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當你迷茫時,讀一讀蘇軾這首詩:世間萬物,不過如此

當你迷茫時,讀一讀蘇軾這首詩:世間萬物,不過如此

每個人這一生都有些莫名其妙的執著,也許是一個人,也許是一件事,也許是一個地方。

看不開,參不透,放不下,所以才會迷茫,才會痛苦。

當我們看開,放下,便會豁然開朗,就像蘇軾寫給兒子的那首《廬山煙雨》所言:世間萬物,不過如此。

當你迷茫時,讀一讀蘇軾這首詩:世間萬物,不過如此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全詩如下: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是蘇軾臨終時給小兒子蘇過手書的一道偈子,以一個歷盡滄桑的老者口吻,敦敦教導兒子。

他因為「烏台詩案」一路貶謫,黃州惠州儋州,直到64歲,朝廷大赦天下,他才蒙恩結束流放生涯。

此時的他已不是當年那個躊躇滿志,一心報國的慷慨之士,仕途的坎坷,生活的艱辛,讓他對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當時他在北歸途中聽說兒子蘇過要去中山府出任通判,於是寫下了這首詩,道盡了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擔憂和疼愛之情。

這首詩開頭和結尾一模一樣,卻不顯啰嗦,反而揭示了人生哲理,不得不說大文豪就是大文豪。

當你迷茫時,讀一讀蘇軾這首詩:世間萬物,不過如此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

廬山神秘美麗的煙雨,浙江宏偉壯闊的錢塘大潮,天下聞名,如果此生無緣一見,怕是會抱憾終身。

從詩歌開頭我們便不難看出詩人對廬山和浙江的風景心馳已久,魂牽夢縈,總覺得若不能身臨其境,一攬芳華,千般遺憾,此恨難消。

後來蘇軾也曾到過廬山,「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他也曾出任杭州刺史,西湖、錢塘江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向蘇軾一樣對於一個人或是一個地方,心心念念,總覺得若不能滿足,此生便不算圓滿。

只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當我們得到了,看膩了,也許又會有另一番景象。

當你迷茫時,讀一讀蘇軾這首詩:世間萬物,不過如此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當他飽覽廬山煙雨,一觀錢塘大潮,發現其實也不過如此。

詩歌兜兜轉轉又回到了開頭的廬山煙雨,只是末尾這句的韻味卻已不同於第一句了。

當時他是嚮往的,如今見過了,看多了,竟覺得當初魂牽夢繞的美景,亦不過如此。

是廬山煙雨不神奇嗎?浙江大潮不壯觀嗎?還是詩人不喜歡呢?

其實煙雨依舊迷離朦朧,大潮依然波瀾壯闊,只是他的心境變了。

當初汲汲營營,苦苦追求,可當它真的在你眼前揭開神秘面紗,那份神秘感消失了,那份求不得被滿足了。

所以景色依舊,而他卻少了當初的那份心潮澎湃。

蘇軾這一生詩意禪趣,尤其到了晚年,參禪已深入堂奧,這首詩便是悟道中的上乘之作。他借這首詩,以自身的經歷,警醒兒子:世間萬物,不過如此,不要過於沉迷,也不要過於執著。

這是一個老父親對兒子的拳拳愛意。

當你迷茫時,讀一讀蘇軾這首詩:世間萬物,不過如此

佛說:「人生有三苦:一苦是你得不到;二苦是得到了,發現不過如此;三苦是你輕易地放棄了,後來卻發現原來它是那麼重要」。

既然得不到,得到,放棄都會痛苦,那麼何不瀟洒一些呢?

浮世繁華,紅塵一夢;聚散離別,彈指流年;如夢如幻,煙消雲散。

我們總想抓住什麼,卻總是徒勞無功。

到最後,我們會發現,世間萬物都如廬山煙雨,浙江潮,不過如此。

人生不在於身在何處,而在於心往何處。

何不保持一顆平常心?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