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龍城飛將在,龍城飛將指李廣還是衛青?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句詩但凡上過學的都很熟悉,出自於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的《出塞》。但是對「龍城飛將」指的是誰卻有不同的看法,教科書上解釋為飛將軍李廣,也有人認為是單指大將軍衛青,還有人認為指兩個人:衛青和李廣,到底哪種看法更合理一些呢?
讓我們先看一下王昌齡寫這首詩的時代背景,這首《出塞》的寫作時間大概是725年前後,當時是唐玄宗時期。二十多歲的王昌齡正準備投筆從戎,在河西玉門關外體驗邊塞生活,有感而發而做出此膾炙人口的詩作。
當時社會什麼是個情況呢?唐初征服西域,設置安西四鎮,唐高宗時四鎮屢次失守,至武則天時,王孝傑等率軍擊破吐蕃,收復安西四鎮、並加強邊塞防禦後,塞外對大唐的襲擾主要來自於位於青藏高原地區的吐蕃,河隴地區是雙方主要交戰區,但是大唐當時還是國力強盛時期,並無大礙。王昌齡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才有感而發,如果像漢朝一樣擁有「龍城飛將」,就可以解決邊塞問題了。那王昌齡心目中的「龍城飛將」到底是指誰呢?
一、李廣說
李廣說認為詩中「龍城飛將」指李廣,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李廣擁有「飛將軍」的美名,這和李廣的傳奇經歷和強悍的個人騎射能力有關,可惜生不逢時。(二)、李廣在防守匈奴方面是有很大功勞的。平定七國之亂時,李廣一戰成名,之後他的一生大都在北部邊疆防守匈奴,歷任上谷郡、右北平郡、代郡、雁門郡、雲中郡等地太守。而他鎮守的這些地方大都位於陰山一線,因而後面那句「不教胡馬度陰山」,就顯得合情合理了。(三)、「龍城飛將」就和「九原呂布」、「常山趙子龍」等這些出生地 人名號的說法類似。李廣是甘肅天水人,天水是伏羲、女媧、軒轅故里,古代就有龍城之名。
二、衛青說
衛青說認為「龍城飛將」指的是大名鼎鼎的漢代大司馬、大將軍衛青,主要原因在於:(一)、這種說法認為「龍城」指的是匈奴單于的王庭龍城,位於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境內。衛青的名氣實在太大了,戰績大家都很熟悉也不多說了,就幾個字足矣:奇襲龍城、漠南無王庭。正是他讓匈奴聞風喪膽,不敢再踏足陰山之南,正好和「不教胡馬度陰山」相呼應,順理成章。
(二)、我們一般看到「飛將軍」,都會第一反應想到李廣。「飛將軍」也可以說是李廣的專屬標籤。實際上,衛青奇襲龍城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用飛將軍一詞來形容他,也是可以的。而且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李廣雖然名氣大,但是論戰績和衛青比起來就差遠了。(三)、王昌齡可以說是衛青的鐵杆粉絲,對衛青的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可以想像在這樣一首詩中,對自己的偶像進行讚譽,是很正常的事情。
三、衛青李廣說
正是因為衛青和李廣二人名氣都非常大,對「龍城飛將」持不同看法的又都有各自的理由,很難斷定「龍城飛將」到底是衛青還是李廣,畢竟我們沒法去找王昌齡問出個答案來。衛青、李廣二人在漢朝對戰匈奴的過程中,一攻一守,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就有人認為,「龍城」對應奇襲龍城的衛青,「飛將」對應飛將軍李廣,王昌齡的詩中所說的「龍城飛將」實際上是統指像衛青、李廣這些在對抗匈奴的過程中做出重要貢獻的一類人。
至於上面的這三種觀點,你認同哪一種呢?王昌齡所處的時代,雖然吐蕃的不斷襲擾無法對大唐造成致命的威脅,但也讓大唐勞民傷財、損耗國力,因此他希望能出現強有力的將帥統領唐軍,讓吐蕃永遠無法進犯大唐,像漢朝那樣「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至於「龍城飛將」到底是指誰,其實已經無所謂了。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秦穆公為何要霸西戎,而不去爭霸中原?
※戰國七雄秦楚趙魏齊韓燕,第八雄是哪國?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