而是僅僅延長25年,這就意味著,所有條約締約國,也就是無核武器國家,可以利用25年的時間不慌不忙地準備發展核武器。到第26年,他們就可以合法擁有核武器。那將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

至於在核不擴散機制下核國家越來越多,這種說法既對也不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約束的是締約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當時是公認的核門檻國家,但不是締約國,從法律上講,條約對它們沒有約束力,對當時的180多個國家來說,卻是有法律約束力的。另一方面,以前只有5個核國家,現在變成9個,增加了印度、巴基斯坦、朝鮮還有一個不明不白的以色列,因此核武器擴散也是事實。這個條約對於維護戰後幾十年的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一定要加以精心維護。現在美國正在「退約」「退群」,我個人認為,就算美國什麼條約都退出,如果它還算明智的話,《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不會退。

兩大核熱點

伊核與朝核,路在何方?

杜平:在伊核問題上,形勢越來越緊張,但伊朗和伊核協議其他簽署方好像拿「退群」的美國沒有什麼辦法?

沙祖康:伊核協議不僅有八方同意簽署批准,其中包括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加上伊朗、德國和歐盟代表,更重要的是它得到安理會決議的認可和同意,所以是一個最具權威性,也就是嚴格法律意義上的國際公約,而且它是在美國推動下達成的。美國因內部情況的變化而退出條約,再通過「長臂管轄」對那些不願意退出條約的國家進行訛詐和威脅,開創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歐盟國家很為難,它們是美國的盟國,它們儘可能地想辦法保住條約,同時也在做美國的工作,但到目前為止很不成功。其他核國家也都一直強調要堅持這個條約。現在的問題是路在何方?

第一,從實際利益、法律、道義和維護自身信譽方面來講,歐洲是真心誠意地希望維護這個條約的。第二,由於地緣政治原因,伊朗一旦出事,一旦發展核武器,影響面是巨大的,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歐洲國家。我個人認為,條約締約方必須嚴格遵守國際法,嚴格遵守這個條約,不管美國採取任何行動,我們都應該堅決頂住它的壓力,不惜任何代價。問題是這個代價有多大,你承受得了嗎?歐洲這裡面有一個暫時利益和長遠利益的考慮,暫時來講,出現一些經濟損失,但長遠來看是維護國際法的尊嚴,反對單邊主義。如果除美國以外的所有國家團結一致,華盛頓能對所有國家實行「長臂管轄」嗎?如果這樣做,美國將付出多大代價?

杜平:另一個熱點就是朝鮮半島,朝美領導人雖有了幾次會晤,但目前又呈現出僵持狀態。朝核問題路在何方?

沙祖康:談到現在的半島核危機,應該說2017年是最危險的一年,大家都在擔心擦槍走火,事情已經發展到極端。到了2018年,在各方努力推動之下,包括特朗普先生本人努力之下,實現了在新加坡的美朝首腦會晤,並且簽署了聯合聲明。第二次在河內的會見,沒有達成協議,但大家的表態還是積極的,還要繼續談。應該說,朝核問題從危機狀態走出,已經基本上得到緩和。

朝鮮問題很複雜,從上世紀50年代持續到今天,我們不應期望它在一夜之間解決。那麼怎麼解決?關鍵是解決美朝的核心關切。對於美國來講,它的核心關切是朝鮮必須去核;對於朝鮮來講,美國必須提供安全保障,當然還有其他要求。朝鮮發展核武器,你說對也好錯也罷,它的安全關切是實實在在的,問題是怎麼來解決這個核心關切?

從朝鮮方面來講,它為了體現誠意,採取了一系列實際行動,我們必須予以公正評價。第一,朝方宣布改變戰略,放棄核武器,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這樣一個政治性、戰略性的轉變,我們必須予以認可。第二,同意實現無核化,而且實際上幾乎是出人意料、在沒有任何人暗示和要求的情況下,主動炸毀核設施。對朝鮮來說,除了安全這個核心關切,還有一個是制裁。朝鮮認為,隨著它採取行動,根據聯合國的相關決議,應該逐步放寬對其施加的經濟制裁。問題就出在這裡,美國一方面表示讚賞,但沒有採取對應的措施。雖然它說了很多,但實際上並沒有做。當然,要說它一點沒做,它也做了一些。比如說,大規模的軍演,它停止了,由實際的軍演改成沙盤推演等,有一些表示。我覺得,對這些表示,哪怕是最細小的表示,我們都應該給予支持。

應該說,在朝核問題上出現了一個相對來說大的轉折,但目前還處於一種僵持的狀態,同時我們必須看到談判的大門還是敞開的,我們有理由對這個問題表示謹慎的樂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路透:如封殺華為中興,歐洲建5G要多花4287億,晚一年半
特朗普訪日,一艘美軍驅逐艦「消失」?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