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碗不過岡」:古代商人也玩「促銷」,滿滿的都是套路

「三碗不過岡」:古代商人也玩「促銷」,滿滿的都是套路

「三碗不過岡」:古代商人也玩「促銷」,滿滿的都是套路。

看過《水滸傳》的人,對於武松打虎一節是非常熟悉的了:武松因先前在家鄉打死一個人,怕吃官司,遠離家鄉,投奔滄州,躲在柴進府中避禍,一住就是一年有餘時間。後來,武松從宋江口中說得知,當時被他「打死」的人只是昏迷了,並沒有死去。沒了人命官司纏身的武松這才柴進、宋江,回清河縣尋兄。途經陽谷縣的景陽岡時,被一家酒店的酒旗所吸引,只見酒旗上赫然書寫著五個大字:「三碗不過岡」。

對於酒鬼來說,「三碗不過岡」這樣的噱頭,確實能引人關注,它能給人以一種強烈的誘惑與暗示,這酒得要喝。理由明二:其一,被店家誇得這麼好,不嘗嘗,錯過了非常可惜;其二,愛酒者都非常相信自己的實力,你說喝不過三碗,我就喝個幾個三碗你瞧瞧。於是,武松走進店,一連喝了十八碗。

「三碗不過岡」,其實是一條非常絕妙的廣告語,用語不僅簡捷、形象,還一下子抓住了一個酒徒的心——讓人產生逆反心理,挑戰一下店家,也挑戰一下自己。結果,武松趁著酒意上岡,才有了趁醉打死吊睛白額大蟲的壯舉,為當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打虎英雄武松也因此威名大震。

為了向顧客推銷自己的商品,古人的作法也是花樣百出,大玩「促銷」。比如,姜子牙未遇文王前,曾經做過許多小生意的,其中一樁,就是當街擺攤賣肉。不了吸引行人的注意,切肉時故意將刀剁得山響。這就是所謂的「鼓刀揚聲」。此事,後來被屈原記錄在《天問》中了:「師望在肆,昌何識?鼓刀揚聲,後何喜?」

古人在促銷時除了弄出大動靜外,還想辦法給買家以視覺刺激,這就是發展到之後出現的「幌子」。韓非子在《外儲說右上》中就曾描述過宋國酒家老闆的招數:「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說明戰國時期就已有酒家通過懸掛旗幟來招攬顧客了。到了唐宋,酒家的旗幟廣告得到進一步推廣和運用,其藝術表現形式也有了明顯改進。如韋應物在《酒肆行》中吟道:「碧疏玲瓏含春風,銀題彩幟邀上客。」生動反映了當時別具一格的旗幟廣告。

唐代時,各家酒肆除了利用酒旗招牌吸引酒客外,還以美女當壚、歌舞助興的熱鬧方式來吸引酒客消費。如白居易在《東南行一百韻》中就有這樣的讚歎:「軟美仇家酒,幽閑葛氏姝。十千方得斗,二八正當壚。」

古人搞促銷不僅「借物增力」,還會拿「名人效應」說事。現在暴屏的明星廣告並不新鮮,因為,第一個「名人效應」的螃蟹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人吃過了。據《戰國策·燕策》記載:「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於市,人莫言。願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賈。』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同一匹馬,伯樂未看之前,在市場上呆了三天賣不出去;而伯樂看了之後,不僅當天賣了出去,而且價格也上漲了十倍。

「薄利多銷,無敢居貴」也是古人經商所堅持的原則之一。《郁離子》中就記載了一個特別有趣的故事:有三個商人在市場上一起經營同一種商品,其中一人降低價格銷售,買者甚眾,一年時間就發了財。另兩人不肯降價銷售,結果獲利遠不及前者。

唐宋之後,找名人寫軟文,則又成了一大新套路。比如唐朝詩人李白的《客中行》: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李白的《客中行》就是專為蘭陵出產的一種酒而寫促銷詩。李白於開元年間曾漫遊東魯,這首詩作於東魯的蘭陵。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愛遊歷。他在東魯期間,嘗與張叔明、孔巢父、韓准、裴政、陶沔會於徂徠山(在今山東省泰安縣東南四十里)中。他高歌縱酒,嘯傲山林,從而為當地酒家留下了這首著名的促銷詩。

「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肉」的蘇東坡,也曾發文力推他的私房菜: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富貴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

火候足時他自美。

每日起來打一碗。

飽得自家君莫管。

此文一出,人們如法炮製,這樣做出來的豬肉,果然肥而不膩,鮮美無比,其法一直流傳至今,食客們將蘇東坡的這道「私房菜」稱之為「東坡肉」。這才是史上生命力最強的肉食廣告了。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史 的精彩文章:

一首詩換來宰相孫女做老婆,這種美事只有李白能做到
蘇東坡的一首詞寫出了「吃貨」的最高境界,可惜知之者少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