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匡扶搖,不選直上的人生

匡扶搖,不選直上的人生

虎嗅年輕內容組出品

作者 | 常芳菲

編輯 | 曾歡

距離匡扶搖公眾號上一次更新,時間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

在這30天里,他就是休息、見人,因為此前的趕稿太疲憊。當然,現在「休息得也很疲憊」。他正準備慢慢找回看片看書的工作節奏。

匡扶搖看起來實在不像是一個新媒體的「爆款」漫畫製造者,而且屢犯大忌:內容更新不穩定,最長一次的斷更超過4個月,以致於甚至有讀者在後台問他是不是被封號;大部分內容都長到挑戰新媒體用戶的閱讀耐心;他看起來毫無打造個人IP的意願,因為害怕被貼上「辭職後月入X萬」的成功範例標籤,而拒絕了大部分媒體的採訪。

在接近兩個小時的採訪里,他始終沒有停止審視自己的答案。生怕自己在言語中抬高自己,同時消費或者傷害了別人。有些實在不想公開的故事和想法,會再三確認:你答應我不要寫的哦

他很早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天賦在哪裡。當然,如果你直接這樣問他,他會擺手,羞於承認。

早在19歲,他就拿到了全球頂級廣告創意獎One Show青年賽的全場第一名。從業兩三年,自己的創意兩次入圍戛納,並且拿到亞太廣告金獎。他有漂亮的履歷。在創業前,他原本在某個一線互聯網公司擔任品牌總監,有「變現了會是一大筆錢」的期權。但他強調文章不要提到這家公司。僅僅因為「不好蹭人家的熱度」

而2年前,離開這家公司的決定卻只用了一瞬間。「那是一個非常不理智的決定」。他承認。

他至今仍然清晰地記得那一天。一切肇始於一個馬爾克斯小說式的早晨——他正在家裡睡覺,樓上因為裝修水管破裂,把他家的天花板淹了,其中一小塊牆皮準確無誤地掉下來落到他腳上。他因此醒來的那一刻,決定就做好了。「我真的特別不想上班」。然後他辭職

上司試圖用更好的待遇、更大的權力挽留他,但他拒絕了。「我既然提了(辭職),就是真的想走,不是為了更高的薪資和職位。」匡扶搖說。更重要的是,市場工作鍛煉的是他管理團隊,調配資源的能力,但這不是他想提升的那個部分。

他說上班的自己時常產生一種「幻覺」:我可能有一些沒被開採出來的潛力和天賦

這背後是自我完善的念頭。「我還是想成為更厲害的人。」他說。

這是他的一切慾望。這支撐著他熬通宵,支撐著他離開互聯網大廠,讓他有勇氣扛著自己的天花板,面對讀者,講述一個又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關於匡扶搖,你們都猜錯

匡扶搖是由誤解和矛盾構成的綜合體。

大多數人認識他,大概是在兩年前的七夕。

匡扶搖通過《人物》和自己的公眾號,發文《他們談愛時不講道理》《他們不談愛時講了一堆道理》,用採訪式的漫畫表現方式,講了一些情侶和單身者關於愛情的故事。

最終,這兩篇漫畫斬獲了400萬的閱讀量,一夜之間,「匡扶搖」賬號漲粉10萬

一個最常見的誤解是讀者認為把愛情描摹得這麼細膩的作者肯定是女生。其實,他是出生於1988年熱愛競技體育的純直男,本名匡扶(以下內容,統一使用「匡扶」)。至於為什麼要叫匡扶搖,據說是因為扶搖直上是個好詞。

另一個誤解在於他的定位,這多半來自於媒體的誤讀。在所有談及他成功的方法論里,都把匡扶定位成一個靈魂廣告畫手,動輒談及百萬 曝光量和一夜漲數十萬粉絲的神話。

他似乎成了自媒體瓦解傳統廣告行業的完美註腳

但是,這只是一個外部貼上的標籤。匡扶從沒有把自己當成一個廣告投放渠道,更沒有認為這些數據有多了不起。

也有讀者質疑他的作品「篇尾總有廣告露出」,像是「讀到後面發現夾了個傳單」。但他覺得「我是在傳單背面塗塗畫畫,但畫得挺認真」。而排除掉詩意地回答則是:希望更多讀者可以免費看到這些故事,而如果不是廣告,作者本人可能會生活困難。

一切都只是匡扶謀生的手段,他的野心遠不止於此。

說出來可能沒什麼人相信,匡扶至今都是在用iPad里的軟體畫畫,PPT排版。PS怎麼用,「大學學過一點,現在忘記了」。相比技術,他更在意敘事。

因為他真正想做的是——以漫畫為載體的敘事練習。簡而言之,這是他接近自己導演夢想的一種方式。他要找到屬於自我的表達,去講述自己的故事

他還記得高中時在網吧第一次看到楊德昌導演《一一》的震撼。「就是哇,說不出話的感覺。」

細看他的漫畫,雖然風格簡陋,但很像一個又一個分鏡頭。從景別、景深到人物,都滲透著他的意圖。「鏡頭放在哪裡,我是選擇特寫,還是從一邊帶上另一個人,要表達的東西都是不一樣。」他文學性地思考每一幀畫面。「當然時間有限,很多畫面也來不及細想」。

