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汽車撞坦克誰贏?遠征軍車隊遭日軍伏擊,大卡車撞翻坦克!

汽車撞坦克誰贏?遠征軍車隊遭日軍伏擊,大卡車撞翻坦克!

作者:魏士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策動地。為了發動全面侵略戰爭,日本很早就以擴軍備戰為基本國策。

從明治維新時代開始,日軍就有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特現象,那就是日本的陸軍海軍嚴重對峙,勢同冰炭,凡事都會頂牛對著干。即使大敵當前,形勢危急,也相互內鬥掣肘。陸海軍的嚴重對峙,也是日本在許多戰事中失利的原因之一。

陸海軍的這種內鬥,很多方面表現在「掙奶水」。日本戰前是個不算髮達的國家,資金及其他資源都是有限的,所以陸軍、海軍都想獲得更多的資金和技術、資源的支持,都像狼崽從母狼嘴裡爭肉一樣拚命爭搶。

而日本又是一個海島之國,所以很長一段時期,日軍海軍一直是掙到「奶水」最多的狼崽。上世紀20年代,伴隨美日英在太平洋地區展開「海軍軍備競賽」,日本更是拼了老命造軍艦,讓美國英國都大感危機,以至於最後簽訂太平洋軍備協議,限制日本海軍的發展。

各國海軍都是一個「無底洞」,一艘千餘人的軍艦耗費的大量鋼鐵、物資和資金可以比幾個師團上萬人都大得多,海軍吃的奶多了,陸軍吃到的奶自然就少。

所以到了二戰時期,日軍的海軍實力能夠與世界先進水平接近。而陸軍武器裝備以及戰法戰術思想,就與世界發達國家的陸軍相差懸殊多了。

以陸軍的看家重器——坦克來說,上世紀三十年代,歐美以及蘇聯的坦克都在日新月異地突飛猛進,不斷更新換代。而日軍坦克則由於思想僵化,再加資金緊張,更新非常慢,更要命的是,有限的資金技術還都浪費在一大批設計落後時代十幾年的垃圾坦克上。

與當時坦克技術發展最迅猛的德國、蘇聯相比,日軍的坦克僅相當於他們二十年代或者三十年代初期的水平。

二戰爆發前夕,蘇聯、德國以及英法等國,已經以中型重型坦克為主流,而閉塞落後的日軍,則依然以輕型中型坦克為主。

以抗戰初期在中國肆意橫行的94、95輕型坦克為例,94坦克只有3噸,車體狹小,像一輛裝甲小吉普車,都沒有安裝火炮,只安裝了機槍。其裝甲很薄,正面裝甲算最好的,可是一挺使用鋼芯子彈的重機槍,都能將其擊穿。而側面後面的裝甲更薄,普通機槍都能射穿。95型坦克只不過94坦克的升級般,裝甲稍稍增厚,並按照了一門小炮,但還是典型「薄皮大餡」。

日軍看到了自身輕型坦克的不足,後面研發了97中型坦克,卻也只有10噸,僅相當於歐美的輕型坦克,性能與歐美尤其德軍的坦克相比就差距更大了。

1942年瓜島戰役中,日軍費勁周折,從中國運到海島上的30輛95、97坦克,遠指望能增強日軍的力量,誰知這些坦克根本不是美軍謝爾曼、斯圖加特輕重型坦克的對手。就連美軍使用穿甲彈的重機槍,都能把日軍坦克打成「馬蜂窩」!

打不過美軍,日軍也認了,他們覺得自己的裝備打敗中國抗日軍隊還是綽綽有餘的。孰料到了戰爭後期,面對接收了大量美式裝備的中國遠征軍,日軍也越來越難以對付。

1944年在英緬戰場上,還發生過這樣一則趣聞,一輛從戰場上逃出來的日軍94坦克,不甘心與英軍坦克較量敗北的事實,想在中國遠征軍那裡找回一點自信,就想襲擊遠征軍的運輸車隊。日軍坦克埋伏在中國運輸車隊必經的一條山路兩側,看到一隊軍車駛來,就開出來擋住道路,想來一場「屠殺」。

誰知,遠征軍開的卡車都是美軍重達十噸的十輪大卡車,看到一輛日軍「豆丁」坦克突然殺出,嚇了一跳,不過看著敵人坦克上黑洞洞的機槍,也不能坐以待斃。車隊前面的一輛卡車開足了馬力,徑直就朝日軍坦克衝撞過去,綽號「豆丁」坦克的94坦克,在美式十輪卡車的撞擊下,竟然像被牤牛撞上的瘦狗一樣,一下子就滾落到道路邊的懸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越軍學「圍點打援」,讓中國援越顧問團一頭霧水:三不像!
杜聿明喬裝後被俘,劇情比電影精彩!一個細節露出馬腳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