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墓葬的文物眾多,價值連城,專家卻說:最珍貴的還是那些竹簡
在2011年,江西省文物部門接到群眾舉報,位於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的一座古墓遭到盜掘。有關機關立即行動,對墓葬進行保護和搶救性發掘。沒有想到,這裡竟然是赫赫有名的海昏侯劉賀墓。這次古墓發掘,展現了中國目前第一流的考古水平、文物保護水平,也被列為2015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劉賀在漢朝是一個特殊的人物,他本是昌邑王,在位僅僅27天就被霍光廢黜,後來又被漢宣帝封為海昏侯。他雖然是漢朝的敏感人物,但因為對於朝廷並沒有什麼威脅,最終得以善終。漢朝盛行厚葬,海昏侯的墓葬中出土的文物,令人嘆為觀止。
目前,海昏侯的墓中,已經出土文物1萬多件。編鐘、編磬、琴、瑟、排簫等樂器應有盡有;青銅雁魚燈、青銅火鍋、青銅器都是精美絕倫的;車馬坑中戰車5輛,馬匹20匹;至於說黃金、金器更是舉不勝舉,連當時的五銖錢都有10餘噸。但是,這麼多價值連城的文物,專家卻不以為意,他們普遍認為,在墓室中的一大堆竹簡,才是最為珍貴的。
這些竹簡是什麼呢?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它們很可能是《論語》。可能有些讀者會疑惑,《論語》作為四書五經之首,是後來科舉考試必考的教材,古墓里有《論語》不是很正常嗎,要是翻出所有古墓,恐怕人手一本都有可能,這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然而,海昏侯墓中的論語,卻有所不同。根據相關的報道,在這批竹簡之中,有一枚竹簡的正反兩面都有字,其中一面是寫著「智道」二字,另外一面則寫著:
孔子智道之昜也,昜昜雲者,三日。子曰:此道之美也,莫之御也。
在漢代,「智」通「知」,比如海昏侯出土的竹簡中,就將「知者樂水」一句寫為「智者樂水」。那兩個字其實就是「知道」,應該是竹簡的篇名。
這意味著什麼?現在的《論語》是沒有《知道》篇的,而根據《漢書?藝文志》記載,只有《齊論語》中的第二十二篇就叫做《知道》。也就是說,海昏侯墓葬中的竹簡,不是普通的《論語》,而是已經消失了1800年的《齊論語》。
我們知道,《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籍,但並不是孔子本人所作。在孔子去世之後,他的門人將自己所記編輯成冊,這就是《論語》。結果,秦始皇焚書坑儒,《論語》也沒有能夠倖存。直到漢朝建立之後,《論語》的抄本才重新出現。
只不過,這時候的出現了三個版本,分別是《古論語》、《魯論語》和《齊論語》。兩漢時,這三個版本都在通行,現行的《論語》主要是出自《魯論語》系統下的《張侯論》。《齊論語》則在魏晉時期,突然失傳了。
儒家學說在後世的地位非比尋常,許多學者都想找到《齊論語》,將它與現行《論語》對比。然而,人們只能從魏晉時期的何晏所著《論語集解序》中了解到,《齊論語》有二十二篇,比起《魯論語》多了《知道》和《問王》。但是,人們也就知道篇名,卻不知道具體內容。
也就是說,海昏侯墓中的《知道》篇,確認屬於《齊論語》的話,我們將比歷史上許多大儒,都多讀一點點儒家經典。連程頤、程顥、朱熹這些人,都不曾拜讀過《齊論語》。這是中國哲學的一件大事,更是儒學研究的一件大事,因此專家認為再多的精美文物,恐怕也比不過這堆竹簡的價值大。金銀財寶,青銅玉器,終究會成為一捧黃土,只有思想文化,才是人類生生不息的動力。
那麼,海昏侯的墓葬中為什麼會出現《齊論語》的呢?雖然海昏侯死在江西,葬在江西,但他是從原齊國領地內的昌邑王府出來的,很可能由此帶來了《齊論語》。
※曾比肩李白的詩人,現在卻只有一首詩為人熟知,典型的詩紅人不紅
※亡國之君的寵妃,自殺未果,補刀未死,最終落入敵手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