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槍彈鏈的選擇:美俄看錢拿貨,中國依舊「窮病纏身」
自馬克沁機槍誕生以來,便一直活躍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如今大到五常、小到各種武裝,都裝備著這種高射速的殺人武器。機槍發展到二戰時期的MG-34\43之後,射速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每分鐘上千發的超高射速,讓機槍成為一種死亡武器。而機槍之所以擁有遠高於步槍的射速,彈鏈功不可沒。
彈鏈作為機槍的供彈具,通過串聯的方式把大量子彈組合起來,使機槍能夠以高射速持續射擊。經過一百多年的戰爭實踐,目前主流的彈鏈有「不可散」式彈鏈和「可散」式彈鏈兩種,根據自身情況和實際需要,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彈鏈選用原則。
帆布彈鏈
機槍誕生後,由於射速太快,持續供彈成了一個大問題,為了保障機槍的供彈,馬克沁設計了不可散的帆布彈鏈,帆布彈鏈由一條帆布帶和金屬片組成,子彈被金屬片包裹固定,早期裝備機槍的列強主要使用的就是這種帆布彈鏈。
帆布彈鏈造價低廉,可摺疊收攏,方便日常管理,使用後可回收再利用,使用成本不高。但帆布容易受潮霉變,影響供彈質量,機槍粗暴的撥彈也使得帆布彈鏈用幾次就會變形,這同樣會影響供彈的穩定性,所以目前幾乎看不到使用帆布彈鏈的機槍。
展開後的帆布彈鏈
今天主流的不可散彈鏈主要由金屬製成,避免了帆布彈鏈易變形發霉的缺點,這種金屬彈鏈同樣具備方便回收利用的特質,這也是所有不可散彈鏈的最大優點。
正是沖著可回收、低成本這一點,不可散彈鏈成為當前俄軍機槍的主流供彈具。雖然不可散彈鏈在機槍擊發子彈後依舊掛在機槍上的樣子很不好看、徒勞增加機槍手負擔,但只要累一點、麻煩一點,就能省下一筆錢,為什麼不省呢?對軍費拮据的俄軍來說,這種勤儉持家的做法還是很必須的。
不可散彈鏈
鑒於不可散彈鏈對機槍射擊的干擾,可散彈鏈應運而生。可散彈鏈起源於一戰時期,由法國的哈希開斯機槍率先使用,可散彈鏈的最大特點在於,子彈是彈鏈鏈節之間的連接銷,子彈被抽出後,鏈節就會自動脫落。
這種設計使得裝備可散彈鏈的機槍使用起來非常暢快,彈鏈隨著射擊拋出,減輕了射手負擔,同時減少了空彈鏈對射擊的干擾,方便士兵在特殊情況下抱著機槍進行射擊。由於可散彈鏈的特點,當今各國的機炮和機載機槍主要使用可散彈鏈,美國等西方國家受習慣影響,也偏好這種使用簡便的彈鏈。
射擊後殘留的可散彈鏈與彈殼
當然,不缺錢也是美國能夠大規模使用可散彈鏈的一大原因。相較於不可散彈鏈易於回收的特點,可散彈鏈打完就散落一地,很容易遺失、損壞,在訓練環境下還好,多花點時間就能回收地上的彈鏈,可在戰場上,士兵們可沒時間和心情回收細碎的彈鏈。
久而久之,可散彈鏈在美軍內部幾乎成了一種一次性消耗品,隨之而來的就是成本的上漲,這也是許多國家不怎麼使用可散彈鏈的原因。當然,作為世界第一軍費大戶,這點錢對美國而來不過九牛一毛。
可散彈鏈
但可散彈鏈的易用性是公認的,想要享受可散彈鏈的暢快感,又不想多花錢的主大有人在,中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為一支過慣了苦日子、強調節約的部隊,即使到了不缺軍費的新時代,「窮病」依舊沒被根除,57式、80式等機槍常年使用不可散的金屬彈鏈。
但不可散彈鏈的弊端不小,特別是對體格不如白種人健壯的我們來說,不可散彈鏈帶來的射擊干擾和負重就顯得更加突出了,於是乎,兼具不可散彈鏈和可散彈鏈優點的組合彈鏈誕生了。
彈鏈過重影響射擊
組合彈鏈是一種將多段較短的不可散彈鏈組合起來的長彈鏈,每段彈鏈長度為5發、10發、20發,以每段不可散彈鏈的最後一發子彈為連接銷,擊發這顆子彈,組合彈鏈就會脫開,原理真是簡單到不要不要的。
可以說,組合彈鏈既具備不可散彈鏈易於回收管理和存放的特點,還可以像可散彈鏈那樣脫落,方便射手射擊。總的來說,組合彈鏈的本質還是不可散彈鏈,其便捷程度與可散彈鏈依舊有著不小的差距。
但是組合彈鏈的成本比可散彈鏈低得多,花不可散彈鏈的錢,享受可散彈鏈的部分體驗,不是沒錢做全套,就是不想花那麼多錢而已,這就是我們的「窮病」。
塑料彈鏈
除去組合彈鏈之外,還有一部分人試圖通過使用塑料和聚合材料製造彈鏈,以達到降低使用可散彈鏈成本的目的,塑料如今被大量應用與槍支生產,很多步槍、衝鋒槍都開始使用塑料彈夾了。
和金屬彈鏈相比,塑料彈鏈當然更便宜,但塑料和聚合材料的可靠性卻是個問題,面對機槍射擊時的高溫,塑料彈鏈的安全性堪憂,有可能堵住槍膛。目前,有能力的國家都希望開發出更便宜的彈鏈材料,但目前尚未有廣泛應用的例子。
※3天滅亡德國!用馬刀打坦克的波蘭,曾自大到什麼程度?
※F-35蜂擁而至!俄軍採購76架蘇-57,但有一項短板待補齊
TAG:圖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