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有生之年,真想親眼看看這些人手中把玩的光與影啊!

有生之年,真想親眼看看這些人手中把玩的光與影啊!

近幾年國內的打卡地標層出不窮,反正這股「網紅建築」打卡風氣也開始蔓延到了國內。

就在最近,浙江義烏大劇院最近釋出的設計圖又引起了熱烈的討論。

這座靈感源於「帆船」的劇院,屋頂有著通透輕盈的材質。

一片片幕牆層疊交錯,形成「近是『檐』,遠是『帆』」的觀感,在光線的照耀下,又是一番光影交錯的藝術景觀。

從這座劇院的設計規劃就可以看得出來,光與影的藝術早已打破了行業的壁壘,成為了各個領域裡都會熱情擁抱的元素。尤其是在科技手段的幫助下,光與影更成為了我們可以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真正「通感」的美學素材。

擅於運用光影的藝術大師有很多,他們有的運用光與影來實現視覺上的瑰麗呈現,有的則利用光與影來敘事甚至造物,讓無形之美有了實體。

藝術家 Miguel Chevalier 善於通過捕捉各色事物的光影圖像,將它們與周遭環境結合到一起,從而創造出新的光影藝術圖畫。

最令人驚嘆的,就是2015年他在英國國王學院禮拜堂舉行的光雕表演秀。

藉由電腦程序進行即時演算,藝術家把包含天文、物理、生物科學等等廣大的劍橋大學學術研究主題,以電腦數位化的語言進行重新描繪。

從而形成擁有各自領域辨識度的圖像,再投放進這座擁有五百年歷史的禮拜堂里。

十六世紀以來就佇立於此的哥特式建築,在剎那間幻化為浩瀚星空,彷彿化身為電影中的「霍格沃茨」魔法學院。

整個空間在藝術家 Miguel Chevalier 的巧思安排下,室內的屋頂與牆壁充滿了用光影譜寫的故事,為古迹增添了新活力。

難得的是,這位藝術家並非用光雕藝術來製造渲染一些華麗場面,而是通過光影來講述歷史建築、學術知識——光影所編織的圖像已成為了 Miguel Chevalier 獨特的敘事方式。

喜歡將虛無縹緲的光影作為自己創作材料藝術的大師有很多。

美國藝術家布賴恩·馬修·哈特(Brian Matthew Hart)的作品很有辨識度。

同樣是用「光」來作畫,他的作品並不是捕捉光線,而是利用光的軌跡,把它當做可以隨性揮灑的線條。

並把這些產自光的軌跡線條,變為一幅幅塗鴉風格的畫作。

這些畫作的靈感不僅源自於這位藝術家的生活場景,也源於他自己對於人文風情的獨到理解。

和以往那些只是單純線條字母的光學塗鴉相比,Brian Matthew Hart的光學塗鴉非常複雜,線條也更具有連貫性。

這些看似潦草的線條恰恰賦予了圖像以動態感,看起來富有生命力。

他因創建技術複雜的圖像而聞名,比如著名的光學塗鴉畫作「暗水」和「花園」,布萊恩拍攝了200張單獨光學取景,合併創造出一幅宏大的圖像。

為了能夠更好地用「光」來講故事,他開發出一種新的光繪作品創作途徑——

由於光的難以捕捉性,普通的光學塗鴉製作曝光時間大約在三分鐘左右,大多還需要依次分成幾個鏡頭拍攝而成。

但布賴恩的作品大多一氣呵成,他想方設法將曝光時間延長至20分鐘以上,足夠他對場景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進行了錯綜複雜的追蹤。

撇開這其中需要高度精神集中的「作畫過程」不講,布萊恩的畫作總能給人一種富有生活氣息的親切感,他手中的「光」充滿了鮮活的運動軌跡。

有了「光」自然也有「影」,山下工美( Kumi Yamashita )就是這麼一位擅用「影子」講故事的日本藝術家。

她的藝術裝置材料很簡單,大多都是紙張、積木等常見物品。

在固定角度的照射下,這些看似略微褶皺的普通紙片與散亂擺放的積木,總能投射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圖案。

在藝術家的巧妙安排下,光和影呈現出生動的形象,就像是人在不經意間做出的某種動作而生成的影子。

從裝置的整體上來看,「字母」與「人影」的組合畫面很值得推敲。

光與影在 Kumi Yamashita 的眼中是一對「伴侶」——它們緊緊纏繞在一起,互相給予存在和生命。

Yamashita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來向人們展示這方無窮無盡的世界還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她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作品,繼續激發大家在各個領域的探索熱情。

和山下工美一樣喜歡利用空間和光線來創作的當代藝術家,還有James Turrell。

不同於山下工美作品中細微的光影變化,James Turrell的作品取景於更大的空間光影變化。

作為當今全世界最受尊敬、最熱門,也最神秘的藝術家之一,Turrell的作品自1967年來,已經在世界各地舉辦過160多次個展,更是被超過70多個國際藝術機構收藏。

在他的作品中,色彩被光賦予了生命與情感,人們所處的三維空間也因無處不在的光而被延展成平面。

Turrell擅用大面積的色域,並且不同的色彩之間沒有明確的邊緣線,視域也因此被延伸至無限遠,整個創作空間也變得模糊虛幻了起來。

身處的地方不再是一個具象的空間,而是被剝去一切外在束縛,遁入冥想狀態的精神世界——這就是 James Turrell 的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

