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兩千年來,為什麼人們一直要尋找遺失的以色列部落|文史宴

兩千年來,為什麼人們一直要尋找遺失的以色列部落|文史宴

以色列王國的覆滅,導致十二個以色列部落中的十個被亞述王流放,此後再無下落。日後的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為了各自的宗教目的,一直在尋找這十個遺失的以色列部落,並且一直到現代仍在尋找。

兩千年來,為什麼人們一直要尋找遺失的以色列部落|文史宴

以色列王國的覆滅

1

嚴格地說,大衛和所羅門領導的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民族國家,而只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這個聯盟是不牢固的,各個部落強烈的自我意識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嫉妒動搖了聯盟的基礎。

大衛家族屬於相對較為落後的、游牧的猶大部落,中部和北部較先進和富裕的部落對此一直感到不滿。早在大衛王還在世時就發生了多次嚴重的叛亂,只不過後來所羅門王時代的繁榮掩蓋了各部落間的裂痕。

兩千年來,為什麼人們一直要尋找遺失的以色列部落|文史宴

奢侈豪華的所羅門王

所羅門王死後不久,北方的十個部落就公開分裂了出去,另外組成了一個國家,歷史上稱為「以色列王國」;剩下來的猶大和便雅憫兩個部落和利未部落的一部分人,在所羅門王國南方組成了「猶太王國」。

猶太王國仍在大衛家族的統治之下,但北方的以色列王國在面積和人口上都比猶太王國大得多,比猶太王國也富裕得多,文明程度也較高。不過,在大約兩個世紀後,北方的這個王國卻被強大的亞述帝國征服并吞並了。

如果所有猶太人合在一起,建立一個強有力的王國,本可以發展成為西亞最重要的國家。分裂後,兩個國家都太弱小,不足以同其他國家對抗。而且,以色列王國和猶太王國這兩個猶太人國家之間還不時發生爭奪耕地和牧場的衝突,這樣更進一步削弱了彼此的力量。

更大的危險來自外部,周圍的埃及、亞述等大國一直在對兩個猶太人的國家虎視眈眈。當時亞述的軍事力量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亞述人擁有先進的鐵制兵器和強大的戰車群。

公元前8世紀中期,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認為征服以色列王國的時候到了。在他的率領下,亞述大軍輕而易舉地粉碎了以色列人的抵抗,首都撒馬利亞在公元前722年被徹底摧毀。這樣,北方的以色列王國在存在了二百年、經歷過九位國王的統治之後便滅亡了。

北方的以色列王國被亞述帝國滅亡後,包括國王在內的數萬人被亞述人押回其帝國內,流放到一些遙遠的地方。《聖經》中是這樣記載的:「亞述王攻取了撒馬利亞,將以色列人擄到亞述,把他們安置在哈臘、歌珊河邊的哈博和米底亞人的城邑。」(《聖經?列王紀?下》17:6)

從此,以色列王國這十個部落離開了巴勒斯坦,最終在歷史中消失了。

兩千年來,為什麼人們一直要尋找遺失的以色列部落|文史宴

十個遺失的以色列部落

2

這十個被放逐的以色列人部落到哪裡去了呢?他們後來的情況如何?他們還能重新返回巴勒斯坦,並與他們的猶太同胞相聚嗎?由於自從他們被放逐之後,就再也沒有關於他們的消息,這便成了一個千古之謎。在猶太民族史和宗教史中,一直流傳著關於「十個遺失的部落」的說法。

兩千年來,為什麼人們一直要尋找遺失的以色列部落|文史宴

以色列被亞述征服後,十個部落遺失了

由於猶太教與基督教的淵源關係,這種說法在基督教和整個西方世界中也有很大影響。

據《聖經》記載,猶太族長時代的始祖雅各和他的兩個妻子和兩個侍女共生有十二個兒子,分別名為流便、西緬、利未、猶大、但、拿弗他利、迦得、亞設、以薩迦、西布倫、約瑟和便雅憫。以後,十二個兒子的後代發展成了十二個部落,統稱為以色列人。

