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晶元大伽曾制訂64位處理器規範 要幫助摩爾定律恢復魔力

晶元大伽曾制訂64位處理器規範 要幫助摩爾定律恢復魔力

星期天,同志驕傲大遊行使舊金山部分地區陷入癱瘓。在這座城市的地標建築科依特塔(Coit Tower)附近,英特爾舉辦了一場更加神秘的派對,與會者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業內精英。

在為期五小時的會議期間,來自創業公司、風險投資公司和科技巨頭的100名與會者,參加了以半導體為主題的雞尾酒會,聆聽了有關沙子如何加工成晶元過程的詳細解釋。這次會議既是對過去50年來晶元行業指數速度的升級對科技和社會進步的推動的頌揚,也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摩爾定律尚未過時。

這次會議的共同主持人吉姆·凱勒(Jim Keller)表示,「摩爾定律將繼續發揮作用,它不會中斷。」凱勒是半導體產業一名巨星級人物,去年加盟英特爾,出任硅工程高級副總裁一職。摩爾定律是由英特爾聯合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54年前提出來的,指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晶元中集成的晶體管數量每18-24個月就會翻一番,性能也將提升1倍。

星期日的會議旨在向外界明確表明,就像過去半個世紀一樣,遭遇各種挑戰的英特爾,仍然能推動計算能力的巨大增長。凱勒是一位晶元行業資深人士,他在晶元方面的創新,有助於改變蘋果和特斯拉的發展軌跡。英特爾錯過了為移動設備提供晶元的機遇。口袋大小的智能手機對PC的銷售產生了負面影響,英特爾在PC處理器市場具有事實上的壟斷地位。

在為雲計算提供處理能力的伺服器處理器市場,英特爾仍然佔有主導地位,但其最新兩代晶元技術的推出落後於業內同行。今年4月,英特爾宣布放棄5G無線設備晶元的研發,主動放棄了下一波移動技術浪潮,以及將其數據機晶元打入某些型號iPhone的交易。接下來的一個月,英特爾向投資者通報,預計未來兩年利潤率將會下降。

星期日的會議沒有過多討論這些問題,會議的重點是科技的歷史和未來。英特爾工作人員站在顯微鏡旁邊,好奇的與會者可以觀察現代晶體管——它們能夠以每秒數十億次的速度開、關電流。除了凱勒之外,在這次會議上發表演講的還包括英特爾首席架構師拉賈·科杜里(Raja Koduri)和首席技術官麥克·梅伯利(Mike Mayberry)。科杜里曾表示,他去年幫助公司招募了凱勒,他們在蘋果工作時就相互認識。

計算的故事與英特爾和摩爾定律密切相關。數十年來,通過為尺寸更小的晶體管發明新材料、新工藝和新設計,英特爾一直維持著摩爾定律向前發展。最近,摩爾定律速度放緩,英特爾和計算機的未來似乎不再密切綁定在一起。

英特爾在市場上推出的最新一代製造工藝,即14納米工藝,在2015年全面推出時就已經晚了一年。下一代10納米製造工藝也已經錯過了原定的時間表。中國台灣地區的台積電已經出貨採用大致相當製造工藝的晶元,其中包括被應用在iPhone中的蘋果A系列處理器。

2016年,長期以來一直支持摩爾定律的一份業內報告,放棄了一貫的立場,轉而採用其他方法來衡量晶元製造工藝的進展。分析師和媒體——甚至是一些半導體企業的首席執行官,以無數種方式宣告摩爾定律的終結。

凱勒不同意這種看法。他星期日表示,「這次談話暫定的主題是"摩爾定律並沒有失效,但如果有人認為它已經失效,他就是愚蠢的"。」他斷言英特爾可以繼續按照摩爾定律推動晶元的發展,為科技公司提供更強大的計算能力。他的這一觀點的部分基礎,是重新定義摩爾定律。

凱勒說:「我不會迂腐地認為摩爾定律的內容只與縮小晶體管尺寸有關,我對與之相關的科技趨勢以及物理學有興趣。摩爾定律是數以百萬計人共同的集體幻覺。」

凱勒周日表示,英特爾可以維持這種錯覺,但尺寸更小的晶體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傳統方面,他強調了英特爾在極紫外光刻領域的工作,它可以將更小的晶體管刻蝕在晶元,基於納米尺度電線、尺寸更小的晶體管設計將於2020年代問世。

凱勒還表示,英特爾需要嘗試其他策略,例如以垂直方式將晶體管或晶元疊加在一起。他聲稱,通過縮短晶元不同部分之間連線的長度,這種方法可以降低晶元功耗。凱勒說,使用納米尺度的電線和堆疊設計,他的團隊已經開發出相關設計,使晶元中晶體管的密度達到英特爾10納米工藝晶元的50倍,「採用這種設計的晶元已基本上可以運行」。

今年1月,英特爾展示了一款名為Lakefield的全新晶元設計,它將多個晶元疊加在一起,以便在給定空間內提供更強大的計算能力。英特爾還正在轉向樂高積木風格的晶元製造方法,其中被稱為「晶元粒子」的模塊可以被重新組合,以加快晶元開發速度。

這是否意味著晶元的發展難度將會更大、更不可預測、成本也更高?凱勒用不同的方式描述了晶元的未來:「更超自然、更酷。」

儘管對晶元未來的思考略顯形而上學,但凱勒是一位嚴肅的科技領導者。他通過重大的技術範式轉變引領其他著名公司進入了全新時代。

2000年代初期在AMD工作時,凱勒參與制訂了處理能力更強大的64位處理器規範。後來他加盟蘋果,幫助蘋果設計了第一批移動處理器。這一策略幫助蘋果通過人臉解鎖等功能使iPhone領先於競爭對手。在加盟英特爾之前,凱勒領導了特斯拉的內部晶元設計業務,以支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自動駕駛汽車領域的雄心壯志。

市場研究公司Bernstein的半導體分析師斯泰西·拉斯岡(Stacy Rasgon)表示,凱勒過往的成就表明他將會對英特爾業務產生重大影響。他還表示,英特爾的麻煩很大,主要是在去年卸任的前首席執行官科再奇(Brian Krzanich)主政期間累積下來的,「凱勒是恰當的人選,可以完成一些驚人的工作——但他需要有合適的商業環境」。

拉斯岡表示,像為蘋果等客戶代工製造處理器晶元的台積電、在伺服器處理器晶元領域與英特爾展開激烈競爭的AMD,在研發支出方面已經表現出更高的靈活性和更高的效率。英特爾已經收購了數家製造專用人工智慧晶元的公司,但在這一領域面臨來自英偉達的激烈競爭,英偉達顯卡已成為運行人工智慧軟體的標準;谷歌和亞馬遜也在設計它們自己的人工智慧晶元——用於它們自己的數據中心。

凱勒加盟英特爾時間還不夠長,尚未在公司應對這些挑戰的策略方面印上自己的烙印。研究、設計和生產新的晶元技術需要數年時間。當被問及英特爾產品在他的領導下和摩爾定律「指導」下所發生的變化時,他的回答有些模稜兩可,「我的目標就是製造速度更快的電腦」。

拉斯岡表示,要真正評估凱勒對英特爾產品的影響,應該還需要大約五年時間,「評估他的影響需要時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數碼 的精彩文章:

三星Note 10傳聞匯總:第一款無按鍵的手機會是三星造嗎?
CES Asia前瞻:5G開始全面滲透,AI已成家常便飯

TAG:騰訊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