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左宗棠曾設立一哨所,民國時仍有人駐守,見我軍將士:換軍裝了?

左宗棠曾設立一哨所,民國時仍有人駐守,見我軍將士:換軍裝了?

眾所周知,中國是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坐擁960萬平方公里國土,還擁有全世界最為悠久的歷史。這些都是我們的驕傲,我們因祖國的偉大心生自豪,也因當下的和平生活而倍感幸福。然而我們卻總是遺忘,遺忘了在這偉大背後的那些默默付出的人。在和平年代,最辛苦最值得尊敬卻也最無存在感的人,必然要屬守衛邊境的哨兵們。

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左宗棠率軍收復新疆,在班師回朝途中,大軍經過賽圖拉鎮,左宗棠見這裡地理位置險要,還可直接通往印度邊界,於是命人在此建立了一座哨所,這就是賽圖拉哨所的前身。賽圖拉哨所,位於新疆和田地區賽圖拉鎮,距離皮山縣城約424公里,海拔3800米,不論天氣還是環境都十分惡劣。「賽圖拉」的稱呼,在維吾爾語中意為「殉道者」,這顯然是再貼切不過了,畢竟在這裡才能直觀地感受到自然的無情與人類的渺小,千百年來一直沒有人在此定居。

據賽圖拉鎮上居民介紹,這個距離鎮子有15公里的哨所,環境比鎮上更加惡劣。對於很多人而言,僅僅是普通的日常行動就可能產生高原反應,更別說哨兵們背著重物四處巡查,隨時面臨著死亡的威脅。哪怕是到了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賽圖拉哨所依然是個無法撼動的天險。需要指出的是,賽圖拉哨所負責巡邏守衛的區域非常寬廣,包括黑黑孜江干、三十里營房、康西瓦等,如果想全部巡查一遍,起碼需要三個月之久。因此很難想像,當時那些清朝士兵們是如何在這荒涼的邊境守衛祖國安寧的。

清朝滅亡後,這裡也有人駐守,不過囿於條件原因,人數不是太多。由於物資難以運達,哨兵們基本都靠撿拾牛糞來燒火取暖,以度過寒冷的夜晚和冬季。至於他們一般的伙食,基本上就是麵糊糊。同樣由於太過偏遠,雖然英國殖民者曾經覬覦此地,但是終究沒有發動侵略。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這裡也一直遠離戰火的紛擾,從這一點來說,賽圖拉哨所真正為世人所知,還是在建國後,而且還有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

在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曾經派人前往賽圖拉哨所換防,並告訴他們四年一換。建國後,當地部隊進行普查時發現了這一哨所,於是派出一支小部隊前往查看。哨兵們看到遠方來人,激動地喜極而泣,看到他們身上的軍裝不同,還好奇地問是不是又換軍裝了。他們卻不知道,民國政府早已垮台,現在已經是新中國了。解放軍士兵們看到他們身上破爛的衣服,感覺非常心酸,跟他們大概解釋了外面的變遷之後,一群人相擁而泣。

在此之後,當地部隊根據實際需要重新建立了一座哨所,左宗棠當年下令修建的賽圖拉哨所正式廢棄。在遷入新哨所之前,官兵們鄭重地將那些曾經犧牲的士兵們全部鄭重安葬,雖然其中既有清朝士兵,也有國軍士兵,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身份,那就是中國人。如今,我們之所以能夠過上幸福生活,就是因為還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或在沙漠,或在雪山,或在海上,默默無聞地堅守。也許某一天他們就會毫無徵兆地犧牲,也許他們不會被歷史所記載,但我們不應忘記,他們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存在感最低的蘇聯領袖,從貧農之子奮鬥到國家元首,卻沒有人記得
張作霖遇害後留下遺囑,不得放此人進入東北,事實證明他非常英明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