尚未離開廣告行業的時候,他就出於興趣參加過一個周末短期編劇課。匡扶還記得自己在2014年的夏天,在課堂上「奢侈的」和同學一起編織故事段落,進行分組討論的情境。他像學生一樣記筆記,寫作業。結課前的最後一次作業,他寫的段落被老師選出當作範文,在全班面前朗讀。

他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慢慢接近目的地。而畫條漫,只是旅途的其中一站。

一個矛盾體

匡扶是一個矛盾體。但種種矛盾集合在他身上,沒有互斥,反而自洽得嚴絲合縫。

不論如何,他都算不上是高產的作者。在同類公號的比較中,其他賬號的更新頻率都以天,最多以周為單位,只有「匡扶搖」,以月為計。

「如果把創作當長期的事情,就沒必要以挑戰自己為由去透支自己。身心健康比較重要。」

然後,這個決心細火慢燉的人就一口氣給自己放4個月寒假。但同時,他非常勤奮。

最近一篇漫畫《自己的故事》。因為內容改編自真實人物,他前後採訪郭佳幾次,整理出十幾萬字採訪稿。由於時間緊迫,不得不忍痛放棄呈現郭佳父親做皂的過程。在他看來,那是構成故事的重要枝蔓。「那個故事的弧光非常完整,但最後只能砍掉。」他後悔自己因缺乏經驗,而低估了工作量,「一開始幾天我還和朋友約著喝酒,很傻逼。」

定稿前,他熬了整整兩個通宵,也具體數不出改了多少版。只要電腦開著,就不停調整語句、畫面細節。「最後那兩個通宵是邊際效率最高的時候,哪怕再給我十分鐘,我都能把它做得更好一點。」

他的漫畫風格看上去總是有點喪,但匡扶是真正積極的那種人。

他願意去做一些力不從心,但真的喜歡的事情,努力把它做好。即使失敗了,也願意承擔結果。

在他徘徊是否要創業的時候,購房政策調整向前推了他一把。匡扶原本攢下了首付的錢,但因為沒能連續60個月繳納社保而驟然「買房失格」。普通人大概會感到懊喪,可他反而覺得興奮。因為這意味手裡突然有了一大筆閑錢。「不上班、沒收入的情況下,肯定足夠我活兩年。」他繼續算,「還夠我找個幫手,再找個繪畫助理。」

最差最差,「大不了重新回去找工作。」

早在互聯網公司上班時,匡扶就給《人物》公眾號畫過一篇紀念導演楊德昌逝世 9 周年的漫畫。

「原本是問我要不要寫篇文章,我那時剛買了iPad,正在試著畫畫,我就跟他們說,我要畫篇漫畫。而且楊德昌也喜歡畫漫畫。」

於是就有了——《十年後,如能再見楊德昌》。漫畫中的眾多人物和對白,都來自各本書中張艾嘉、侯孝賢、吳念真、賈樟柯的採訪實錄。這些楊德昌曾經的合作夥伴和朋友,在這幅畫里把自己想說的話,對著他本人重新說了一次。

漫畫發出,《一一》的美術指導王正凱看到,在後台留言:

楊導在天上如果看到這篇文,可能會說:「操,這有點猛」。

匡扶看上去很害羞,但在表達上卻那麼勇敢。

在《一席》的舞台上演講,他看天看地看空氣,就是不看台下的觀眾。平常也帶著茶色的墨鏡,好像要在自己和世界之間建起一道屏障,以便觀察。

但做事上,他卻有孤勇。公眾號註冊於2017年3月底,彼時早已錯過自媒體發展的紅利期,許多公號打開率低至個位數。「這也是一個看上去不正確的決定。但我覺得可以通過努力把這個決定變得正確。」他說。

他勇敢到甚至可以戰勝拖延症。每當他覺得不夠完美,手指只停留在Delete鍵上的時候,他就開啟自我說服系統:

就是要學會忍受恥辱,自己都不滿意的畫,也要咬緊牙關展示給人看

「拖延症就是害怕面對自己。想寫的東西在那兒,但達不到,你恐懼。這個時候問別人也沒什麼用,就是很直男的辦法——扛住。」匡扶一邊說,一邊力氣手肘,握緊拳頭,擺出emoji表情里加油的姿勢。

匡扶還在努力,還想進步。用他的話說,是「扛著自己的天花板做事情」。

好在,他已經走在自己想要的路上了。他的一些漫畫作品也已經賣出版權。一些影視公司也找上門來,想讓匡扶寫劇本,做導演。但他不著急。他仍然享受自己看片子、做功課的狀態。

某次回湖南老家,他和他的朋友一起在咖啡廳工作。對方打開Excel,開始處理複雜的財務表格。旁邊的匡扶同時打開了一部動畫片。朋友驚訝地問:這就是你的工作?

他開心地笑了:對,我在學習,這就是我的工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遇到「杠精」,官方微博可以罵人嗎?
米家尋找答案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