這十二個以色列部落一起到了埃及,又在摩西的帶領下逃出埃及,返回迦南。後來南方猶大部落的大衛把各部落統一了起來,建立了古希伯來王國。

公元前10世紀後期,這個王國分裂成了南北兩個國家:北方的以色列王國中包括了十個以色列人部落,南方的猶太王國中只有猶大和便雅憫兩個部落和一小部分利未部落的成員。

據歷史學家們考證,上面《聖經》里提到的地方就是現代伊朗的西北部,在裏海的西南方一帶。人們一般認為,這十個部落中的一些人後來可能也來到了巴比倫,並與猶太人一起返回了巴勒斯坦,而多數人則留在了被放逐的地方,後來便與當地的民族同化了,因而也就永遠地在歷史中消失了。

但是,許多虔誠的宗教徒(包括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卻不接受這一說法。他們說上帝曾許諾要讓這些遺失的部落返回,如果這些部落消失了,那怎能實現上帝的諾言呢?

《聖經》中明確寫道:「主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將以色列的子孫從他們所到的各國收取,將從各方把他們聚集,引導他們回歸他們的故土。我要使他們在那裡成為一國……他們不再為二國,決不再分為二國。」(見《聖經?以西結書》37:21-22)

因此,他們堅定地認為,這些部落是不會消失的,他們將在彌賽亞(救世主)降臨時重返上帝的應許之地,建立他們的國家。

對於猶太人來說,如果十個遺失的部落仍然存在,那麼有朝一日他們將回到自己的猶太同胞中間。這不僅可以壯大猶太人的力量,而更重要的是,它將證實古代猶太先知們的預言,從而能進一步加強猶太教徒們的信仰。

而基督教徒也希望找到這些遺失的部落,他們卻又是出於另一種目的。他們認為,十個以色列部落的失蹤發生在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前許多世紀,但耶穌受難時猶太人(即猶大部落的人)卻是存在的,而且他們對此是有責任的。因此,如果找到十個失蹤的以色列部落,讓他們皈依基督教,承認耶穌,就可證明猶太人是走入了歧途,而基督教才是正道。

這樣,尋找和發現這十個遺失的部落,對於歷史學家、人類學家和文學家們來說,不過是一種具有學術價值的活動,但對於虔誠的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來說,卻還有著更為重要的宗教意義。因此,許多世紀以來,許多人一直在不停地尋找這些遺失的以色列部落。

兩千年來,為什麼人們一直要尋找遺失的以色列部落|文史宴

兩千多年的尋覓

3

在中世紀時,不斷有關於發現了某一個或某幾個、甚至所有遺失的部落的消息。

例如,9世紀時一個名叫埃爾達?丹尼的猶太旅行家稱他是遺失的「但」部落的成員。他在日記中說,但、迦得、拿弗他利和亞設四個部落生活在「庫希的土地上」(現代衣索比亞及周圍地區)。他說他還知道另外六個部落在什麼地方,因為他曾到過他們生活的地區。埃爾達?丹尼的故事一度廣為流傳,還引起許多學者對其進行考證和研究。

12世紀時一個叫本傑明的歐洲人寫了一本他在地中海東岸各地旅行的遊記,他詳細記載了他聽到的許多關於遺失的部落的情況,這本書再次激起了人們廣泛的興趣。

到了近代,人們尋找失蹤部落的熱情未減。19世紀初,一個名叫約瑟夫?本雅明的法國猶太人幾乎用了他的畢生精力去搜尋失蹤的以色列部落。他差不多走遍了整個中東和北非地區,但後來他得出的結論是:那些遺失的部落並沒有定居在某個地方,而是像歐洲的猶太人一樣,成了一些漂泊不定、浪跡天涯的流浪者。

他最大的成就是在印度發現了一些自稱「勃奈以色列」的猶太教徒。這些猶太人在孟買及其周圍地區已生活了許多世紀,但本雅明最後還是不能肯定他們到底是不是遺失的以色列部落。

