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智設計、智品牌、智未來!孫瑞哲在2019中國紡織創新年會·設計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智設計、智品牌、智未來!孫瑞哲在2019中國紡織創新年會·設計峰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7月5日,「2019中國紡織創新年會·設計峰會」主題大會在深圳市龍華區大浪時尚小鎮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出席會議並在會上以《智設計?智品牌?智未來》為主題發表主旨演講。《紡織服裝周刊》特將講話原文刊發於此,以饗讀者。

各位嘉賓、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2019中國紡織創新年會設計峰會。對深圳大浪時尚小鎮這片創業熱土對時尚產業的厚植與耕耘,表示最誠摯的致敬!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國紡織服裝行業迫切需要回答,在新的歷史方位下,如何順應時代要求、實現高質量發展。產業新定位是高質量發展的前提,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正在向「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和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實現轉型與提升。

圍繞「科技、時尚、綠色」的產業新定位,「時尚」的內在塑造,是產業發展的軟實力象徵,是提升產業文化自信的重要戰略,更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必然途徑。近年來,本土原創設計力量的個體崛起,區域時尚生態的加速度營造,由點及面地展現出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新型迭代與整體提升。

據權威機構統計:2018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已經達到2767.3億美元,佔全球比重超過35%。2018年全球奢飾品消費市場規模2600億歐元,中國消費量佔全球總數的18%以上。我國中等收入群體人口已經超過4億人。

在世界第一紡織服裝生產大國的產業語境下,在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費群體的現實基礎上,「中國製造」向「中國時尚」的轉換在呼喚「內生型智慧、原創型設計」,邁向世界設計強國的時機正在成熟,但依然挑戰重重。我們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機遇期」。

同時應當看到:從「邊緣」到「中心」,從「民族」到「世界」,中國時尚的這條路無疑是漫長的、曲折的。中國時尚品牌正在經歷從少到多,「繁榮」與「繁雜」局面並存的發展生態——「繁榮」,源於強勁的市場需求驅動與細分審美的意識勃興,中國時尚品牌的內在時尚基因開始蘇醒,規模化崛起如雨後春筍;而「繁雜」,則源於白熱化的品牌競爭局面,在全球市場上具備時尚話語權的中國本土品牌相對匱乏,市場價值面臨令人遺憾的誤判與低估。

基於這樣的現實,「構建認同」是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通往未來時尚的終極目標。而「設計差異」通過設計的細分與多樣化,摒棄同質化,最終構建價值認同,這是中國紡織服裝產業通往未來時尚的一把利器、一道法門、一個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構建對中國時尚設計的認同,不僅是對視覺審美的認同,也是對創新能力的認同;不僅是對產品本身的認同,也是對商業模式的認同;不僅是對設計師與品牌的個體認同,更是對行業文化乃至整個民族文化的生態認同——在任何一個細小參數上的分歧,都可能影響到對整個系統的忠誠度和綜合價值轉換。中國設計的智慧未來,一定與「從失衡到平衡」、「從局部到整體」、「從功能到審美」、「從子題到母題」、「從表象到本質」這樣的哲學語彙深度關聯,需要我們在過去、現在和將來之間自由切換,傳承取捨,創新再生。

圍繞本次峰會主題「智設計·智品牌·智未來」,下面從三個方面和大家溝通。

一、重點把握三個趨勢

1、作為新型「生產力」,智慧設計的前置影響力將不斷凸顯。

時尚產業的本質是提供更為敏捷、快速、高效的製造過程與流暢、互動、炫酷的消費體驗過程。從智能製造的「產出」到智慧門店的「輸出」,以信息技術、智能製造、新能源和新材料、3D列印、智能感測器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的到來,無不貫穿著智慧設計的前置影響力。這為傳統產業的升級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同時也開啟了前所未有的技術創新融合下的「無界」時代,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科技」屬性,在直接面向消費需求終端的加速驅動之下,也將被動或主動地成為行業轉型升級最鮮明的一個領域。

另一方面,智慧設計的特徵正在趨於「直觀、集成、隱形。」正如學者馬克·韋澤指出:「一種有關計算機世界的新思維,更加重視自然人文環境,並讓計算機本身逐漸融入幕後。」可以預言的是,在智慧設計這種新型生產力的影響下,屏幕將漸漸消失,一種無物不在的「安靜技術生態系統」,正潛伏於時尚產業的供給側與需求端的每一個細胞之中,無處不在,無物不聯,敏捷、輕盈而具備靈性的智慧技術文明,將成為未來時尚產業以「重科技」營造「輕體驗」的重要特徵。

例如:中國紡織信息中心與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在人工智慧時尚設計領域已有長達一年的深度合作。「人工智慧時尚設計平台」基於微軟開發的人工智慧情感化設計計算框架,融合了計算機視覺識別、自然語言理解、對抗式生成網路等技術,大量快速學習並吸收了人類歷史上優秀的藝術作品與設計圖案,並結合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發布的紡織服裝流行趨勢研究成果,通過人工智慧的靈思與創造,生成海量能夠滿足時尚產業鏈製造與消費的專業設計作品。

2、作為新型「主客體」,智慧品牌的個性化特質將不斷凸顯。

保羅·麥基里指出:「未來的工廠將專註於大規模定製,並且看起來更像是織布工人的家庭作坊,而非福特的流水線。」——目前服裝定製產業的發展,正在不斷催生「Prosumer」(生產型消費者)的概念成熟,即生產者(producer)與消費者(consumer)結合同一的經濟。這種互動式、協作式、民主化、深度價值連接的生產方式,體現出生產與消費融合下,智慧品牌作為一種新型的主客體,將告別同質化的低價格競爭,實現多元審美與柔性定製高度統一的個性化特質。這對於未來這樣一個豐富、繽紛、細分、活躍、生動的時尚產業圖景來說,不啻為一個非常樂觀的福音。

