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遁卦的解讀為例來說明《易經》的讀法
讀懂《易經》究竟難不難呢?我今天就以遁卦解讀為例,為大家介紹一下我讀《易經》方法和思考的過程。
一,堅持獨立思考原則
有人說《易經》是一部講宇宙萬物規律的哲理書。當我們聽到此類言論時,我們需要自己做出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
我們知道,書籍內容的性質決定了該書籍的性質。假設《易經》是一部旨在講述萬物規律的哲理書,那麼它的內容里必然要提供旨在闡述萬物規律的內容。這樣,我要判斷這一論斷的是否正確,關鍵問題就在於我能否在卦象與經文中找到萬物規律的說明。
我們今天來研究一下遁卦,看看它的內容是否在講述某一普遍規律。經文卦象與文字的解讀並不像想像中的那樣簡單,一來,《易經》距離我們太過久遠,古今文字、文化俱有差異,以今釋古必然存在諸多客觀的障礙。二來,自古釋易解易者以千萬家數,種種解讀同時也是種種成見。所以閱讀經文,參考諸家,都需要自己做出客觀理性的分析與判斷,如果自己缺乏定見,就要被成見淹沒了。
二,選擇必要的參考書籍
要讀盡古今所有的《易經》註解是不可能的,其實也是沒有必要的。所以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選擇幾個本子做參考。我自己手頭上常用的有高亨《周易古經今注》《周易大傳今注》,李鏡池《周易通義》,另外還有周振甫、南懷瑾、張善文的相關作品。選擇注本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太少沒有辦法統覽諸家觀點,難免失於偏頗。太多了反而難得要領,老子講少則得,多則惑。
古代的註解我很少讀,一方面難啃,沒有白話文好讀,另一方面古代著家談象數的多,而我認為象數解經是一條無法走通的路,所以不怎麼讀這方面的書。我認為讀書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主見,道理不是別人說它對就一定是對的。一定要經過自己的思考,當我能找到它之所以為對的理由和證據時,然後才信從它。否則,就存疑,或者找到更能說服理智的道理替代它。人類大腦的理解機制是統一的,假如一個道理為真,別人能理解,我一定也能理解,世界上每個角落裡的任何一位理智健全的人也一定能理解。不存在只對特定人群成立的真觀念。
三,懷疑是一切創新的前提,哲學思辨是一切學問的基礎
遁卦符號是由上面乾卦與下面的艮卦相疊而成。遁卦的卦名通常有兩種寫法,一種寫法是「遁」,另一種寫法是「遯」。比如,李鏡池、高亨、南懷瑾的本子就寫作「遯」。周振甫、楊天才、張善文的本子則寫作「遁」。不僅卦名文字有區別,諸家對卦名文字意義的理解也是不一致的。
「遁」的意義究竟如何理解呢?很多注家都將遁理解為隱遁、退隱之意。這個說法可能最早源自《易傳》,比如《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遠小人,不惡而嚴。君子遠小人,常被解釋為隱遁而去。李鏡池、南懷瑾、周振甫、楊天才、張善文等均持這個意見。高亨則有不同見解,他說,遯疑借為豚。豚即豬。上面這幾位,哪個不是公認的研易大家呢?可是不同意見如此,我們作為讀者的,該信從誰的解說呢?我們不能從好惡的情感出發去做出選擇,而要以自己理性的分析和判斷去抉擇。
試想,如果遁字的意義是隱遁、退隱,那麼經文必然要講與隱遁、退隱有關的內容。如果遁就是指豬,那麼經文必然要講與豬有關的內容。所以,我們不管孰是孰非,先去讀經文,看看經文究竟講了什麼內容。