19世紀中期,有一個叫作「希伯來基督徒」的基督教傳教團也開展了尋找遺失部落的活動。這個團體的成員都是改宗了基督教的猶太人,他們希望找到那些古以色列人,使他們也成為基督教徒。

這個團體中一個叫沃爾夫的英國人從1821年到1845年在中東向當地穆斯林和猶太人傳教。他尋找古以色列人的範圍深入到了波斯和中亞等地。當他聽說阿富汗的普什圖人可能就是遺失的以色列部落後,便多次隻身去到喀布爾,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探訪,但後來證明他們並不是古以色列人。沃爾夫認為中國極可能有古以色列人的後裔,但他自己卻未能來到中國。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人外,還有一些民族也曾被認為可能是遺失的以色列部落。歐洲人到達美洲大陸後不久,便有人稱當地的印第安人是古代遺失的以色列人。

1775年,倫敦出版了一本名為《美洲印第安人歷史》的書,書中列舉了印第安人的語言與希伯來語之間在詞源和語法的許多相同之處,還說這兩種人在體質、心理和文化方面都有大量相似之處。至於古代以色列人是如何來到美洲大陸的,卻沒有誰能說得清楚。

17世紀一位叫作馬納斯的阿姆斯特丹猶太拉比說,那些古以色列人先是遷往韃靼人的地區,然後又去到中國,最後才從中國去往美洲。

後來,當人們發現衣索比亞有許多信奉古猶太教的被稱為「法拉沙」的黑人後,又稱他們才是那些消失了的古以色列人的後裔。甚至有人經過考證認為,這些黑猶太人是十二個遺失部落中「但」部落的後代。但是,一些威權的非洲史學家卻稱,這些黑人是在歷史上某個時期皈依了猶太教的當地民族,他們不可能是古以色列人的後裔,因為從人種和血緣上來看,他們同猶太人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兩千年來,為什麼人們一直要尋找遺失的以色列部落|文史宴

衣索比亞的黑色猶太人

19世紀中,一些英國人自稱他們才是真正的「遺失的部落」。他們說盎格魯-撒克遜人中有相當大一部分都屬於古以色列人,他們著書立說,找了不少根據來證明這種說法。

按他們的說法,那些以色列部落不斷向西北方遷徙,後來定居在歐洲北部。他們說,這些以色列人在北遷的路上留下了一些痕迹,例如,「多瑙河」(Danube)這一名稱便與「但」(Dan)部落有關。這些說法其實都很牽強,有的毫無道理。實際上,這些自稱「盎格魯-以色列」的英國人是一個小的宗教派別,他們想通過自稱為遺失部落來加強自己的合法性和神聖性。這個派別後來還流傳到了美國等地。

針對關於「十個遺失的部落」的種種傳聞和活動,英國杜克大學研究《舊約聖經》的權威學者戈德比1930年寫了一本書——《遺失的部落,一個神話》,有力地告誡人們不要再對找到那些所謂的「遺失部落」再抱有任何希望,也不要再去作那些無謂的探險式的尋找活動。

他說,一方面,古希伯來人就像當時其他的許多民族一樣,在被征服之後被流放到異國他鄉,在經歷過種種艱難困苦,他們要想使自己的種族完整地保存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些古希伯來人要麼死於痛苦的流離遷徙之中,要麼能倖存下來也自然同化進異邦的民族中去了,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有許許多多,以色列人只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的例子而已。

另一方面,他又說,後來的猶太人也未必全都是古以色列人的直系後裔,他們並非是一個純粹的同種同源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他們同樣也吸收了其他的民族。所以,再去尋找所謂「遺失部落」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此後,在世界各地尋訪「遺失部落」的活動確實減少了。但有些人,尤其是一些篤信宗教的人仍不甘心,有關在某地又發現了可能是「遺失的以色列部落」的消息仍時有所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