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海歸,到底歸向何處?東野圭吾小說中暗含留學的時空隧道!

海歸,到底歸向何處?東野圭吾小說中暗含留學的時空隧道!

東野圭吾在小說《時生》中的意識流,彷彿退潮的海水,一個勁兒地湧向過去,宮本拓實隨之回到過去,尋找失去的父母之愛。

回到現實的瞬間,我透過窗欞遙望北京西山,黛青色的峰巒漸漸融化在潑墨似的夜幕中,烘托著華燈初上的近景,覆蓋著萬家燈火的城市。

當下是過去的未來,又是未來的過去。

史蒂夫·喬布斯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中有這樣一句:「我們不可能預知未來,但我們可以把過去經歷過的蛛絲馬跡聯繫起來,找到與當下的因果聯繫。」

留學的歷史,或者叫留學的時空隧道,就彷彿東野圭吾的小說,讓我們搭建起現實與過往、現實與將來的橋樑。

當下是過去的結果,當下也是未來的原因。

二十多年前,對一般人而言,留學就像登月一樣遙不可及。公派留學最風光,零成本到外面的世界大開眼界,「鍍金」的國外碩士學位和個人履歷,部門內部升遷的「金鑰匙」。

留學的誘惑力之大,牽著我的鼻子在央企整整幹了七年!萬事俱備——資歷熬出來了,業務水平領導認可了,英語在國際合作中錘鍊得差不多了,公司一個紅頭文件下來,鑒於企業效益下滑,內部員工公費留學的培養方式暫停。

當天晚上的同學聚會上,我把一副笑臉批發給大家,心裡著實不是滋味。

有個閑得沒事的好事者,套出了我工資收入的真實情況,於是不屑地故意大聲調侃:「不會吧,哥哥,您這大經理的月薪還不如我們公司前台負責複印的小姑娘呢!蒙誰呢?」

我近乎絕望,七年的職場算是白混了。自費也要出國,我得換個活法,太憋屈了!

而這近乎衝動的意念,恰恰是我留學的目的。

沒有功利,就沒有留學;只有功利,留學就變成了國內教育的延續。

到了英國格拉斯哥,人生地不熟,但我卻異常欣喜,學生的快樂時光在大學畢業七年之後回歸了,擺脫了乏味、無聊的「單位」,我又獲得了體制外的自由。

功利可以支撐一時的衝動和決心,卻承受不了「自我回歸」的漫長堅守。

留學清零了我的全部積蓄,也清空了我負載過多的頭腦。不再為了追求「優秀生」的虛名而孜孜以求,不再為了聽從老師的意旨而殫精竭慮,我第一次近乎叛逆地「不care」了!而是按照自己的計劃讀書、調研、實踐、工作。

從英國人那裡學來的思辨意識,讓我在博覽群書的同時,增加觀察事物的角度。

留學讓我獲得了在英國工作的機會,同時也讓我在國際化的職場看到了自己的急躁、冒進和淺薄。這是另一面鏡子、另一塊試金石。

社會的轉型可能是一代人或幾代人的付出,而個人的轉型,則是十年、二十年的陣痛。社會形態的演進需要漫長的矛盾運動,而個人的發展,卻可以通過留學、出國等形式超越社會形態。

對我而言,留學後的十五年來,我掙扎著走出體制內的舒適區,承受國際職場的痛苦,體味自我成長的煎熬。

不過到頭來,我還是覺得,留學總很難擺脫「國內—留學—回歸」的路徑選擇,回歸文化原點,回歸自我價值。

吳曉波在他所著的企業傳記《騰訊傳》中曾說道,在新的時代,個人興趣愛好與職業事業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了。中國人走出了社會一元化的桎梏,有更多的機會豐富人生閱歷。

對人生而言,別否認現實,也別否認理想,它們都是維生素,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在《時生》中,東野圭吾寫道:「日本的確會憑著這股幹勁賺全世界的錢,至少還有十年經濟繁榮的時間,人們開始鬥富,鋪張浪費。那都是枉然,能留下些什麼呢……夢總是突然醒的,就像泡沫一樣,越吹越大,最後啪地破滅,什麼也沒有,除了空虛。沒有腳踏實地建立起來的東西,就無法形成精神和物質上的支撐。要到那時,日本人才會明白。」

東野君藉助小說中的時空隧道,「預見」人類社會(絕不僅僅是日本)的發展規律,其實,如果留學也有類似的穿越,顯然,也是在「預知」國外學習引發的連鎖反應,而其中「發酵」時間最長的,是文化的共鳴和傳播。

我是英國留學的受益者。十五年來,我一直在把這段經歷作為國際教育傳播、中西方文化差異解讀的基礎。我在自媒體發表了上千篇文章,還出了兩本書《到英國去》和《留學的邏輯》,做了40多場公益講座,至今還樂此不疲地與學生、家長、合作院校等教育圈內方方面面的朋友做交流、諮詢。

「文化存在感」是我倡導的留學主題,也是自我實踐的生命路徑。

由此,海歸的最終走向不一定是高薪的工作,而是文化探索、文化體驗、文化傳承。

否則留學僅僅是完成了國內外的位移,人生不過是年齡和履歷的迭代。

作者簡介:趙剛(Andrew)

北京城市廣播特聘教育專家,英國使館文化教育處特邀留學培訓師,英國格拉斯哥大學MBA,曾長期擔任英國大學中國區首席代表,撰寫出版《留學的邏輯》《到英國去》等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趙剛Andrew 的精彩文章:

人性無敵:《千與千尋》為什麼讓我們感動到哭?

TAG:趙剛Andr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