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除了「春田」步槍,還有「村田」,日本人善於改造,拙於發明!

除了「春田」步槍,還有「村田」,日本人善於改造,拙於發明!

說起二戰美軍的春田步槍,相信很多不熟悉這的人,一開始聽名字認為這是桿日本槍。但懂的人知道春田只是美國這款步槍的意譯,和日本其實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美國春田步槍

但實際上,還真有一款名為「村田」的日本步槍,而且它是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第一款制式步槍,在地位上來說,也不是什麼邊緣武器,而且和二戰美軍的「春田」翻譯過來意外同音。而且作為日軍曾經的主力步槍,這桿槍上沾的血一點不比被人熟知的三八大蓋少!

日本人其實對火器重視的相當早,16世紀戰國時期的織田信長就極為看好火繩槍,而且在戰爭中大力運用,收到了不錯的實戰效果。到了19世紀,西方列強開始頻繁光顧亞洲,日本開始明治維新後,火器的發展更是進入快速期。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1877年,日本西南戰爭結束之後,也驗證了西化軍事改革中武器的重要性,日本開始琢磨著自己研發制式步槍。日本人向來就是善於改造,拙於發明的。陸軍槍械火炮專家村田經芳少將以法國格拉斯步槍M1874步槍為藍本,開始仿製設計一款日本自己的步槍。

1880年,村田步槍仿製成功,當是是明治十三年,因此被命名為十三年式步槍。這款步槍的彈藥和法國格拉斯步槍基本一致,十三年式用11x60毫米,格拉斯用11x59.5毫米,雙方的子彈幾乎可以通用。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但那時的十三式步槍彈藥還是黑火藥,步槍也沒有彈倉,就是塞一發打一發,射速很慢。村田經芳所設計的村田步槍,因為是基於法國步槍改良版的,同時也吸收了一部分毛瑟1871特點,所以在性能上是非常穩定的。

到了1885年,村田對十三年式做了一些方便大規模生產的改良,增設了排氣孔,也改造了刺刀座。經過日本人對這款步槍不斷改進,先後出現十八年式、十六年式等槍型,直到20世紀初才改良成二十二年式村田連發槍。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1889年,村田再將它的十八年式改成使用8x53毫米無煙火藥子彈,且使用槍管下方的管式彈倉供彈的武器,稱之為二十二年式連發槍,他的槍管長度也略有縮短,擊針彈簧也從V型換成了卷簧以儲存更多能量。

此槍裝備日軍後,參加了中日甲午戰爭日軍已經開始裝備,被中國人稱為快槍,可見當時這種槍的性能還是可以的。就算是後來的日俄戰爭時期,38式的前身30式面世之後,依然為日軍採用做為二線步兵武器使用。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日本人在1888年至1897年間,單單東京兵工廠就出產了約10萬把村田22式步槍。至1899年間,村田步槍共約生產了15萬多把。按照當時日本軍隊的數量來估算,這款步槍可以說是當時日軍的主力裝備之一了。

但是這種步槍的缺陷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顯現,它的管式彈倉就像勒貝爾步槍一樣,不方便使用尖頭彈,槍管下方儲彈會隨著越打越少,讓槍支重心和槍管震動頻率發生變化,精度被削弱。而且村田步槍整槍結構複雜,重量也大,8毫米彈藥的後坐力也讓矮個子日本兵駕馭起來很吃力。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作為二戰時期日本三八式步槍的「祖先」,村田步槍可以說扛起了近代日軍的一個時代。 當然了,回到開頭,雖然和M1903春田步槍同名,但完全沒有可比性,畢竟這兩款步槍除了翻譯過來同音外,完全是不同時代的兩種不同的步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楓影雜談 的精彩文章:

辛亥革命後,第一道命令就是剪辮子,中國進入一個新時代!
一戰時的飛機很「霸氣」!場地要求低,天上迷路降落打聽後接著飛

TAG:江南楓影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