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7月4日我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八股文只是封建王朝的遊戲

7月4日我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八股文只是封建王朝的遊戲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7月4日我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八股文只是封建王朝的遊戲

歷史上的今天,跟著薩沙每天學半分鐘歷史。1904年7月4日,我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科舉考試。「科舉制」始於隋朝,持續了一千三百年。比照「九品中正制」,「科舉制」可謂是一項創舉。

封建制度的特點是世襲制,無論是歐洲還是亞洲。

以中國為例,即便到了封建王朝末期的滿清,仍然有大量世襲貴族,還有著名的八大鐵帽子王。

這些鐵帽子王世世代代都是貴族,由國家提供巨額財富供養他們的子子孫孫。

國家無論強盛還是衰敗,鐵帽子王們的富裕生活不受絲毫影響,還可以輕鬆成為位高權重的高官。

如果滿清尚且如此,以前的朝代也就更誇張。

世襲制度固化了社會階層,實際上出現了一種牢固的剝削制度。

這種制度的可怕在於,只是因為出身不同,有的人世世代代就被剝削。他們每日艱苦勞作到死,卻連日常的吃飯都很困難。

有些人則可以一生吃喝玩樂、驕奢淫逸,不需要對社會做任何貢獻,反而可以掌握實權,任意欺凌底層民眾。

固化的殘酷壓迫制度,必然使得平民,尤其是平民中的精英,嚴重不滿。

這些精英往往具有遠遠超過世襲貴族的能力,他們會挑動民眾一起造反,改朝換代。

比如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的動員宣傳很簡單「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一句話,就打動了無數底層民眾。

歷朝歷代基本都是如此,階級固化導致一幫酒囊飯袋成為國家的統治者,最終被憤怒的民眾推翻。

甚至國外也是如此!

著名的法國大革命,究其本質就是法國新興的資本家,惱怒於封建貴族掌握一切大權,煽動民眾進行的一場大清洗。

這次革命差點就將法國貴族階層殺光,由此平民中的精英資產階級逐步走上歷史舞台。他們打破了封建階級固化,成為法國的統治者。

而中國的科舉制度,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普通民眾有了晉陞上流社會的通道。對抗與叛亂活動大幅減少,保證了封建王朝長治久安。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歷朝歷代的反叛中,很多就是科舉考試的失利者。

這些人在叛亂之前,都曾經試圖用合法手段進入統治階層。

最有名的可以說就是洪秀全,參加4次考試失敗,最終自行創業,搞了太平天國,過一過做皇上的乾癮。

可見,科舉考試還是很有作用的,連洪秀全這種大叛逆都去試一試。

然而,科舉考試各種弊端也逐步顯現。

明朝規定,要按八股方式作文,不許違背經注,不能自由發揮。

科舉考試,很快變為一種文字遊戲。

顧炎武說: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出身寒門的學子難有條件長期備考,大部分的勝出者,都來自於富裕的小康之家。階層流動,只是名義上的存在。

同時,八股文這種文字遊戲固然可以選拔出一些思維敏銳,才能較好的人。然而,有才能的人,不代表都能夠勝任文字遊戲。

人的才能是多種多樣的,很多人才高八斗,文學修養就很平常。

打個比方,讓今天的諾貝爾獎非文學獎得主,都去寫一篇文章,未必能超過普通人的水平。

於是,一些善於考試的文人能夠通過科舉,卻沒什麼用處,只能做做考官、秘書。

大家讀過《儒林外史》就知道,范進的八股文寫的極好,由此通過科舉成為山東學道(山東教育廳廳長)。可笑的是,他連蘇東坡是誰都不知道。

可見,范進之流的讀書人,除了四書五經就一竅不通,基本就是廢物了。

相反,比如左宗棠這種收復新疆、剿滅太平軍、捻軍、平定西北叛亂、創建近代中國海軍的超級人才,卻也曾是科舉考試的失敗者。

再比如說領導太平天國雄霸江南的實際領袖楊秀清,才幹驚人,按照能力絕對是國家棟樑,作省部級高官都算屈才。

而楊秀清因為不識字,金田起義前連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都沒有,只是一個普通的民工。

當然,絕對公正的考試是沒有的。但封建王朝末期的科舉考試,早已是弊大於利。

滿清末年,終於廢除了科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沙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賽亞人的戰鬥力那麼垃圾,還被稱為戰鬥民族?

TAG:薩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