初六,遁尾。厲。勿用有攸往。厲,是危險的意思,厲字出現在這裡是要說明,佔得初六爻意味著有一定的危險。勿用有攸往,就是不可以有所往,意思是說佔得初六爻不可以出門遠行。我們再看遁尾,有尾即有首,如果遁字的意思是隱遁,退隱,我們就需要問了,難道退隱還有首尾的分別。我們甚至可以勉強認為,君子剛剛準備退隱時叫做遁首,不打算退隱了,要出世時叫遁尾。可是君子既然要遠小人,為什麼還要重出江湖呢?但憑這兩個字是看不出原因來的。我個人認為,在這段爻辭中,如果將遁字理解為退隱總有些牽強和不自然之處。
我們再來看,六二,執之用黃牛之革,莫之勝說。這段爻辭如果直譯過來就是抓住它用黃牛皮做的繩子,使它不能逃脫。這是使用外力將某某東西強制性困縛住,捆綁住的意思。我自己的理智不能夠讓這個情景與隱遁、退隱關聯起來,看註解家的解釋,也不能滿意和信服。
九三,系遁。系,有使用繩索捆綁之意。比如,隨卦中有系小子,失丈夫;系丈夫,失小子,其中的意義就是捆綁了或抓住。那麼,被捆綁了的隱遁,被抓住了的退隱無法講通吧!退一步,被捆綁、或被抓住的隱遁者也是無法講通的。因為君子既然為了遠小人而退隱,那麼他就不應當被捆綁或抓住啊。
接下來的經文,好遁、嘉遁、肥遁,更不好理解了。難道隱遁還有好壞,肥瘦之分么?如果我們不刻意去更改經文文字的意義,我認為將遁理解為隱遁在經文中根本就無法講通。舉個例子,李鏡池在解釋這些經文時,將好字定義為喜好,這樣就將好遁解釋為喜歡隱遁。將嘉理定義為讚美,將嘉遁理解為讚美隱遁。將肥借為飛,肥遁理解為遠走高飛,其實還是隱遁的意思。但是這些解釋中卻刻意改變了文字,最明顯之處就是將肥改為飛,其實這個改動卻絲毫未加新意。肥遁與遁的意義還是相同的。
但是,如果我們將遁字理解為豬,明顯比將它理解為隱遁更容易講通,而且不需要改變原有文字。好豬,一頭好豬,不難理解吧。肥豬,一頭肥豬,也不難理解吧。我個人將嘉遁理解為上了宴席的豬,至於理由我後面再講。我們回頭再看,遁尾,豬尾巴,或豬的尾部。豬有頭有尾,或者有頭部尾部都是不難理解的。我個人意見,在這裡遁尾理解為豬尾部,或豬屁股更合理些。為什麼呢?即使我們現在養豬,在其幼崽期也要進行閹割手術,其目的是更利於它長肉。我們飼養豬的目標就是要收穫豬肉。閹割手術就是在豬的尾部或屁股部分進行。
我們現代人養豬都是將豬圈到豬欄里,我們小時候,基本上家家養豬,家家也都有豬圈。人們將豬圈到豬欄里去,其目的是為了減小豬的運動量,限制它的活動範圍,使它多吃多睡,少消耗,其目標仍然是為了使它更快的長肉。結合這些經驗,我們就不難理解六二爻的意義了。用黃牛皮革做的繩子將豬牢牢地固定在木樁子上,使它不能逃脫。這樣做法所起到的作用與我們將豬圈到豬欄里的作用是相同的,都是為了限制豬的活動範圍,減少它的活動量,使它更快的長肉。通過六二爻的內容,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古人養豬就不是像我們現在一樣將它圈到豬欄里,而是像我們今天養狗或養羊那樣將它拴到木樁上的。所以,我說讀《易經》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習慣等歷史信息。
那麼,系遁就是被捆綁的豬,或長成後準備進屠宰場的豬,因為人們飼養豬就是為收穫豬肉吃。綜上所述,如果我們從經文文字出發,就會發現將遁理解為豬,比理解為隱遁、退隱更合理。所以,我們就要放棄將遁理解為隱遁的意見,認為它不合理,講不通,不能夠信從。不管多麼大的易學權威說遁是隱遁,我們也不能相信了,因為它沒有道理可言,牽強附會說服不了我們的理智。
