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腹脹誤以為消化不良,檢查發現是腫瘤!這些徵兆是早期信號

腹脹誤以為消化不良,檢查發現是腫瘤!這些徵兆是早期信號

吳奶奶這段時間經常腹脹,一直當做消化不良治療,但治療效果不佳,腹脹情況時好時壞。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吳奶奶感覺腹脹得睡不著覺,肚子疼得不行,大便也排不出來。

家人將吳奶奶送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在急診科行腹部CT後提示橫結腸腫瘤並上段結腸繼發梗阻

胃腸外科袁正泰醫生接診後,根據患者的各項檢查結果以及體格檢查診斷為:橫結腸腫瘤並急性腸梗阻。情況危急,若再不予以手術,隨時可能出現腸管穿孔、瀰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可能面臨生命危險。

醫務人員緊急完善術前準備後,胃腸外科倪志強副教授連夜主刀為患者行全麻右半結腸癌根治術,術中探查發現橫結腸中段有一個大小3*3厘米的腫塊,邊界不清,橫結腸腸管已經被該腫塊完全堵塞。

手術中明確診斷患者為橫結腸癌,醫生果斷切除了15厘米長左右的末端迴腸、升結腸、橫結腸以及相應的腸系膜及淋巴結,解除患者腸梗阻危險。

針對橫結腸腫瘤進行了徹底根治術。手術歷時約2小時,術中出血約10毫升,術後患者恢復順利,目前已經正常進食,排氣排便良好。

胃腸外科倪志強副教授介紹:腹脹、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一種是胃瀦留,即胃動力不佳,胃內容物留存在胃裡面,覺得飽脹,不舒服。

另外一種是便秘,腸道蠕動慢,糞便無法運輸到肛門。

無論胃瀦留或結腸蠕動變慢,腸道始終是通暢的。而腸道腫瘤引起腸梗阻時,腸道是堵塞的,梗阻部位以上的糞便或食物,要通過嘔吐排出或不能排出。

梗阻部位以下的糞便需要慢慢排出,從而導致腸管持續性擴張,甚至有腸穿孔、腸道菌群移位、感染性休克的風險。

倪志強副教授提醒:腹脹、消化不良切不可掉以輕心,需要警惕腸道腫瘤,如果出現以下腸道腫瘤的早期徵兆,需要提高警惕,儘早至胃腸外科專科就診,以免貽誤治療。

消化道癥狀: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表現。

全身癥狀:出現貧血、低熱、乏力、消瘦、浮腫等表現,其中尤以貧血、消瘦為主。

腹部包塊:腹部出現包塊,摸上去比較硬,形體不規則,有時候腹部包塊可隨腸管有一定的活動度,但晚期結腸癌腹部包塊大部分是固定的。

糞便帶血或分泌粘液:右半結腸癌患者的腫瘤出血或分泌粘液,因為出血量小且與糞便充分混合,肉眼難以觀察發現;

而左半結腸癌患者的腫瘤出血和分泌粘液不與糞便相混,比較容易觀察,不過患者往往容易與痔瘡癥狀混淆。因此,如果發現糞便帶血還是要儘早明確診斷。

腸梗阻:患者會出現如腹脹、腹痛、便秘或便閉等腸梗阻癥狀,並可發現腹部明顯膨隆,看見擴張腸管的形狀,局部有壓痛,同時可聞及活躍的腸鳴音。

如果懷疑患有腸道腫瘤時,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直腸肛門指撿

臨床統計顯示:腸道惡性腫瘤中75%-80%是直腸癌,而直腸癌中75%是低位直腸癌,低位直腸癌可經肛指檢查發現。肛指檢查簡單易行,直腸指檢目前仍是直腸癌手術前一系列檢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大便隱血試驗:

該檢查簡便易行,是腸道惡性腫瘤普查初篩方法和結腸疾病的常規檢查,還可以應用免疫學方法以提高正確率。

血紅蛋白檢查:

原因不明的貧血,血紅蛋白低於100g/L者建議作鋇劑灌腸檢查或纖維結腸鏡檢查。

血清癌胚抗原(CEA)檢查

CEA檢查不具有特異性的診斷價值,因此不適合作為普查或早期診斷,但對估計預後、監察療效和複發方面具有一定幫助。

內鏡檢查

凡有便血或大便習慣改變,經直腸指檢無異常發現者,應常規進行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檢查。內鏡檢查能觀察病灶情況,並能取活檢進行病理學診斷。

目前而言,纖維結腸鏡檢查是對大腸內病變診斷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檢查方法,絕大部分早期腸道惡性腫瘤可由內鏡檢查發現。

(編輯LostD。)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袁正泰 夏冰心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湖南醫聊 的精彩文章:

腹瀉怕冷跟肝有關?常德大叔腹痛加劇進醫院,醫生巧連血管止痛
永州大叔患罕見足舟骨壞死病,求救無門!專家請來3D列印幫忙

TAG:湖南醫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