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推式教育」家長可曾了解,逆向思維轉變,讓孩子走向美好明天
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很多家長都習慣用命令式的口味,去讓孩子做一些事情,孩子經常會表現得非常逆反,可是最近一位讀者朋友青青和小編聊天講述了她最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心得,其中提到了一種教育方式叫做反推式教育,小編覺得這種教育方式比較能體現出家長對孩子的用心,在這裡小編想要分享給大家。
青青的孩子已經5歲了,孩子對什麼東西都非常的好奇,有一次青青的丈夫在家吃晚飯,喝著白酒。孩子看到也非要喝,青青說「你還小,不能喝」,但是孩子就是不聽,還在地上打滾哭鬧。
青青看到自己無論怎麼說都無濟於事,就和孩子說「可以喝,但是給你倒一杯,要全部喝完。」孩子聽到立馬答應,但是嘗了一口就喝不下去,一直在喊:太辣了太辣了。晚上青青給孩子講睡前故事的時候,孩子竟然主動地為白天自己的哭鬧跟青青道歉,而且從這天起孩子再也沒有吵鬧過要喝白酒了,青青也感覺孩子比從前懂事多了。
「反推式教育」是很重要的轉變
像這位讀者朋友對孩子的這種教育方式就叫做反推式教育,很多人可能還不是很理解,反推式教育到底是什麼意思,其實簡單的來說就是數學中經常用到的通過已知的結果去推測過程的未知。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孩子上學的時候經常落東西,很多家長的一般做法就是責備孩子丟三落四,然後在孩子上學之前會幫助孩子檢查書包,這樣不僅讓孩子的能力得不到鍛煉,還大大的增加了家長的工作量,家長這個時候就可以利用反推式教育,讓孩子去體會忘記帶東西的後果,比如被老師懲罰,或者上課的時候因為沒有帶這些東西而感受到不便,這樣孩子已經嘗到了丟三落四的苦果。
所以在孩子上學之前,他們會很自覺地去檢查自己該帶的東西。其實,反推式教育通俗的來說,就是讓孩子去體會到錯誤做法所帶來的後果,從而讓孩子自己得出怎樣才是正確的做法這一結論。
家長為什麼要重視「反推式教育」
1. 讓家長學會逆向思考
把反推式教育熟練地運用到生活中,不僅僅可以快速地看到孩子的改變和成長,更加能夠讓家長學會逆向思考,藉此來反思自己在教育的過程中是不是有什麼缺陷。
比如家長讓孩子自己去洗襪子,孩子不僅不去洗還跟家長頂嘴,像這種情況家長可以考慮是不是平常自己給孩子做的太多了那麼家長就要放著,既然孩子不自己不去洗,那家長也不要幫她去洗,讓他自己嘗到沒有襪子穿的後果,這樣孩子今後在面對同樣問題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會是責備父母沒有幫忙,而是自我反省為什麼沒有聽父母的話。
所以在家長採用了這種教育方式以後,能夠很明顯的看到孩子的改變,也能夠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教育過程中出現了哪些問題導致孩子出現了一些偏差,也可以讓父母及時的糾正自己的行為,這種教育方式帶來的影響是很正面很積極的。
2. 幫助孩子轉變思維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越是自己強調的事情,孩子越是要朝著相反的方向去做,雖然這是孩子逆反心理的一種表現,但是令很多家長都感覺非常苦惱。
其實,很多孩子並不是有意的要跟家長去對著干,而是對於家長所禁止的事情讓他們充滿了好奇,這種好奇會促使他們去探索家長所禁止的事情,比如家長說下雨天要帶傘,孩子偏偏又不帶,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嘗試著用反推式教育去引導孩子,轉變孩子的思維,讓孩子自己去反推自己的行為是對還是錯,為什麼很多人經常說,只有淋過雨的孩子才知道隨身攜帶一把雨傘的重要性,就是說要讓孩子去重視這個後果,才會去理解父母的叮囑。今後不管在面對什麼事情的時候,孩子都會去想到這件事情可能會帶來的後果,而不是盲目的因為好奇而去做。
3. 增強孩子的創新意識
父母善於運用反推式教育會讓孩子的逆向思維能力更強,試想當所有的人都朝著一個方向去思考問題時,只有你的孩子朝著相反的方向去努力,這種從結論往回推的方式會讓你的孩子在同齡人之間顯得非常優秀,也會增強孩子的創新意識。
其實在古代已經有很好的反推式教育的例子,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很多人都聽過,但所有的小朋友都在一邊,著急著把掉進水缸里的小朋友拉出水面的時候,司馬光想的是如何才能不讓小朋友被淹死,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水缸里沒有水,把缸砸破水缸里沒有水了,小朋友自然就脫離了危險。
這就是教育很多小朋友想問題,不要朝著一個方向,要多角度的全方位的去考慮件事情,尤其是遇到難題的時候,要擺脫固有的處理問題的方式,敢於開拓創新才能迎來新的局面。
如何正確利用「反推式教育」引導孩子
1. 首先確認目標正確
家長在引用反推式教育的時候,一定要確定目標的正確性,也就是說要設定一個正確的結果,再往前推。
這樣才能夠很好的教育孩子,比如青青在對待孩子要喝酒的問題上,他首先設定的是孩子不能喝酒,所以就讓孩子去長島喝酒的痛苦,然後讓自己孩子自己得出結論不能喝酒,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反推式教育孩子的例子。
2. 反向思考
家長想要讓反推式教育能夠很好地讓孩子得出一個正確的結論,首先家長要學會反向思考,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換位思考,家長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這件事情,了解孩子為什麼想要去做這件事,孩子是好奇還是習慣。
如果孩子只是單純的好奇,那麼家長可以通過滿足孩子好奇心的方式,來讓孩子得到正確的結論。比如孩子是習慣性地跟家長頂嘴,那麼家長,就要考慮自己平常在生活中的做得是不是有一些欠缺。
3. 讓孩子親自體驗「錯誤性」
讓孩子親自去體驗錯誤的做法所帶來的後果,會讓孩子對這件事情的記憶更加深刻,比如孩子平時看電視的時候離電視太近,家長擔心孩子的視力受到影響,可多次勸告都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找一副老花鏡,讓孩子帶上看電視或者做其他的事情,讓孩子知道眼睛受傷以後看到的世界是怎樣的。你讓孩子感受一下,每天的日常生活中都要於眼睛為伍,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通過對比戴眼鏡和不戴眼鏡的兩種生活,孩子會了解到保護視力的重要。
做家長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的,既要了解孩子內心的真正想法,也要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反覆斟酌自己是不是用力過猛,還要考慮自己的做法對孩子所產生的影響是好的還是壞的,但是家長只要記住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多用心,反推式教育可能很多家長會覺得很麻煩,或者運用起來並不是很熟練,但是既然家長好好的把道理講給孩子聽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那為什麼不嘗試一下從另一個角度讓孩子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呢?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TAG:Ainee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