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布尊丹巴自稱大蒙古皇帝,這位親王被氣吐血,大呼皇帝對你不薄
清朝皇帝知道要想維護蒙藏地區的穩定,最關鍵的就是要籠絡四大活佛:西藏的班禪額爾德尼和達賴喇嘛,漠南蒙古的章嘉活佛,漠北蒙古的哲布尊丹巴。由於,四大活佛在本地區,其形象就像神一樣的存在,一言一行都被奉為神的指示。當地人對他們的信奉已經遠遠超出了世俗權力的影響。因此清朝統治者對四大活佛極其的恩寵。
四大活佛被清朝賜金印金冊,地位相當於親王的爵位,而藩屬國只有朝鮮國王有這樣的恩寵,這是漢人難以企及的。後來清朝實行「南不成王,北不斷親」的國策,更是斷了漢人封王的念想。四大活佛信奉喇嘛教,而清朝北京的喇嘛廟更是比一般的寺廟建得高大宏偉。尤其雍和宮中的喇嘛地位相當之高,可以穿著僧服在街上行走,無人敢惹,相當神氣,而其他寺廟中的僧人在街上都穿便服。清朝還規定只要做喇嘛,不僅可以免除終生的賦役,還可領取政府發的薪俸。這可致蒙古地區的喇嘛一度佔到人口的三分之一,由於喇嘛不能生兒育女,因此,蒙古的人口數量大為縮減。
清朝對四大活佛的優待,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在乾隆之後,四大活佛與皇帝的關係相當密切,尤其常年駐京的漠南章嘉活佛,甚至成了乾隆的同學。西藏地區的班禪和達賴分別掌管著後藏和前藏的行政和宗教事務。他們始終尊奉遠在千里之外金鑾殿上的那個人為大皇帝。有風吹草動都要通過駐藏大臣向皇帝彙報。
漠北的哲布尊丹巴似乎比其他三大活佛要與皇帝疏遠一些。1839年,哲布尊丹巴五世只一次朝見了道光皇帝。此時,皇帝的餘威還能震懾住離京城較遠的哲布尊丹巴。
但到了清朝末年,由於外國侵略者的干預,四大活佛中的達賴和哲布尊丹巴各懷鬼胎。當年十三世達賴親眼看到慈禧和光緒相繼去世,北京城一片混亂,頓時沒了主心骨,認為大清的命運也將很快走到終點。西藏的未來也相當渺茫,清朝政府再也靠不住了,他的心漸漸靠向了英國。
遠在漠北的哲布尊丹巴八世,本來就離京師較遠,更與皇帝離心離德。在慈禧死後,哲布尊丹巴已經開始與清朝駐漠北庫倫的辦事大臣矛盾重重,尤其對清朝實行改土歸流等一些列政策相當反感。因為這損壞了活佛在漠北的既得利益。終於在慈禧死後三年,在沙俄慫恿下,哲布尊丹巴八世宣布「獨立」,自稱「大蒙古皇帝」,年號「共戴」。
清朝著實慌了,但也無力出兵。因此此時離宣統帝退位僅僅還有三個月。但為了防止外蒙古獨立,清朝還是做出相應挽救措施,首先革除了庫倫辦事大臣的職務,並勸告哲布尊丹巴不要讓他國利用。取消一切對外蒙古人們利益損害的弊政,並派蒙古郡王辦事大臣前去查辦。清朝一再讓步,但軟弱不能換來好的結果。哲布尊丹巴八世當初宣布獨立,就是看到清朝氣數已盡。現在那個曾威震四海的大清卻只能通過讓步來換取別人的歸順。
清朝當年對蒙古的三大政策「分封以制其力」「南不封王北不斷親」「崇釋以制其主」。這三大國策之所以能行之有效,靠的是國力的強盛。當大清氣數已盡時,國力頹廢不堪時,一切政策都形同虛設。
大清慌了,而有一位親王聽到哲布尊丹巴自稱「大蒙古皇帝」時,當場氣得吐血。此人就是世襲喀爾喀親王的那彥圖,人稱「那王爺」。那彥圖家族可謂是世受清朝恩典。祖上策棱成為康熙皇帝的固倫額駙,雍正時賜為和碩超勇親王,乾隆時更是賜其親王爵世襲罔替。那彥圖雖然常駐京師,但還是會每年親自或派人巡視漠北蒙古。
那彥圖很自信漠北蒙古的是自己家鄉,一切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尤其,自己曾誇下海口,如果誰敢讓宣統皇帝下台,自己要率領蒙古十萬鐵騎與之較量。此話沒說多久,哲布尊丹巴自稱「大蒙古皇帝」的消息就傳來了。那王爺當時被氣得吐血,大呼皇帝對他不薄。岳父慶親王奕劻勸他不要生氣,京師才是他的家。但他怎麼能知道女婿心中的家實際是在漠北蒙古,因為那裡才是祖宗的安息之地。此時,曾經那個權傾半邊朝野的那王真正體會到家沒了,國也將沒了的滋味。
※老北京人心中的京城大財主,詮釋用良心匯聚財富才能長久
※同仁堂古方曾公布天下,卻無人能按照藥方配製葯,只因缺少一字
TAG:歷史四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