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和珅絕命詩爭議不斷,多數認為是毒咒,但還有一種解釋更為合理

和珅絕命詩爭議不斷,多數認為是毒咒,但還有一種解釋更為合理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太上皇乾隆卒於養心殿,初八日,嘉慶帝便將和珅拿入刑部大獄,十八日和珅被賜自縊。十五天的時間,權臣和珅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後一程,不過在刑部大獄的十天里,和珅寫了三首詩,其中兩首寫於元宵節,而最後一首是在和珅死後才被發現的,對於最後這首詩,歷來存有很多爭議。

和珅臨死前寫下這幾首詩想表達什麼,是對嘉慶帝的不滿還是另有隱情?

我們先來看看和珅元宵節所作的兩首詩,其一:

夜色明如許,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

室暗難挨曉,牆高不見春。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

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餘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寫這首詩的時候,和珅已經在獄中呆了七八天,該想的都已經想了很多遍。可以看出,詩中並未發現和珅有何不滿之情,也不見憤懣,甚至也不多寫委屈,突出的是反省和悲傷,為自己二十餘年的宦海跋涉,為自己的過人才華,也為自己對乾隆皇帝的忠貞。

第二首仍然是以月色入筆: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憐此夜月,分明照愁人。

思與更俱永,恩隨節共新。聖明幽隱燭,縲紲有孤臣。

兩首詞中都有一個詞「孤臣」。曾幾何時,朝中第一重臣和珅竟以「孤臣」自況了,而字裡行間,則仍在向皇上表達忠誠,仍在委婉申訴,仍未放棄求生的努力或掙扎。

正月十八日,嘉慶帝頒布了處死和珅的諭旨。但從文獻史料中可以得知,嘉慶帝對和珅的審判似乎並不順利。與和珅同時被拿下的軍機大臣福長安,寧死也不檢舉和珅,負責主審的幾位親王,平日多與和珅交好,也難以審下去。儘管和珅最終被定下了「二十款大罪」,卻沒能如嘉慶帝所願,有所謂的大逆罪。

大清律法向來有「議親議貴」這一條,即親貴之人可以從寬處置。但在上諭中,嘉慶帝指出和珅喪心昧良、不齒於人類,不應援引「八議」減罪。和珅是乾隆朝大學士、軍機大臣可謂貴,又是乾隆帝的親家,可謂親,此時的嘉慶帝絕口不提他是皇親國戚,不提皇妹的一次次哭訴,而是以和珅曾是先皇親信大臣為由從寬處置。

客觀地說,以和珅的罪名能獲賜自縊也是皇恩浩蕩了。據記載,行刑之時,刑部司員耆英(後來簽訂《南京條約》的欽差大臣)隨同監視,但見和珅於磕頭謝恩後,接過欽賜的白綾,仰首看天,又俯視地下,嘆了口氣說:「我是個痴人」。此語看似自責,實似責人,卻沒了舊日的逼人鋒芒。

和珅絕命詩為何版本不一,其中四個字為何引來種種猜測?

和珅死後,其絕命詩在衣帶間被發現,又稱衣帶詩,這首詩在民間流傳甚廣,通行的版本是:

五十年來幻夢真,今朝撒手謝紅塵。

他時水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後身。

和珅雖不是科舉正途出身,但不可否認他的在文學方面有著較高的造詣。他讀過很多遍《紅樓夢》,這首絕命詩就頗有點紅樓意蘊,幻夢、撒手、紅塵、香煙、後身,寫來若真若幻。

這首絕命詩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難解之謎,具體指的就是第三句的「水泛含龍」,這四個字沒人能考證出於何典。因此,引出了種種猜測,大都認為和珅死前對朝廷充滿怨恨,並指出這四字是一種惡毒的詛咒,且指向了後來的慈禧太后和大清滅亡。

有人引用了《國語·鄭語》中的「夏桀龍漦」的典故,說夏朝末期有二神龍止於龍庭,夏後得龍漦(傳說中的龍的唾液)而秘藏之,數百年後被周厲王發現,龍漦流出,化為玄黿,宮中女子遇而受孕,生下褒姒,西周因她而亡。論者以這個女色亡國的典故,隱指後來的慈禧太后的橫空出世,說她是為和珅復仇,禍亂大清。

還有的則是在字面上下功夫,認為「水泛」為前一年,即嘉慶三年河南的黃河大決口,而「含龍」二字,則是說女主籍水患降生。說來說去,還是落到了三十餘年後慈禧太后的出生,當年黃河河南段又是大決口,竟說這個女嬰就是和珅的後身,代為復仇雪恨,並最終葬送了清廷。

顯然,以上這兩種說法都經不起推敲,那麼」水泛含龍「究竟作何解呢?

《清通鑒》卷一五六收錄了此詩,在該卷的末注中,稱采自《李朝實錄·正宗大王實錄》卷五一。不過在《李朝實錄》和《朝鮮王朝實錄》中卻有出入,記載的卻非「水泛含龍」,而是「水汛含龍」,原文是:

「正月十八日,賜帛自盡。和珅臨絕作詩曰:『五十年來幻夢真,今朝撒手謝紅塵。他時水汛含龍日,認取香煙是後身。』遂自縊死。」

這段文字具體的的記錄時間為李朝正宗二十三年三月三十日,朝鮮的曆法和清代是相同的,這個時間對應的便是嘉慶四年三月三十日。按照朝鮮舊制,凡使臣出使大清,都應將親身經歷和聞見之事及時列款上奏。此時距離和珅之死不遠,使臣徐有聞也算有心,記錄了下來呈送給了朝鮮國王,這也是和珅絕命詩的最初記載。

徐有聞並非是親歷之人,也是聽說了和珅的這首絕命詩。後來有人經過考證,認為《李朝實錄》在整理時出現了錯誤,先是將詩中的「睢」字以誤認為「水」,又將「合」字誤認為是「含」。如此一來,「水汛含龍」的原句應是「睢汛合龍」。

假如真是「睢汛合龍」那麼就很好解釋了,嘉慶三年朝廷面臨最大的一件大事,便是黃河河南境內的大決口。決口出現在睢州上汛河段,當地恰有古地睢口,因此時人便有「睢汛」、「睢口」之稱。

這次黃河決口引起了太上皇乾隆和嘉慶帝的高度重視,原擬定河道官員要在年前堵住決口,但東河總督在臘月間上奏,稱睢口雖僅留十八丈,可連日大雪嚴寒,請求緩合龍。當時乾隆病重,嘉慶帝批諭准行。不過,這個決口始終是太上皇、皇上的心腹大患。

死到臨頭的和珅,在絕命詩中想表達的,正是期盼睢口合龍與水患結束。而按照常例,黃河決口的每一次成功合龍,對於朝廷來說都是一件重大的喜訊,照例要頒旨賜大藏香二十支,由河道官員祭祀河神。

參照具體的事件,那麼和珅絕命詩中的最後兩句應是:「他時睢汛合龍日,認取香煙是後身」,白話文的意思就是:等到睢口合龍的那一天,在祭河神的裊裊香煙中,你們就會看到我的忠魂。

想來和珅在寫下這首絕命詩的時候,大約也不會期望嘉慶帝的赦免恩旨。和珅畢竟是絕頂聰明之人,雖然身陷囹圄,但仍能選擇最恰當的行為,不去抱怨,甚至也不絕食流淚,而是將自己的死與解決黃河泛濫相連接,借詩抒發最後的忠懷。或許,這才是真正的和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太平天國的軍師、丞相、指揮、檢點等職,是文官還是武官?
相比道光打補丁不捨得吃雞蛋,康熙的節儉顯得更加真實可信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