James Turrell的個人故事也藏在自己光與影創造的系列作品之中。

他將自己年幼時參加教會集會的經歷融入在著名「Skyspaces」系列裝置里——

Turrell在一個房間的天花板上開了一個天窗,通過不同光線在房間內的投射來改變觀眾對「天空」的感知。

Turrell把自己童年對於「教堂天花板」的想像,轉變為「 Skyspace 」藝術裝置房間中有著各色各樣色彩的「天空」。

這種標新立異的「童年故事」延展,真的很有趣了。

光學和光藝術領域公認的傑出藝術家,還有安哲鉉( Chul- Hyun Ahn )。

他擅長將熒光、色彩和幻象結合到一起,並以此來創作藝術雕塑,具象地呈現「無限」之美。

安哲鉉本人著迷於虛空的概念及其無限的本性,而「光」是他用來探索這個概念的理想媒介。

在他與 La Prairie 萊珀妮合作推出的藝術裝置《清透》中,就展示了一個無限反射的入口。

安哲鉉( Chul- Hyun Ahn )的靈感來源於 La Prairie 萊珀妮聚光科技對於光感、色彩和反射原理的解析,他將幾何形狀以及禪學裡的冥想,轉化為光與空間相結合的科技感藝術雕塑。

觀眾可以通過該入口進入想像的空間。一層一層的鏡子,讓人聯想到肌膚層,光在該作品內反射,營造出空間擴展的明亮幻象。

通過燈光雕塑所展現的無限圖像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藝術家希望能夠喚起人們對光的轉化能力的感知和沉思。

不論是「光學塗鴉」還是安哲鉉的「無限空間」,這些藝術家都擅長用光作為語言來講故事,他們把光所造成的色彩與反射,作為自己的設計材料,從而創作出令人稱讚的藝術品。

作為護膚界的翹楚,La Prairie 萊珀妮不僅善於發現藝術美,他們本身也是擅長用光作為藝術語言的大師。

多年以來,鑽研聚光科藝幾乎成為了 La Prairie 萊珀妮特有的「必修課」,La Prairie 萊珀妮科學家們致力於解讀如何使肌膚能夠保持亮白光采。

在研究過程中, 他們發現對光具有關鍵影響的兩大因素:色彩與反射。

通過不斷的實驗,La Prairie 萊珀妮發現了維持肌膚透亮光澤的兩大要點。

其一,是肌膚天然所具備的反射光線能力。

這樣的能力與肌膚的彈性有關,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導致肌膚彈性流失,肌膚表面的光滑度也會隨之受到影響,從而使得肌膚反射光線的能力因此而減弱。

第二點,每個人的膚色由不同肌膚層次中的天然色素(灰色、棕色與紅色共同顯現)構成,這些「色彩」受到暗斑、角質層與泛紅現象影響——若是皮膚長期曝露於陽光中的紫外線、紅外線以及電子屏釋放的藍光之下,上述的問題都會隨之而產生,使得肌膚不復年輕時的自然健康光感。

同樣,隨著歲月流逝,色素的變化也會變得尤為明顯,肌膚層次受到不同程度膚色不勻問題影響,難以維持年輕透亮。

也就是說, 「色彩與反射」這兩大肌膚密碼不僅是維持肌膚瑩白透亮光澤的要點,只要破譯了它們,就能找到肌膚問題的根源,令肌膚保持亮白與光澤。

對於肌膚的「反射光澤」原理,La Prairie 萊珀妮也為大家準備了一支視頻進行詳解——

作為護膚屆的光影大師,La Prairie 萊珀妮自然會針對「色彩與反射」這兩大肌膚密碼進行新的「藝術創作」。

這就有了 La Prairie 萊珀妮純皙緊緻珍珠囊精華液,與 La Prairie 萊珀妮純皙緊緻滋潤面霜——這兩大集合了 La Prairie 萊珀妮科學家們鑽研成果的煥白甄品。

La Prairie 萊珀妮將聚光科藝融入進這兩款作品之中——

「純皙緊緻珍珠囊精華液」,專門針對擾亂肌膚無瑕度的三重膚色不勻問題,美白過程日益可見。

「純皙緊緻滋潤面霜」則加強肌膚的緊緻彈性,強化肌膚的光線反射力,讓肌膚展現亮白光彩,從而打造勻亮緊緻的面容。

這兩大甄品都蘊含了 La Prairie 萊珀妮特有的黃金魚子精華,這種珍貴的成分更能起到再度強化肌膚的光線反射力的作用,使得膚色逐漸勻亮,細紋愈現平滑。

若是兩相搭配使用,還能夠升華 La Prairie 萊珀妮聚光科藝,從而開啟「流光溢彩」的新篇章。

世上運用光影來講故事的藝術大師有很多,但屬於肌膚的光影藝術大師,La Prairie 萊珀妮必定能作為其中翹楚,並在這一領域道路上繼續鑽研探索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良先生 的精彩文章:

跟杜鵑聊聊那些年她走過的秀,以及拍過的電影
美國最後一位真正的名媛,走了

TAG:吉良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