四,堅持理性思考,看懂卦象,讀懂經文其實並不難
我們接下來要考慮的問題是,從卦象符號出發,我們能不能將遁理解為豬呢?卦名是卦象符號的名字,如果遁為豬成立,那就意味著卦象符號的意義就是豬。遁卦是由上面的乾卦與下面的艮卦相疊而成,它的意義是由艮變到乾。
如何理解艮卦符號的意義呢?我們可以將將艮看作乾卦得太陰而成。太陰主藏,主安居。將豬圈到豬欄里,或者有黃牛之革固定在木樁子上,都有使之安居的作用。艮變到乾,由陰轉變到陽,就可以用來象徵豬先被圈到豬欄中,最後收穫豬肉的過程。肉類為陽,在經文中是有徵的。經文中將肉類稱為膏,屯卦六五爻,屯其膏,以膏來象徵六五之陽。下面我們解析一下各段爻辭釋爻的依據。
初六一陰,也就是小陰,少陰。少陰象秋,肅殺陽氣,閹割豬崽,是對小豬一種傷害作用,但是這個傷害,卻起到了促進小豬更快長肉的效用。小小的傷害或刺激卻激發了強大的力量,這就是經文常說的用拯馬壯。用拯馬壯這四個字,經文中多次出現,比如,明夷卦中六二爻,明夷夷於左股,用拯馬壯。它的意義承上爻,明夷于飛垂其翼。小鳥在天空久飛而得不到休息,體力漸漸不支,垂下翅膀,這便給了獵人以機會,他張弓射向飛鳥,傷了它的左腿。這不是致命傷,小鳥經此一傷,反而奮力飛高飛遠,逃離危險。這就是用拯馬壯的意義。
到六二有兩個陰爻,就是大陰,太陰。太陰,主安居,象藏。經文用豬被牢牢固定在木樁上來比喻。到九三是艮卦,陽受太陰之縛,所以是系遁,被捆綁了豬,或因病而少動的豬。九四一陽,是小陽,象徵經過畜養,收穫了一頭好豬。九五二陽,是太陽,太陽最大陽,象徵吉利或喜慶。所以我將嘉遁,理解為呈上宴席的豬。嘉為宴席,隨卦有孚於嘉,我理解為由於幫助官府追捕逃犯立功,官家設慶功宴嘉獎。上九三陽,陽最多,所以是象徵著收穫一頭大肥豬。
五,研究《易經》需要堅持人文與歷史立場
通過我們自己分析與解讀,我們就不能再認為遁卦是講君子隱遁避世的內容,它講的是人們經過畜養小豬收穫得豬肉的過程。如果我們所做理解成立的話,那就意味著不能在經文中找到天地萬物規律之類的內容來。所以,我們也就不能繼續宣稱《易經》是一部哲理書。這樣看來,那些易學者宣稱《易經》講天地萬物之理,並不能得到經文內容本身的支持,那不過是猜測、猜想,或者一廂情願的認為。
相反,如果真有人能從古經文中演繹出天地萬物規律、法則之類的內容來,我們就要承認它是哲理書,但我個人認為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遠古時代的占卜,並不是在掌握天地萬物運行規律的前提下,依據這些規律來預測未來。它是假借神明的旨意,來為人們決斷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疑難或疑問。所以《易經》卦象與經文是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而不是抽象的天地、宇宙、終極規律之類的東西。
畜養牲畜是原始農耕經濟的重要補充,所以豬是古人生產生活中重要元素。經過一年的辛苦餵養,能收穫一頭肥豬,補充了肉食,豐富了飲食,而且又是待客的佳肴。在舊社會,貧窮的人能吃上肉就能很大的增加幸福感了。所以,《易經》講豬倒比講什麼深奧哲理更合情合理些。所以,我們現代人研究《易經》不能繼續神話經文的老路了。理性思考和哲學思辨是一切學問的根本方法。
※《易經》上經三十卦象卦名意義小結 下
※《易經》上經三十卦象卦名意義小結(下)
TAG:國學新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