3、作為新型「結構體」,智慧產業集群的數字聯動將不斷凸顯。

數字化綜合城市空間的新領域被稱為智能城市。無處不在的技術充滿了城市空間的每一個維度,將其變成一台可供居住的電腦。20世紀初,瑞士建築師勒·柯布西耶曾以其標誌性的「居住機器」概念概括了他那個時代的精神,而當今世界,可謂柯布西耶理念的某種再現——新的城市,智慧產業集群將成為一個個形態迥異的數字聯動空間:數字系統對我們的生活體驗、路徑導航、購買行為和社交行為都將產生非常現實與直接的影響。

未來藍圖中的智慧產業集群,包括大浪在內,也會更加具備「新型結構體」的智慧協同特徵。基於時尚產業鏈與供應鏈的跨區域配置,超越了自然和政治地理邊界的信息基礎設施正成為影響區域經濟格局的重要變數,整個世界正從如何合法分割地球的政治空間構成轉向如何有效利用的地球功能空間構成。

二、著重做好三道題

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順應「科技、時尚、綠色」的產業新定位,立足於保護整個中國時尚設計的生態,我們要著重做好三道題。

1、圍繞「智」的創新做乘法

創新是設計之本。應持續加大創新要素投入,核心技術、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和前沿引領技術方面創新,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確保時尚設計在技術創新與藝術創新方面的「兩條腿」走路。在創新的市場環境方面,公平競爭、知識產權保護面臨挑戰,假冒偽劣的個別現象對行業消費環境形成了破壞,賒銷行為對供應鏈誠信與產業協同造成了影響,應積極推動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和信用體系建設,為構建創新驅動的文化軟環境保駕護航。

2、圍繞「美」的盲區做減法

文化是設計之魂。以創意設計、品牌建設、非遺工作、時尚推廣為抓手,我們應不斷厚植行業文化土壤、樹立行業文化自信,掃除文化底蘊薄弱的「審美盲區」,加強基於本土消費者生活方式研究的流行趨勢發布,創新研究方法,推動品牌培育工作,夯實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以及時裝周、專業賽事等平台搭建,並且依託產業集群和特色小鎮,持續深化與世界主要時尚機構的交流與合作。

3、圍繞「德」的環保做加法

環保是設計之德。我們要著力以區域發展為綠色「樣板間」,孵化綠色設計、可持續發展與可循環利用的設計。立足於產業鏈發展的每一個環節,高度重視行業綠色發展,以節能減排、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積極推進「可持續時尚」的綠色競爭力。

三、努力推動三項工作

我們要著力於推動「大師、大牌、大事」,定位好實驗田,培育優質種子,持續澆灌,開花結果。

1、大師

設計師是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擺脫勞動力密集型與低附加值的印象鎖定、實現創意突圍的重要價值符號與寶貴人才資源。依託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時尚的融合與再造,通過設計大師「魅力人格體」的孵化與強化,將使得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在全球紡織服裝產業體系中建立起鮮明的個性化認知與具備可識別度的文化特色,以「人」的魅力引領產業的活力。

2、大牌

作為紡織強國建設的戰略之一,作為「三品戰略」的核心內容,品牌建設與科技創新的聯結更加緊密,對時尚消費的引領愈加重要,對中國文化的承載日漸增強,對行業上下游融合發展、產業鏈附加值提升的成效逐步顯現。推動紡織服裝行業的「大牌」建設,將有力地通過標杆型品牌的建立,立足國內外市場,持續輻射企業品牌、行業品牌乃至國家品牌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同時通過配套產業鏈的聯動與協同創新,營造行業品牌生態的整體提升,以做強「牌」的「神」,來做大行業的「形」。

3、大事

標誌性事件的策劃、運營與傳播,是紡織服裝行業在凸顯、平衡自身產品力與故事力的有效途徑。「開放格局、集中資源,突出特色,落地價值」,是推動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影響力的大事件的基本指針。以大事的「勢」,來引爆和激增產業發展的內在「勢能」,是行業實現再定義和再創新的一份初心。

未來的一件「大事」,是我們將重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時尚產業人工智慧創新研究院暨創新孵化平台,著力推動人工智慧技術與時尚產業跨界融合創新,用3-5年的時間,研發一批時尚產業人工智慧關鍵共性技術,制定一批時尚產業人工智慧技術標準,孵化一批時尚產業人工智慧創新創業企業,逐步將大浪時尚小鎮建成國際先進的人工智慧時尚產業集聚發展先行區。

需要強調的是:「智慧」的未來,不簡單等同於「聰明」的未來。「聰明」,只是對單個元素的敏感識別,而「智慧」,則是對不同元素之間聯繫的一種有氧結合、有趣交互與有序鏈接。一個是「認識」,一個則是「認知」。

時尚需要靈感的靈光一現,更需要思想的同頻共振、共識下的身體力行。我們期待,依託大浪時尚小鎮這樣的一方智慧高地、認知高地、實踐高地,能真正吸引、自我生髮出更多關乎設計的智識、高效的智能、以及協同的智慧。

步履不停,「蕙(匯)質(智)蘭心」,未來可期。

廣 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紡織服裝周刊 的精彩文章:

男裝潮流新高地!第三屆紅棉國際男裝周今日盛大啟幕!
這還是你認識的小小珍珠嗎?珍珠技術產業聯盟玩兒出新花樣

TAG:紡織服裝周刊 |