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墳,墓,冢,陵,這四字看上去有點像,實際上的意思大不同!

墳,墓,冢,陵,這四字看上去有點像,實際上的意思大不同!

「墳,墓,冢,陵」這4個字在現代漢語中都有埋葬死者之處的意思,但它們在產生以後乃至等級禮制繁多的古代社會裡,都有著特定的含義。

「墳」本意是土堆,最早在屈原的《九章》中有「等大墳以遠望兮」的句子,也引申出大堤的意思,在《詩經》中有「遵彼汝墳,伐其條枚」之語。後來才有今日墳墓的意思。

現代已多用火葬,但以前的人推崇入土為安,人死以後把棺木埋在地下,蓋一個小土包在上面使其不平,那就是墳,在「墳」、「墓」分開的時候,不平於地面的墳也指主人身蒙冤屈心懷不平而死。

「墓」則是平的墳墓,本義是上古期間掘塘穴葬棺木,蓋土推平,不植樹者稱墓。

與「墳」的不同在於:「墳」有土堆的意思,而「墓」沒有,且墳高而墓低。《禮記》「古者墓而不墳」一語,鄭玄有註:「墓謂兆域,今之封塋也」。墓從莫,莫字意為日在草叢中,引申為黃昏之意;死者隨太陽一起隱沒,不壘墳包,表示墓主是正常死亡,落葉歸根。但這樣平平的沒有標記,所以會立上木碑,後來為了保存時間更久遠也用石碑代替木碑。

「墳」、「墓」兩字的關係就和「姓」「氏」兩字一樣,來源和本意不同,最早的用法也有所不同,但現在大多時候都放在一起組成一個雙音節詞,指代一個整體的意思,用法上也經常通用。

雖然具體什麼時候「墳」、「墓」開始用尚有爭議,但大體上在漢代封土、土堆開始流行以後,兩者就開始通稱了。

而「冢」,在古漢語中即有「高大的墳墓」的意思,引申出形容大的、地位高的;還指山頂,如《山海經》有註:「冢者,神鬼之所居也」;也指嫡長,如「冢嫡欲廢奪,骨肉相憂疑」。可見這個字是相對顯得重大、有身份的。

原本高大的墓葬也不是一般人能建造的,所以冢的主人多是身份高或是有重大貢獻的,或是家世顯赫的,如王侯將相,或是為國捐軀的戰士。

由此,戰死沙場的人用衣物代替損毀或失蹤的屍身下葬後,墓葬會被稱為衣冠冢,這是因為作出了較大的貢獻;杜甫「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中,青冢的主人正是漢宮作為「公主」出嫁的王昭君,其身份和貢獻也說明這點。

「陵」則來路顯赫,字形從阜從夌,阜,大土山;夌,攀越,可以代指大土山,「如山如阜,如岡如陵(《詩·小雅·天保》)」,而合起來是「攀越大土山」的意思,引申為「登上、升」義。

陵,為「帝王的墳墓」專用,有其」專用的升天通道(之處)「的意思,如杜牧「樂游原上望昭陵」。秦始皇陵、明十三陵等,都是這個用法。

古代時除非皇帝授意,「陵」都被嚴格地用於皇家墓葬,但現在早已廢除帝制,陵也用於生前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的墓葬身上,比如孫中山先生的中山陵、還有烈士陵園,等等。

如今「墳」、「墓」的使用要遠遠多於「冢」、「陵」,後兩者多有因建制龐大而成為景點者。

總的來說,平曰墓、封曰冢、高曰墳,而陵則最為特殊,只能用於身份重要的人;不過現在這些差別已隨著社會變遷和墓葬現代化,逐漸淡化在歷史的塵煙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來現實 的精彩文章:

殲滅群雄,建立東漢,光武帝劉秀靠什麼特質開創「光武中興」?

TAG:歷來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